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2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5970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2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2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2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2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2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ppt课件02(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教学目标 : 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大体状况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主要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重点 :国家干预经济、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制度 难点 :国家干预经济、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制度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导入语 1929年 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2、美国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继罗斯福新政后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国家干预经济的背景 ( 1)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 论基础; ( 2)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实践经验; ( 3) 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迫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 1)实行国有化 (英国、法国、联邦德国)

3、( 2)制定经济计划 (日本) ( 3)运用经济杠杆调控(美国) 2、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国有企业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不同国家干预经济的不同重点: 联邦德国 国有化程度 比较高 ,遵循有限干预政策即“ 少直接干预,多提供支持 ”。 法 国 国家广泛深入干预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国有化程度高 。 意 大 利 采用 国家持股 集团参与私人企业活动的国家参与形式。以较少资本控制众多企业。 英 国 国有化程度 高 ,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 美 国 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国有化程度 不高。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法国

4、国营核电站 德国国营的铁路和磁悬浮火车 美国肯尼迪国家宇航中心 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3、国家干预经济的评价和影响 (提示:用两面性分析法) ( 1)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 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 2)但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 益低下的弊端。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 “ 人民资本主义 ” 1背景: 生产力的发展,企业规模扩大 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表现: 股票呈现分散化趋势; 3影响: 1)缓和了社会矛盾; 2)吸收了大量资金; 3)反映了资本

5、的社会化趋向, 但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 “经营者革命”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二) “ 经营者革命 ” 1背景: 企业生产含量的增加,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 具有较高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企业经营者; 2表现: 1)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控制力下降; 2)经营者:专门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 3影响: 1)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 2)“新中间阶层”出现。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新中间阶层 阶级概念淡化 “经营者革命 ” 社会矛盾缓和 金 字 塔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基础:发达国家生产力提高; 2组成:个

6、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3发展趋势:单纯救济 公民的社会权利; 4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5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6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7影响: 1)积极: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2)消极:造成国家财政赤字, 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你怎样看待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 利: 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缓解了社会矛盾 扩大了社会消费 促进了社会的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 展示出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

7、遍的社会关怀 弊: 培植了社会的惰性 财政支出大,导致“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 降低了社会发展的效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二战结束后,有人把福利国家看作是 “ 社会主义 ” 的同义语。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福利制度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 ,缓和了阶级矛盾。但是,福利国家更多的是为垄断资本家带来了好处。福利基金的来源是劳动者收入的一部分,而且,当资本主义经济面临危机之时,资本主义国家总是首先减少社会福利支出。因此,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所以不能与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2017/1/26 该课

8、件由【语文公社】小结: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国家干预经济的背景 2、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3、国家干预经济的评价和影响 二、企业的微观调整 (一) “ 人民资本主义 ” 1背景: 2表现: 3影响: (二) “ 经营者革命 ” 1背景: 2表现: 3影响: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 最突出特点是: A、新兴产业兴起 B、劳动生产率提高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 D、改善人民生活 2、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 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 A、推行国有化政府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制定经济计划 D、加大科技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