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3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602613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3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陕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3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陕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3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陕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3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陕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3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3(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陕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3陕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3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包括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服务方式;决定购买或不购买;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求偿权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受尊重权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培养学生搜集集料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便于学生更清楚

2、、更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消费者享有的各项权利。学以致用实例分析(1)请你判断:以下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1、爱美的小花在某美容店烫“离子发”是,导致头发大片脱落。2、小玲去买苹果,回家才发现买回的五斤苹果实际只有四斤二两。新标 第一 网3、大宝在小卖部买到一瓶没有生产日期的饮料。4、某酒店用猪肉招待一些回族顾客。、五一路上的几个 x 疆小商贩缠着小明不让走,非要他买他们的葡萄干,小明不愿买,他们就用污言秽语辱骂小明。(2)以案说法:王红两岁的儿子一直食用三鹿牌奶粉,不幸的是前一段时间儿子患上了病,医院确诊为肾结石。 因食用三聚氰胺超标的三鹿奶粉所致。随后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近万元。王红去找超市

3、要求赔偿她的损失,超市以“商品售出概不负责”为由不予 理睬。王红叹息道:有谁管呢,自认倒霉吧。1、王红的想法对吗?为什么?2、王红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3、王红可以运用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4、从这个案例中,你认为作为消费者应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要做到和谐消费,国家应给怎样做?请提几条合理化建议。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内容,更好的享受消费者的权利。寻求途径学会维权 1、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寻求解决的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协调解(1231)向行政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诉讼注意:如果不成2、如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消费前,就要练就一双慧眼,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

4、择能力;提高消费者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消费时,保持警惕,不给不法经营者可乘之机。消费后,如果权益被侵害要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通过交流总结让学生了解社会、学会维权,进而更充分的享受应有的权利。小结部分学了本节后,你有哪些收获?简要谈一谈。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和感悟社会的能力。板书陕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六平等对待你我他第一框 人与人是平等的教学案例一、标内容知道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平等的。素质教育目标(一)、情感体验点体验人与人是平等的,树立平等的意识,在行动中养成互相尊重。(二)、能力培养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能力。

5、(三)、知识储备点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的平等。二、教学设想(一)、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人们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2、难点:树立平等的意识,让学生在日常行动中养成互相尊重(二)、型及基本教学思想型:新授借助图片、老师收集的大量资料,使学生在分析、讨论、合作探究、交流中,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树立平等的意识,让学生在日常行动中养成互相尊重,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媒体平台(一)、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钢笔、练习本(二)、多媒体1、构思以的形式展示大量的图片、资料,反映人们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自学题、讨论题、

6、讨论的结果,增强教材内容的形象性,感染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2、素材储备(1)、网上搜集大量图片。(2)、网上收集大量反映人格平等和法律地位平等的资料。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老师:多媒体出示二十世纪上海外滩公园那块“华人和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思考这样一个告示牌给你什么启示?学生甲:心里不舒服。学生乙:气愤,欺负人。学生丙:国家贫穷,受人欺负。学生丁:人与人之间不平等过渡: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从大家的回答不难看出同学们对平等有了一定认识,今天我们就探讨这一人与人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首先表现在人格方面的平等。人与人是平等的(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图片

7、,在思考问题中,自然而然的就轻松进入今天所要探究的内容,并学会如何倾听他人说话。(二)探究新人格上的平等老师:多媒体出示资料:重庆市个小青年在闲逛,大家觉得要搞点新鲜、刺激的游戏。碰见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小青年发现对方有些呆头呆脑,便骗乞丐拽到铁路旁的一个小坡上。有人拿绳子将乞丐的双手反背着捆住,有人拣烂麻袋将其腰部以上套住随后便是疯狂的殴打,拳头、棍棒全派上了用场。并思考:这些捉弄乞丐的青年,等待他们的结果将是怎样的呢?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些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对他们做些什么?老师:学生分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每一小组要有主持人、小组代表发言人、记录员。学生:小组交流发言。等待那些小青年的结果是受到法

8、律的制裁,我们身边的弱势群体有残疾人(瞎子 聋子 ) 、乞丐、老年人、精神病人。老师: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弱势群体:你们在坐的各位同学、妇女、低收入的人、下岗职工(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什么是弱势群体?老师:就是处于社会中不利地位的人群总称。学生:犯罪刑满释放的人在社会中找不到工作,他们属不属弱势群体?老师:不属于弱势群体,属于人们监管的重点对象。他们更渴望社会的接纳,亲人的关爱,朋友的鼓励!人的一生谁能不走弯路呢?伸出我们团结有爱的手,让他们更快的回归社会,共享幸福美好生活!不要歧视,他们也是我们中的一份子,和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应该接纳他们。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弱势

9、群体?学生:关心、关爱、尽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不要歧视他们。老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我们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中,真正的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分析该案列,弄清人与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还特别设计了弱势群体这一特殊人群,让学生仔细思考,分析,总结他们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平等的意识,在日常行动中养成互相尊重,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总结:人格是人与生俱的,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歧视、嘲笑。它不是国家这种外力赋予的,而是一种内在、生而有之的权利!这种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

10、。后反思:这一教学内容体现了本标内容的主要要求。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八年级学生说,理解起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以具体事例为载体,以大量图片为辅,以大家关注的弱势群体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展开讨论,理解本节的内容,教学效果较好。陕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六平等对待你我他第二框 平等待人教案教学题平等待人标原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珊瑚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依 据标原 要 求确 定的 三维 教学 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管家境、身体、智

11、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培养认识社会,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压迫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而不尊重他人、歧视他人是不道德的;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 根 据标原 和 三维 目标 设定 的主 要堂教 学用 题 1、什么是平等?2、法律地位平等的表现:3、为什么要做到平等待人?4、人格无高低(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平等待人的体现(怎样做到平等待人?)教 学重 点认识人格的平等及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教 学难 点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

12、平等。 主要教法学法列举法、问答法、归纳法等教 学准 备计算机、投影仪、PPT教学进程设计导入新故事导入: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 ”因为无论贵为总统或是贱如乞丐,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有人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塑造的”,结合这个故事,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正因为平等是如此的可贵,所以,为了实现和维护平等,人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和不懈努力。讲授新第一环节:(1)这几位同学向心声节目反映了什么问题?小

13、、小凯、小兰和阿峰中哪个同学受到了什么对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他们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吗?为什么? (2)如何评价这样的待人态度?这样待人会产生什么后果? (3)我们班有类似的现象吗?为了改变这类现象,我们可以作什么努力? 第二步:小组发言人在班级交流小组讨论结果。 第三步:各组把意见在全班交流后教师归纳。 (活动 2)假如社会失去平等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不平等制度及其危害,人类追求平等的努力和斗争,懂得平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请学生设想假如整个社会不能保障平等,人们缺乏人格平等观念,社会将会怎样?然而以恰当的方式呈现教科书的材料及补充材料。 组织学生讨论:世界上这些不平等制度和歧视

14、造成了什么危害?你如何评价人们争取平等的努力和斗争? 老师归纳:今天,平等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多方促进社会平等,保障人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出示“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的图片)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事例或法律条。 (活动 3)小甲的疑问 活动目的:使学生弄清楚“人生而平等”和人作为不同个体间的贫富、生理、名誉、地位等差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人生而平等”主要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上。 社会上有的同学出身富贵,有的同学却生活拮据,有的人体力超群,有的却体弱多病,有的出生在首都北京,有的人却出生在偏僻的小村,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15、那么大,为什么老师还会说,人生而就是平等的呢? 你能帮助小甲回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发言,老师归纳总结。 (活动 4)自民工子女的声音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要有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 读书期间,无锡当地的同学对老师和他们本地的同学都很有礼貌,对老师也很尊重,可是每当与我们民工的孩子发生矛盾时,他们总会骂我们 “乡巴佬”、 “外地人”。他们的父母也总是不让他们和我们一起玩,说我们外地民工的孩子都是坏孩子。老师还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地宣布哪些同学是外地人,需要交借读费,哪些同学是本地人,不需要交钱。 “无锡当地的同学对老师和他们本地的同学都很有礼貌,对

16、老师也很尊重,可是每当与我们民工的孩子发生矛盾时,他们总会骂我们乡巴佬 、 外地人 ”。请你根据这点谈谈无锡当地的这些同学有没有形成人格平等的观念,为什么? 请你对“外地民工的孩子都是坏孩子”这句话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外地民工的孩子,你会怎样与他(她)相处?为什么? 第二环节:讨论交流 形成概念 1尊重平等的人格 (1)每个人都具有天赋平等的人格: 每个人都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是平等的内涵。每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都具有在道德与法律上同所有其他人同等的地位。 (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 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同等的尊重。尊重他人意味着尊重对方平等的人格,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人应有的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方式。不因为人们之间所存在的先天的或后天的差异而显示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正直的人应具备的待人之道,体现了一个人的可贵品质。 (3)平等待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2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1)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