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597967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苏北农村,有不少中老年教师从事着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群体中的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担心双向交流如果把握得不好,就有可能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千叮咛,万嘱咐;学生像个木偶,唯诺是从,听课如同嚼蜡,提不起精神,课堂气氛显得冷冷清清。泛泛而谈的讲解,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活动的空间,丧失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与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之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每个低年级数学教师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此,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2、进行了一些探索。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亲近你。众多的中老年教师受我国传统的礼仪道德的影响,把自己为学生的长辈。正是这种辈份关系,影响着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长辈自居,不知不觉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设置了一条代沟,使学生不敢亲近教师,因而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要让学生亲近你,教师就要悉心深入地了解学生,尽可能的与他们打成一片。年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的优势,与他们交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中老年教师更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化解师生之间年龄跨度大的矛盾,视学生为亲子,主动地去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教学中,低年级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小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想方设法使

3、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转化为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首先,教师以班级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主动地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当教师与学生越近,沟通就越会变成互动,就有更多的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越能保持课堂的注意力和活动的参与度,课堂上学生就不再走神。使学生感到老师在和他们一起学习,一齐动脑筋,教师是他们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从而增强之间的亲切感。其次,教师要引领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天地,促使每个学2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

4、”,以饱满的热情,平等的心态和真诚的微笑善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是那么的平易近人,那么的和蔼可亲。小学生只有在获得安全感的情况下,他们才会感受到平等与自主,信任和友善,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学生遇到回答问题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给学生多一点鼓励,耐心地引导,细心地启发,用“慢慢想,别着急”等温柔的话语来安慰学生,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有效果。因为,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一种双向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既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纽带,它又是师生感情共融、思维共鸣的前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因此,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

5、学生亲近教师,有利于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并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二、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好奇,爱玩,爱说,爱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能常常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欲望,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机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一个又一个问题情境,不断地

6、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巧妙地把教材中提出的任务转化为学生内心需要探索的问题。同时,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思维特点,设计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在游戏中提高学习兴趣,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乐此不疲的“玩”中,经历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让他们玩出名堂,玩出水平,玩出真知。譬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既轻松又愉快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我经过反复斟酌,准备了丰富的背景素材,设计了以活动为主线,采用五种形式的“玩”法,把“玩”与

7、“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上我和学生们一起“叠”纸三角,一起经历“折”与“剪”;“拼”3与“画”;“摸”与“数”;“贴”与“玩”;“找”与“想”这些过程,再通过摆一摆、变一变、猜一猜、找一找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去感知、体验角的“存在”,把抽象的学习成为一个生动的学习过程。整节课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勤于实践,踊跃发言,敢于表现自我,他们在多变的“玩”法中学会了“角”的知识,达到了指尖上出智慧的目的。三、低年级教师要放下“架子”,不是“沉”在学生中,也不是“浮”在学生中,而是“游”在学生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

8、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和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取得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 “教”与学生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和谐统一,同步发展,才能使 教学效果与学习成绩同步提高,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相结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以学改教,才能使教师的教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授人以渔”才能使学习者受益终身,课堂教学活动 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让学生做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 凡是学生能想

9、、能说、能做的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点拨者,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包办代替,不做那些费力而不讨好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太容易或者太难的内容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内容方面要保持一定的坡度和难度,让学生觉得有点挑战性,使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讲授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口讲一讲,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游戏,调整学生听讲情绪,让学生尽可能的有机会回答所提的问题,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尝

10、试探索,使学生付出之后有所收获,既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又能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新内容,保持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一定的数学梯度。再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4它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难点。在课前,我让学生动手自制了一个可以活动的角,然后在上课时让他们亲手通过叉开角的两条边,去感受边逐渐叉开时,角也在随之变大。接着,我也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边较长的活动角,让学生猜想两个角的大小、最后进行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和验证,整个教学过程,我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悟后,激发出认知矛盾,使学习

11、成为学生的主观愿望,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教学难点一下子也就攻克了。四、鼓励并激励学生全体参与教学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要求特别强烈”。学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并进行研究,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以便对学生的学习纪律进行调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主动、有效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要给学生多一点激情。一节课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安排

12、,往往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教师的激情常常能感染并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教师的激情来源于对事业执著的追求和对儿童的爱,以及对自己工作的自信。教师在课堂上对任教学科所表现出来的兴趣,能调动起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教学过程中,学生哪怕只是很细微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满足学生的好胜心。要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口头奖励需要我们尽量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用激励去点燃学生心灵之火。物质奖励可能是一个笔记本或一枝铅笔,也许是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甜蜜的微笑;此外,对待

13、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到不训斥,不讽刺,不挖苦,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待学生的错误,不是不要纠正,而是在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的基础上,因时因地纠正他们的错误。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有宽容之心,容人之量。因为,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信任和激励也是一种力量,宽容可以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三要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并激励全体学生5融入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创设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堂中要安排合作学习这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相互受到启发,共同提高。同时倡导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充分展示自己,如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

14、游戏比赛,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不断积累课内外知识,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因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亲身经历的本质是主动实践。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让全体学生参与还是让少数人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在不同层次上参与还是在同一层次上参与?要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教学过程就必须避免和克服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少数学生学习,多数学生陪坐的倾向。只有持之以恒地做到全面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让学生都“动”起来。就能做到四动四会,即: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脑、动口、动手、动笔;每一个学生都会听、会想、会说、会做。总之,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传授知识,引导他们想学、会学、乐学、要学,不断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教师还要给学生以热心和信心,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数学课堂教学不在显得沉闷,单调和枯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