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1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5983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导 言 1929年 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 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美国通过实施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模式,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 国家继罗斯福新政后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使资 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使经济发展出 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 建立国有化企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放弃 自由放任的传

2、统,接受凯恩斯主义,利用国家权 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 %) 行业 国家 邮政 电站 煤炭 工业 铁路 运输 航空 运输 英 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法 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 日 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 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分析上表,哪些行业、哪些国家国有化程度 高?你知道其原因吗?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知识链接 混合经济 资本主义和社会

3、主义的某些特征并存的一种 经济制度,或某一特定社会制度下经济体制中各 种不同因素的混合。它的基本特点是一方面以市 场经济为其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又从不 同方面对经济加以干预指导,即基本以市场竞争 为主,同时又以政府对经济的某种程度的干预为 辅的经济体制,这种西方国家市场原理与计划原 理并存的状况,与今天中国的经济体制有着某些 相似性。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 的无政府状态,是保证经济运行有序状态的重要 方式。 但发达国 家的经济计划 是指导性的, 不是指令性 的,侧重对经 济发展的规划 和引导。 小资料 1960年 12月 27日,

4、日本池田内 阁会议通过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 计划以显著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实 现充分就业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实 现增长;在 10年内使国民生产总值 增加 1倍以上,达到 26兆日元,国民 生产年增长率为 关于经济计划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2、 制定 经济计划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3、 其它手段 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用税收等 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思考探究 你知道“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含义 吗?发达国家为什么会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 转为兼用“看得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隐喻的是一

5、种建立在利己行为 基础上的调节私利与公益关系的力量,是一种市 场力量。“看得见的手”指的就是国家对经济进行 行政干预的措施。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 度上可以避免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生产 的社会性。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国家干预经济的利弊 利: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生产的盲目性,适应 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弊: 国有企业生产亏损日益严重,经济效益增长 缓慢;政府直接采购等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国家财 政开支过度膨胀,财政赤字增长过快,国家债务 负担沉重,干预和调节能力下降。 因此 70年代末期,许多国家试图采取否定计 划与国有化的方式来摆脱危机。 20

6、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战后美国出现经济繁荣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 股份公司不断扩大,成为发达国家的主体,股票 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了股票分散化的 趋势。一些大企业通常将股票划分为几百万股上 市销售,同时鼓励本公司职工个人购买。这样不 仅中小资产者拥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而且工 人和其他社会阶层也成为了股票持有着。这就造 成了股权的逐渐分散,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 权的情况基本不存在,这种情况被称为人民资本 主义。 二、 “人民资本主义”和 “经营者革命” 1、 “ 人民资本主义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

7、文公社】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纽约证 券交易所。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股票分散化起到了 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 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 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的决 定权仍由大股东掌握着。 美国股票持有着增长图 953年 1985年 2 0 世纪末股份公司和股票 现代企业有三种形 式:独资、合伙、股 份。股份企业通过发行 股票,把分散的资金集 中起来进行经营。股票 是投资的凭证。股票的 持有着称为股东,也被 看作企业的所有者。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背景: 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 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 业技术知识。 内容:

8、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减少对企业的 控制力,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 营。 意义: 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 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经营者革命” 二、 “人民资本主义”和 “经营者革命”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新中间阶层 新中间阶层是难以准确定位的社会阶层,主 要指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群体,包括技术 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新中 间阶层已经成为战后发达国家人口比例最大的社 会阶层。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福利资金组成: 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性质的变化: 从单纯的救济发

9、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 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特点为覆盖面广,低收入 阶层受惠多。 意义及结果: 基本保证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缓解了社会 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也使国家财政支出扩 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发达国家社会福利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1、 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德国是一个典型的高福利国家。对于一个正 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 失业后的 18个月内,每月 可从政府那里领取 1000马克的救济金 。 这笔钱虽 然不多,但足够他 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 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 生病的费用另算。 于是很多德国人

10、在下岗后不愿 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 家巨大的负担。连现今的德国总统约翰内斯 劳 都感慨万千地说,德国人的生活有些优越得过头 了。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973年,战后 “黄金时代”结束, 发达国家出现经济 “ 滞胀 ” 现象。为了走 出困境,这些国家纷 纷调整政策,减少国 家对经济的干预,出 售部分国有企业,削 减社会福利开支。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2、 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是在以私有制为基本经济 制度、以市场机制为经济运行基本方式的前提下 , 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巩固资本主义统治而对 其生产关系进行的某些局部调整。它以不同的类 型和方式促成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却无法从根 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要彻底解放社会 生产力,就必须用新的社会制度取代资本主义。 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向前进的。 课堂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