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597982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知识点(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 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原子 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2、 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是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特 征状态分子间 的距离分子间 作用力分子的 运动情况形 状体 积流动性 固态很小很大规则振动有确定的形状确定的体积没有液态较大较小比较自由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有气态很大很小极度散乱没有确定的形状没有确定体积有4、长度单位:纳米:nm 1nm=10-9m 二

2、: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质量的符号:质量的符号:m 质量的单位:千克千克(kg) 克克(g) 毫克(mg) 吨(t) 1t=103kg, 1kg=103 g 1g=103mg.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质量的测量:(测量工具:天平天平) 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 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拿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拿,否则会把砝码弄脏、弄湿;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3、托盘天平的使用: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拨:拔动游码,使游码位于标尺的最左端的零刻度处游码位于标尺的最左

3、端的零刻度处; (3)调:把天平的平衡螺母向指针偏向的反方向调。若指针向左偏,则平衡螺母平衡螺母向指针偏向的反方向调。若指针向左偏,则平衡螺母 向右调;若指针向右偏,则平衡螺母向左调;向右调;若指针向右偏,则平衡螺母向左调; (4)测:测物体的质量(左物右码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从大到小,必要时拔动游码使天平 平衡) (5)读:左盘=右盘+游码,即 M物物 = M砝码砝码 + M游码游码, 如果物体和砝码的顺序放反,则 M物 = M砝码M游码 ; (6)收:整理好器材。 4、体积的单位:m3 dm3 cm3 L mL 1mL=1cm3=10-6m3 1L=1dm3=10-3m3 2三、密度 1

4、、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密度大 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所处的温度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公式:= m m V V 单位:kg/m3 g/cm3 1g/cm3=1103kg/m3 水的密度为水的密度为 1g/cm3=1103kg/m3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原理:=m/v 2: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 量筒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认清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选择量程适度的量筒; 使用时,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 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保持相平视线应与凹液面

5、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保持相平。 (俯视 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 量筒没有零刻度线,刻度线由下往上逐渐变大,其单位一般是 mL,1mL=1cm3; 在用量筒测固体体积时,量筒内要预先放适量的水,水的量不能少得浸没不 了固体,也不能多得等固体浸没后液面超过了刻度线。 3、测固体(密度比水大)的密度:步骤: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 、水、石块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 m; 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V1; 用细线拴好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 V2;求出被测固体的密度:固体的密度:= 12m VV 4、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

6、杯、水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 把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 V; 用天平称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 m2;求出被测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 Vmm215、测漂浮物(如蜡块)体积的方法: 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 沉锤法:用细线将一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 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 V1,然后钩码和蜡块 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 V2,V2 与与 V1的差值就是 蜡块的体积。 6、测吸水性很强(如粉笔)体积的方法:3排沙法:先把吸水性物质放入到一个量筒中,将一定量的细沙倒

7、入另一个量 筒,测量细沙的体积 V1,再将量筒中的细沙倒入装有颗粒的量筒,摇晃均匀, 观察体积 V2,则吸水性物质的体积为 V2-V1。排油法 排水法:测物质质量 m物物;测物质吸足水后体积 V总;测物质吸足水后的质量 m总总;求:m水水 = m总总 m物物V V水水 = = = = 水水 pm水物总 pm-mV物 = V总V水= V总水物总 pm-m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的热胀冷缩最显著气体的热胀冷缩最显著,因此它的 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当温度降低时,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当温度降低时, 体积减小,密度增

8、大。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体积减小,密度增大。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 2、水的反常膨胀:水的反常膨胀:4密度最大;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密度最大;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5:密度应用:(1)鉴别物质(测密度) ; (2)求质量; (3)求体积。4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3、参照物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叫参照物。 (注意:研究或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没有参照物;参照物可以选取任何物体, 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

9、身;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切物体时刻都在运动,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日常所说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也会不同。常 说的静止或不动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来说是静止的,运动方向、运动快慢相同两个物体,它 们彼此也是相对静止的。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速度。(3)公式: V V = = 变形得 t t = = S S = = V V t tS S t tS S V V(4)单位:主单位:米/秒 (m/s)

10、常用单位:千米/时(km/h)单位换算:1 m/s=3.6 km/h 2、运动的种类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其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V平平 = = 总总 ts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时间(t ): (1) 单位:小时(h) 、分(min) 、秒(s)(2) 进率关系:1 h =60 min = 3600 s(3) 测量工具:钟表 2、长度 : (1)单位:千米(km) 、米(m) 、分米(dm) 、 厘米(

11、cm) 、 毫米(mm) 、 微米(u m) 、 纳米(n m )(2)进率关系:1m = 10 dm = 100 cm = 1000mm = 106 um = 109 nm 1km=103m 1 mm=103 um 1 um=103 nm (3)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刻度尺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5使用前要注意观察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在尺端、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在尺端、是否磨损; “放对”:指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斜放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斜放;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要紧贴在 被测物体上;零刻线磨损时,要从其他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 的刻度值减去作

12、为起始的刻度值,这种方法称为“零点修正法” ; “看对”:指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读对”:指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 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计值) 。如 25.38 cm 中,25.3 是准确值,0.08 是估计值;“记对”:指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注上单位。即测量结测量结 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和测量人的方法有关;(3)与错误不同:误差是不能避免、消灭的,只能减少。错误是

13、可以避免的; (4)减少误差的测量方法有: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四、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 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 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形状 3

14、、力的单位:牛顿力的单位:牛顿(N) 。1N 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 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 叫力的示意图。 五、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控制小车到达 斜面底端时初始速度相同。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

15、总保持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其中“没有受到力”通常是指受力平衡) 3、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 接验证这一定律,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 是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六、惯性 1、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2、 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物 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3、 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 汽车安装安全带 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七、平衡力6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 就说这两个力平衡。3、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方向相反、并且 在同一直线上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物、同线、等大、反向同物、同线、等大、反向) 八、运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