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03982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科教育学院结业论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结 业 论 文论文题目: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之我见班 别:文三姓 名:廖相忠学 号:108355010326指导教师:覃文娟成 绩:1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之我见(提 纲)一、挫折、抗挫折教育的定义二、对大学生实施抗挫折教育的内容、意义和重要(一)抗挫折教育的内容(二)抗挫折教育的意义1、抗挫折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抗挫折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要求3、抗挫折教育是辅助大学生走向成功的举措(三)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性1、抗挫折教育是大学阶段终极教育目的的要求2、抗挫折教育是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状况的要求三、大学生经常遭遇的挫折困境1、就业上的挫折2、感情上的挫折3、

2、人际关系上的挫折4、社会适应不良产生的挫折四、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和分析(一)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内部原因1、环境变迁与人际关系的障碍2、早恋困扰23、学习的紧张与求职的压力4、过去的经验(二)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外部原因1、畸形的家庭教育2、学校的环境3、缺乏行之有效的抗挫折训练五、针对大学生挫折的产生提出的解决措施(一)家庭教育方面1、正确的育人观是良好家教的前提2、榜样的力量是激发自强精神的源泉3、创设挫折情境,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成长4、树立正确的成败观(二)学校教学活动方面1、学校课程设置多样化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3、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三)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培养抗挫

3、折能力3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之我见【摘 要】 近年来,大学生暴力、轻生、甚至自杀等极端事件时有发生,如某名牌高校女生因一门功课不及格就跳楼自杀,马加爵因一些在常人眼中不起眼的小事就残酷地杀害几名同学,这些事件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当代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了。针对这些恶性案例的发生,政府和学校提出了在学校加强挫折教育的一系列举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真正把挫折教育落到实处、跟上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随着社会环境和时代变换,挫折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高等院校将挫折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主 题 词】

4、大学生 挫折困境 抗挫折教育 【作者简介】 廖相忠,男,19,彝族,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08 级文三班学生,邮编:530006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难事事如意,很少能够一帆风顺。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难免会出现始料不及的困难与挫折。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特殊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学习、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加之我们在过去的教育中忽视对他们进行意志磨练的教育,因此,随着新旧体制的变革,特别是招生就业制度的改变,不少学生在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发生脱节造成挫折时,便惊慌失措,陷入长时间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有的甚至会走入极端,造成严重后果。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挫折

5、引发的原因和表现,如何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对其实施正确的引导,把一切不利的消极因素降至最低点,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其在克服挫折中奋起。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教育课题抗挫折教育。4一、挫折、抗挫折教育的定义一、挫折、抗挫折教育的定义挫折,是指人们需要的满足处于受阻或中断的状态。心理学研究的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在心理学对动机的研究中专有挫折理论,即研究挫折的内容、特点、形式、原因及解决挫折的方法等问题。该理论认为,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沮丧,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甚至使某些意志薄弱

6、者失去对生活的追求,给群体和个人造成严重的损失;另一方面又给人以教益,使人认识错误,接受教训,改弦易辙,或砥砺人的意志,使人更加成熟、坚强,在逆境中奋起。显然,抗挫折教育是以挫折理论和青少年身心特点为依据,引导青少年勇敢面对挫折,善于转败为胜,并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从而成为乐观、坚强的人。二、对大学生实施抗挫折教育的内容、意义和重要二、对大学生实施抗挫折教育的内容、意义和重要(一)抗挫折教育的内容(一)抗挫折教育的内容抗挫折教育的内容一般应根据挫折本身的成因而论,也就是说,挫折本身涉及多少因素,抗挫折教育同样也应具有这些内容。就教育对象驾驽挫折能力的形成规律方面看,抗挫折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1

7、)挫折存在性意识教育,即形成主体对挫折客观存在性的了解与准备;(2)自我认识教育,即形成主体对自己能力、社会角色以及与周边事物关系的正确看法,减少主体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带来的挫折;(3)自主素质培养,即防止主体产生依赖性,形成人们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人生理想信念教育,即形成主体正确的奋斗目标和具有百折不挠的积极进去的人生观;(5)驾驽挫折方法的指导,即是主体把握作者、克服挫折的可探作性的手段。(二)抗挫折教育的意义(二)抗挫折教育的意义“生活像一团麻,也会有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像一条路,路上哪能没有坑坑洼洼。 ”有人存在的社会有需要、有矛盾、有竞争,有就必然会有挫折。挫折在意志坚强者面

8、前,只是一块垫脚石,而在软弱无能者面前,就可能变为不可逾越的万丈深渊。所以说,挫折是磨刀石,一个经历了深深的挫折仍能微笑5着面的未来的人,生活中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1、抗挫折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的日益繁荣,以及人们观念的全面更新;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心里世界带来了最大的冲击和震撼,是人们不知所措。现如今,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在思想观念、

9、只是技能、能力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应尽快适应新的要求。在当前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内改革步入纵深,知识经济出现端倪的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人们在现实生活环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灵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要从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入手,帮助学习学会分析认识人生挫折的客观性,学会分析受挫折的原因,即不怨天尤人、逃避自己的责任,也不过分自责、悲愤不已。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才能应对各种错中复杂的生活环境和遇到各种难题,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2、抗挫折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要求人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轻声和振兴的基本前提。重视大学生

10、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应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心里素质、身体素质等诸方面都得到综合培养、协调发展。然而,当代大学生虽不乏人生的憧憬,却缺乏百折不挠、自立自主的精神。大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因面临各种压力或过度自卑而几乎对做任何事情失去信心;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厌世轻生;因人及关系失调而逃避群体;因对现实不够适应或竞争激烈而悲观颓废。如何完善大学生的素质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水平,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3、抗挫折教育是辅助大学生走向成功的举措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必然会经历挫折和失败,而这一切都为重新崛起提供了难得的经验和契机。在艰难困苦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这是出事人走向成熟、走向成

11、功的重要条件。毛泽东在他获得辉煌之前曾遭遇艰难曲折和各种打6击,但他并未被击垮,却在磨练中变得更加坚强。他的许多壮美诗篇,都是在经历困难和挫折之后写成的。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 ,当他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总是不屈挠,终成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可见,挫折并非完全是坏事,他可能会成为人生的“导师” 。(三)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三)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性1、抗挫折教育是大学阶段终极教育目的的要求学生进入大学,一方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学习如何做人。就整个人生阶段来讲,科学知识的保值期只有几年甚至更短,而人生经验的获得往往能让一个人受益终生,大学是人生转折阶段,大学的终极教育目的是教

12、会学生如何做人。而人生经验的获得,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不够的,任何思想只有为个体的个体思想感触深刻,才能成为个体的人生指导思想,一帆风顺的经历不能让人深刻体会到某种人生经验。挫折犹如一味苦药,虽苦口而利于病,当它发生是,如果个体能够对挫折产生正确的反应机制,并从中悟出宝贵的人生经验,化为己有,那便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2、抗挫折教育是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状况的要求大学生自主意识已经萌发,但由于知识及人生经验的匮乏,他们的这种自主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因此,大学生心里承受力脆弱,经不起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又加之大学生生活复杂,人际关系难处,学业的压力等等,这一切对于大学生来说,挫折时有发生。随

13、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三、大学生经常遭遇的挫折困境、三、大学生经常遭遇的挫折困境、1、就业上的挫折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任何一名大学生的就业都不可能说是一帆风顺。我们也不时见有报导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遭遇挫折而出现极端事例,令人扼腕叹息。2007 年 8 月,武汉某大学毕业生吴某,到一家杂志社求职应聘网络编辑一职,在求职未果后,张某采取过激行为,将该杂志社网站“黑掉“,致使外界无法访问,杂志社后报警。而在此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杂志社的梅先生介绍,此前也有一名毕业生想应聘该杂志的发行职位,但由于种种

14、原因,这7名毕业生没有被聘上,而他不仅在网上对梅先生进行谩骂,还在找到工作后对梅先生进行嘲笑。回望一个又一个让人痛心的事实,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早已成年的大学生,为何会在挫折面前变得如此脆弱,甚至不堪以及?而可以解释的,莫非也就是如果一个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一旦遇到困哪,也不论困难大小,势必会在其心理上造成极大的负担和阴影。如果这种负担和阴影长时间得不到化解,则难免会让处在成长中的青年学生采取让人意想不到的过激行为。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同样如此。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值并没有下降,都渴望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能实现自己

15、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在这种期望下,又面临着我国适龄劳动力与市场能够供应的就业岗位存在不平衡的现状。花费数万元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子,如果到头来连一份维持温饱的工作都谋不到的话,势必会感到不可理解和不能接受,而这中状况又恰恰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必然。2、感情上的挫折仅从爱情的角度讲,恋爱应该是建立在纯洁的爱情基础上,然而,芸芸众生中,谁能测量出真正纯洁的爱情纯度有多少?谁又不知道爱情是有条件的?其中有物质条件、外貌条件、年龄条件,学历、地位、家庭门第、气质、性格、爱好等方方面面的条件。正是由于上述条件的限制,造成了许多恋爱的悲剧:某校大二

16、女学生王月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人也长得很漂亮。去年 7 月她与一名同学确定了恋爱关系,当发现男友另有新欢后,王月居然恨上了所有的女孩,于是她借各种机会盗窃女同学的物品,以致最终受到了处分。有的恋爱双方情投意合,只因某项条件不足,而不被对方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所接受,使有情人难成眷属,他们要承受挫折的情感挫折;有的恋人一方变心,喜新厌旧,正是因把对方的某些条件与第三者比较所致,这样,就使得仍旧痴迷的一方燃气的爱情之火不得不被迫熄灭。可想而知,在熄灭爱情之火的同时,他或她产生的又是什么?是挫折感,是极度难忍的愤怒、痛苦、失望、仇恨等负性情感合成的挫折感。也许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挫折感,才会发生8一件又一件的学生悲剧,最终成为其家人为之悲伤、流泪的根源。3、人际关系上的挫折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不满足这种需要就会使人空虚、焦虑、孤独,甚至心里变态。然而,与人的交往涉及到许多因素,甚至可以把交往称为是一门艺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交往成功,与别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就出现了不少人不善交往,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成立不合群体的孤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