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港口概况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5599121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雄港港口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雄港港口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雄港港口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雄港港口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雄港港口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雄港港口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雄港港口概况(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大学天津大学 2011 级港工概论结课论文级港工概论结课论文高雄港港口概况高雄港港口概况高雄港是一座位于台湾南部的海港,毗邻高雄市市区,也是台湾最大的港口,属大型综合性港口,有铁路、高速公路作为货物集运与疏运手段。高雄港并不隶属于高雄市,而由交通部高雄港务局管辖。但近年来为促进港区与附近市内土地发展利用,而有“港市合一”的构想,由高雄市直接管辖高雄港。地理位置特色地理位置特色经纬度:22 度 37 分 N,120 度 16 分 E高雄港位于台湾岛西南沿海的高雄市,濒临南海,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福建省相望。扼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航运要道。为我国南北航线和环太平洋航运要冲。航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高雄

2、港是台湾省最大的国际港口,从阿拉斯加西南部的阿留申群岛,到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一直沿日本、琉球、台湾到达菲律宾,在地理上称为西太平洋岛弧或是花采列岛 。岛弧环绕亚洲大陆东南方,向东可通达太平洋,向西腹地广达亚洲大陆,可以说是西太平洋海运的重镇。台湾本岛位于岛弧的中心偏南,地理位置尤其优于其他岛屿。在 19 世纪末期,日本和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取得台湾,就是有了想要掌握太平洋和东亚地区的野心;而在现在,台湾的位置不但东向能远达旧金山、温哥华等太平洋东岸的商港,西向亦能与香港、新加坡等港口保持良好的联系,对于建设一个转口港的位置上,条件尤其优良。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中国大陆相望。台湾海峡

3、更是西太平洋航线必经之地。高雄港扼守台湾海峡南口,形势上的重要性使高雄港成为往来商船卸货、补给的重镇。就军事情势而言,高雄港与左营军港是优良的海军基地,而又能控制整个台湾海峡的南口。中华民国政府正在规划使台湾成为亚太地区的营运中心,而高雄港将规划为海运转运中心。发展历史发展历史1. 明朝后期是一个小渔村,荷兰入侵与郑成功来台时期都有开拓,清初已成为高屏地区商品集散中枢。2.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高雄港开口通商。3. 1863 年成立高雄海关。4. 1945 年 10 月正式成立“高雄港务局”主管港务,打捞战后沉船以及清理航道。5. 1955 年始恢复正常营运。6. 1959 年后高雄港展开

4、 12 年扩建计画等多项措施。7. 至 2000 年高雄港再度建成 5 个货柜中心,8 个新建深水码头,成为今日我们所见到的高雄港。高雄港所在地于明朝后期是一个小渔村,荷兰入侵与郑成功来台时期都有开拓,清初已成为高屏地区商品集散中枢,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高雄港开口通商,1863 年成立高雄海关;日据时代日人发现高雄港港湾水浅,港口有礁岩,港外有浅滩,便有筑港之议,高筑港计画的关键人物是台湾总督府土木局技师川上浩二郎,于 1900年后展开多次计画拓建,至 1939 年达到高雄港吞吐量的最高峰;至 1945 年 10 月正式成立“高雄港务局”主管港务,打捞战后沉船以及清理航道,1955 年始恢

5、复正常营运;1959 年后高雄港展开 12年扩建计画等多项措施,至 2000 年高雄港再度建成 5 个货柜中心,8 个新建深水码头,成为今日我们所见到的高雄港。高雄港曾长期位居世界海洋货运第三大港,仅次于香港与新加坡,但近来由于受到区域内其它港口,包括传统大港香港、釜山以及新兴港口深圳盐田、上海洋山、浙江宁波、山东青岛之竞争挑战,但高雄港仍努力提升其竞争力,目前高雄港货运进出量约占全台 66%。据台湾“今日新闻”报道,2008 年全球前 20 大货柜港排名出炉,高雄港从第 8 名下滑到第 12 名,吞吐量减少了 5.7%。随着两岸是同的实现,高雄港加强与大陆港口的海运交流。据台“中国时报”报道

6、,两岸港口合作首传喜讯,大连港与高雄港定于 14 日缔结为姐妹港,这是两岸实现海运直航以来,第一件重要港口的缔盟。未来双方将加强合作开辟航线,扩大人才交流及物流。由于大连港是大陆东北最重要的原料输出港口,两港口合作有助于台湾南部产业的发展。1895 年根据马关条约台湾割让日本,台湾民主国成立并发起战事抵抗,日军于 1896 年 9 月方占领港区。日本为强化本港货运功能,于 1900 年后展开多次计划拓建,1912 年初步建成七座码头,可泊 3,000 吨船只。1937 年完成二度改建,可停 8,000 吨船只,码头扩至 16 座,仓库 19 座。10,000 吨船只也可进出港区。航线方面,19

7、24 年已有高雄-横滨线、高雄-广东线、高雄-天津线、台湾-朝鲜满州国线等,贸易总额当年吞吐量达 158 万吨。1939 年吞吐量又巨升至 320 万吨,达到日据高雄的最高峰。1944 年中期以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展开反攻,美军已渐次赢得新几内亚、赛班岛、菲律宾等战场胜利,空军已能对台湾、琉球直接空袭。10 月以后,高雄港遭到盟军猛烈轰炸,所有码头仓库几尽摧毁。日军为避免美军占领后利用本港补给海军,自沉大船五艘封锁港道,高雄港几乎成为死港。中华民国时期,1945 年日本战败,国民政府来台接收后,于10 月正式成立“高雄港务局”主管本港业务,打捞沉船以清理航道,至 1955 年始恢复本港正常营运

8、。1959 年后本港展开十二年扩建计划等多项措施,至 1980 年高雄港已有深水码头 27 座,浅水码头 2座。附设高雄加工出口区、前镇渔港、临海工业区、一贯作业大炼钢厂、中国造船厂,以及第一、二、三、四货柜中心等。至 2000年,本港再度建成 5 个货柜中心,8 个新建深水码头,营运货柜能力达到 1,000 万标准箱。平面布置平面布置高雄港设在台湾海峡南口的高雄湾内,高雄湾是一个狭长的小海湾,长 12 公里,宽 1 1.5 公里,入口宽仅 100 米,形状酷似一只口袋,湾内港阔水深,风平浪静,为一天然良港。这是因为在高雄港外侧的旗津半岛,是一个长 11 公里、平均宽度为 200 米的沙洲,如

9、同一条巨龙蜷卧在台湾海峡的碧波之中,成为高雄港一道天然的防波堤坝,为其遮风避浪。堤内港阔水深,清波荡漾;堤外海浪汹涌,水天相连。高雄港区水域面积 1276 公顷,由第一、第二两个港口组成,各有出人口 1 处。第一港口位于高雄港西北端,航道宽 100 米,水深 1 米,可通航 3 万吨级船舶。第二港口位于高雄港西南端,航道宽 148 米,水深 16 米,可通航 1O 万吨级船舶。航道全长 18 千米,其中主航道 12 千米,支航道 6 千米。港区海域设有两套防波堤,第一口门南防波堤长 938 米,北防波堤长 940 米;第二口门南防波堤长 2190 米,北防波堤长 5995 米。第一口门宽 20

10、0 260 米;第二口门宽 300 350 米。航道和港区水域水深 11.3 16.0 米,可供 15 万吨级海轮进出港和停泊。港区水域锚地有 2 处,北区锚地水域半径 2 公里,南区锚地水域半径 2.5 公里,有浮筒泊位 24 组,可系泊万吨级以上船舶 24 艘;超级油轮系泊浮筒 2 座,分别可系泊 15 万吨级和 25 万吨级巨型油轮。锚泊地可停泊 190 多艘船舶。该港区陆域面积达 1400 多公顷。全港现有营运码头 100 多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码头 30 多座,码头线长达 22 多公里,码头前沿水深 10.5 16.0 米,可供近百艘万吨级船舶同时靠泊作业。其中集装箱码头 15 座

11、,码头线总长 4 400 多米,码头前沿水深 10.5 14.5 米。全港拥有货运仓库 96 座,容量达 57.6 万吨;货物堆场 20 多处,容量达 57 多万吨。集装箱堆场 3 处,供集装箱堆存转运。港区码头拥有装卸搬运机械 1000 多台辆,其中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及装卸搬运机械 170 多台。码头装卸作业已实现了现代化管理。高雄港主要进出口货物有集装箱、石油、液化气、煤炭、矿石、化工产品、钢材、废钢铁、机械设备、食糖、加工食品、农副土特产品和文化用品等。目前,年货物装卸量达二亿吨左右,承担台湾进出口货物的一半以上,为台湾省最大的对外开放门户和货物集散中心,也是台湾省第一大国际贸易港。 集装

12、箱吞吐量 2005 年为 947 万标准箱,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六位。为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高雄港正在加快港口的开发和建设。主要包括第四号码头 7 个集装箱泊位,其中有 3 个集装箱泊位已投入使用;第五号码头建设水深 14 米的泊位 4 个和水深 16 米的泊位 3 个。远期规划开发第六号码头,包括建设水深 16 米的泊位 4 个,码头线长 1600 米,港区总面积为 120 公顷。同时,在外港区建设 23 万吨级的煤炭和矿石深水泊位,业已投入使用。 高雄港的内陆集疏运交通便利,有高等级公路和环岛铁路通达港区,使高雄港成为太平洋西部重要的航运中心和台湾省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高雄港依托的高雄市,是

13、一座现代化的港口城市,现在已发展为台湾南部的工业中心、海上交通门户和对外贸易口岸。通过海底隧道可使港区与市区相通,港区公路与市区公路连接成网,有铁路和干线公路与港口衔接。高雄市的加工业相当发达,其附近的出口加工区 ( 临海工业区 ) 面积达 2337 公顷 ,是台湾省规模最大、设施比较完善的综合性加工工业区。高雄的船舶制造、拆船业、石油化工和钢铁业发达。高雄造船厂年造船能力为 150 万吨,拥有长达 950 米 、可同时建造 44.5 万吨级油轮两艘的船坞,为世界 10 大船坞之一,仅次于日本长崎三菱船厂拥有的 990 米 长的船坞,居世界第二位。台湾省的拆船业发达,而高雄则是台湾拆船业的最大

14、基地。高雄石油化工厂、高雄炼油厂和高雄造船厂是台湾同行业中最大的工厂。水工建筑物结构型式水工建筑物结构型式港口设备设施1. 码头。 该港共有大型码头118座,总长262千米,可容纳大型舰船150余艘。商港共有大型商用码头107座,大部分为岸壁式码头,总长23273米。军港有码头15座,其中岸壁式码头10座,泊位总长1556米,突提式码头3座,泊位总长640米,登陆舰专用码头2座,总长80米。新滨码头位于高雄港北部的第二船南侧,分为东西码头,总长360米,为勤务穿件驻泊区,七内与七外码头位于旗津岛东岸北部第七船渠的内、外侧,总长500米,分别作为拖船驻泊区与舰船补给码头。八内与八外码头位于旗津岛

15、东岸北部第八船渠的内、外侧,总长510米,分别作为舰艇机动驻泊区与两栖舰船驻泊区。高雄河口的河口码头与第四船渠内的13号码头是运补外岛船团的装载区。此外,商港区1 6号、12号、14 16号码头也可供舰艇停泊使用。2.锚地和系泊。高雄港有4处锚地,泊地面积2094平方千米。港内一处,位于第一港口入口航道与高雄市南岸之间。港外3处,其中1处位于旗后山灯塔西2海里处,泥沙底质,水深28米,可供船舶暂时锚泊;1处位于第一港口北防波堤西北方,水深7。418。2米,可供4000吨级以上舰船锚泊; 另1处位于第一港口北防波堤灯桩西南1海里附近,水深2O米,泥沙底质,可供大型舰船锚泊。第二港口南侧外海距海岸

16、2。25和35海里处,分别设有油轮系泊浮筒泊位各2个,水深分别为2O3O米,可泊1525万吨级油轮。商港区还有浮筒26组,可同时系泊153艘船。3.防波堤。该港有防波堤4座,均为钢筋混凝土质沉箱结构。第一港口北防波堤长875米: 南防波堤长750米,两堤相距360米。第二港口北防波堤长1370米,略呈弧形; 南防波堤长2333米,两堤略呈弧形,相距380米。修造设施。高雄港内有海军左营造船厂旗津分厂、高雄造船总厂与高雄港修船厂等多家船厂。其中,旗津分厂是海军第二大舰艇维修厂,可对海军各型舰船进行大修和定期保养,并能翻修改装老旧舰艇。高雄造船总厂是台湾最大的造船厂,年造船能力150万吨,修船能力250万吨,分别占台湾总造、修船能力的75和42 主要建造大型集装箱船、油船、货船等,也批量建造了“成功”级导弹护卫舰和FABG型导弹艇,及钻井平台、机电设备、大型钢结构等设备。主要设施有100万、10万吨级干船坞各1座,以及大型船体车间。高雄港修船厂有6000吨级干船坞、浮船坞各1座,可修理万吨级以下各型商船。港口贮存补给设施1.供油。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