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性化班级管理策略探讨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600631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人性化班级管理策略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人性化班级管理策略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人性化班级管理策略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职人性化班级管理策略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人性化班级管理策略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人性化班级管理策略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人性化班级管理策略探讨高职人性化班级管理策略探讨高职人性化班级管理策略探讨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补充高等教育,培养社会需求的具有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教育机构。社会不仅需要管理型的人才,同时也需要一线职业岗位人才,要求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面向基层和生产及服务和管理的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生班级管理中,需要面向企业管理模式,引入企业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关 键 词 高职;人性化管理;策略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趋于理想化的管理方法,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方式。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更具人性化,是一种

2、在尊重学生基础上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一、人性化管理概述 在企业管理中普遍重视人性化管理,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和企业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能够充分重视员工的人性需求、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更好地创造企业效益。而在高职学生班级管理中,引入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拉动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培养符合社会及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人性化措施分析 (一)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在学生人性化管理中首先需要学会尊重学生,这是班级管理的前提。尊重不仅需要尊重其过去,还有现在,并科学引领他们走向美好的未,积极引导和避免他们走入人生误区。班主任教师

3、要成为学生思想及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师益友,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及人格力量,从而帮助他们成就健康的灿烂人生。师生相互尊重,让高职学生能够积极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学会班级团结,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理解和接受。在尊重基础上,使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得到显现。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及态度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加强鼓励和引导,使得他们能够快乐地完成这一时期的学习。 (二)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实施个性化管理 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不同的自信及创造力,因此,在开展教育中也需要实施个性化的教育,缺乏个性的教育称不上是素质教育,如果学生的个性及特长得不到认可及发展,所谓

4、的素质教育、成才教育就只是空谈。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更好地培养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日常管理中,教师要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促进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当然对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学生,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和扶持,推动其个性发展;而对于学习不认真、缺乏奋斗目标的学生,也不能简单粗暴进行批评、处罚等,而需要在详细了解他们情况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 (三)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促进学生的行动自觉性 真正的教育是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具备行动的自觉性。因此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引导。在学生取得学习进步时,积极给予表扬和肯定

5、,在学生学习不理想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找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在学生犯错或出现失误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积极思考修正的办法和措施;尤其是学生出现困难或压力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困难及压力的,找出原因,并学会找出解决措施,学会如何缓解压力,积极面对。 (四)采取合理的评价方式,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学生的表现需要正确的评价,但是评价不能仅仅依靠成绩,而需要采取多样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根据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评价,尽可能公平合理。对于评价结果要反馈给学生,注意采取激励的方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采取激励方法时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讲究时机,恰当利用,从而取得良好的 效果。 (五)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及班级化 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班级化的建设,班级化是班级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化管理是做好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班级化不仅仅是指班级内所提倡的表层化,更是一种被班级学生广泛认可并积极践行的发展精神。只有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化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养成良好、一致的行为规范,从而发挥良好制度对人的管理和促进作用。 总之,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要以學生为本,从尊重学生出发,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加强理解和信任,从而建立起互信、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成就欲望,积极参与教学及实践活动,更好地完成学业,开创美好的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