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课件01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5950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课件01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课件01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课件01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课件01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课件01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课件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课件0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问题: 铁路最早是在哪个时期出现的? 探究: 铁路在我们中国的发展情况又是怎 样呢?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由于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凋弊,铁路建设未入正轨。 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修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铁路开始出现,但受到 阻挠。 铁路发展原因、状况 1杭江铁路(杭州 椒江) 2同蒲铁路 1912 1949 (民国时期) 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 1909,北京 张家口,詹天佑) 19世纪

2、末 1911(甲午战后) 1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 淞沪铁路( 1876,上海 吴淞) 2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开平 胥各庄) 3自建的宫廷专用铁路 紫光阁铁路( 1888) 19世纪 70年代 19世纪末 (甲午战前 ) 铁路建设成就 历史时期 1、近代铁路的发展历程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特点及出现原因 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分布不平衡;被帝国主义控制和掠夺;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 原因:中国的贫穷落后;观念保守;列强把修建铁路作为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方式,掠夺路权。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876年 12月 1日,

3、上 海至吴淞的铁路全线通 车。 吴淞铁路“天朝号”蒸汽机车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唐胥铁路上马拉车运煤 唐胥铁路, 1881年 6月建成,为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铁路全长 11公里,以后陆续延展至天津和山海关。 李鸿章视察唐胥铁路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889年为慈禧太后 制造的銮舆车模型及设 计图纸。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詹天佑 詹天佑( 1861 1919),广东南海人,我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 1872年,以幼童留学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学习工程。 1905年,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主持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筑路工程。 1909年,京张

4、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北京八达岭青 龙桥的詹天佑铜像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同蒲铁路 杭江铁路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二、水运与航空 中国早时的水运主要靠 沙船承运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水运方式发生了变化。概述中国近代水运业的发展历程。 1鸦片战争后: 外国轮船逐渐挤占了中国航运业。 2洋务运动期间: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新式水运业诞生的标志: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 轮船招商局 ( 1872年) 3清末及民国期间:民办轮船航运公司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 (一)

5、水运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根据 1936年中华民国交通部数据显示,当时航政局登记有案的各式轮舶有 749艘,排水量532,723吨,其中钢壳船 236艘,铁壳船 178艘,木壳船 235艘,另有 111艘不详。 当时中国人自己经营的航运公司多如牛毛, 除了官办的轮船招商局为规模最大外,其中较大的有 卢作孚的民生实业公司 ,虞洽卿的宁绍轮船公司,杨管北的三北公司等。 民国时期的水运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卢作孚 ( 1925年创办民生轮船公司) 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国有“四个不能忘记的实业界人士”,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 ,搞化学工业的 范旭东 ,搞交通运输业

6、的 卢作孚,搞纺织业的 张謇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近代中国水运的特点 国民办轮船航运公司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 代水运发展也不平衡。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旧式沙船(流行于长江流域,平底,甲板宽敞。船舷采用多根大掳,从船首直压船尾,增强整体结构强度。这种船在沙滩上搁浅时不易损坏或倾覆。)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英国太古轮船 公司的“长沙”轮、 “鄱阳”轮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总局 轮船招商局的 “ 新民 ” 号轮船 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7、国营招商局 的“新铭”轮 国营招商局的 江轮“江裕”号 国营招商局的前身为 1872年李鸿章成立的轮船招商局; 1930年,国民政府将其改为国营; 1932年归属交通部,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垄断航运的机构。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国营招商局的广告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历程: ( 1)航空事业的起步: 福建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 研制 水上飞机 ( 1918) ( 2)民航业开始发展:北洋政府 “ 筹办航空事宜处 ”拟订以 北京 为中心的 五大民航线路 。 2、特点:近代航空业起步较晚,并且发展十分缓慢。 原因:因为旧中国经济落后,发展航空业十分困难。 二

8、、水运与航空 (二 ) 航空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中国航空之父 冯如 冯如( 1883 1912),广东恩平人, 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 。他 12岁赴美国,当童工,勤于钻研技术,在旅美华侨支持下,在旧金山创办广东飞行器公司,并于 1909年设计、制成飞机,亲自驾驶试飞成功。 1911年,他带两驾自制的飞机返回广州,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革命军陆军飞行队长。1912年 8月 25日 ,冯如在广州作飞行表演时失事牺牲。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燕塘机场航空总站。一片草坪,便是广州第一个飞机场

9、,中国始创飞行家冯如在这里实现了国人飞翔的梦想,也在这里留下了他 29岁的生命。 冯如墓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三、从驿传到邮政 知识卡片 :唐朝诗人杜甫的首诗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古代烽火台是一种传递军情的重要方式,此外,中国古代的通讯方式还有哪些?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古人利用烽火台燃烧狼烟 达到传递情报和示警的作用。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飞鸽传书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中国古代驿站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 往往靠 “ 马上飞递 ” ,一 般就是日行 300 800里。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也是我国 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是在政府掌管下,利用固有道 路或开辟专门要道并设置馆舍、驿站、人员、车马, 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何为驿传? 用马传送称“驿” 用车传送称“传”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 近代中国邮政业的发展 ( 1)晚清: A、 列强开办“客邮“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领事邮政代办所。 B、 中国人正式开办近代邮政 : 1896年,“ 大清邮政局 ”宣告成立,后又设邮传部。 ( 2)民国: 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数年后,撤销“客邮”。 三、从驿传到邮政 2017

11、/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1)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1877年,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 2)民国时期:因战乱频仍发展缓慢,30年代情况发生改变。 2近代电报电讯业的发展 三、从驿传到邮政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上海朱家角大清邮政局 1910年成都大清邮政局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清朝大龙阔边邮票5分银六方连一件 清朝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大字 2分一枚 1897年红印花加盖小字当 1元邮票一枚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马可尼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电报总局迁移上海后

12、的办公处所 盛宣怀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局。电报总局开始时即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分局,并架设线路达 2500公里。 1884年,总局迁移上海。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931年何香凝、柳亚子致国民党中央要求释放青年学生电报手稿。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晚清 电话机 (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早期的电话机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综合探究:近代交通与通讯变化的影响 情境一: 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 申报 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的中式名单送到天津,再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 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 情境二:庚子之变(指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结束了西逃的慈禧太后乘着她一再反对的火车回到紫禁城,此后,清政府终于开始修建自己的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