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92498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儿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育儿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育儿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育儿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育儿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育儿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儿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儿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育儿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培养利他行为育儿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年幼孩子在一起时,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两个孩子为了同一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我中心化”的一些外在表现。所谓自我中心,简单地说,就是幼儿完全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处于“自我中心”时期的幼儿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同他人的思想区分开,他不能了解他人的观点,也不能体验别人的思想感情。自我中心是幼儿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化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而不是

2、一个道德上的概念,不能像看待成人那样,认为这是儿童自我意识的膨胀、自私自利。虽然说自我中心化将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交往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乃至消失,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这种变化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家中缺乏能与之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兄弟姐妹,家里所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都归他一人所有,家长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他一人身上。家长对孩子的爱只知道奉献,不要求回报,这种单向的爱使幼儿只知道享受,形成了众人为我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随着高层单元建筑的日益增多,幼儿缺少

3、同伴交往,使这种心理定势更加牢固。由于“自我中心”的影响,幼儿的行为大多是从“利己”的观点出发的,这与现代社会要求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本学期,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的教育,取得了一点成效。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我们班的个别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着某些错误观念,比如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就教育孩子做事要先想着自己,这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为了孩子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克服自己的“利己”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养观。结合实际,我们利用家长园地、当面交流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我们要

4、求家长把对孩子的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请家长要以一定的行为规则约束孩子,让孩子也能时常考虑别人的需要,绝不能任其随心所欲、横行霸道。有了家长的配合,我们的教育更为有效了。二、利用角色游戏和移情训练,发展幼儿的利他行为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年幼孩子更喜欢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幼儿可以通过扮演某个角色,体验角色的内心感受,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各种角色,体验到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脱离自我这一中心,提高自我意识的水平。例如,我们在玩角色游戏“娃娃家”时,引导幼儿轮流当“爸爸”、做“妈妈”,让孩子在互换扮

5、演角色的同时,体验到自己如愿扮演角色以及大家共玩游戏时的快乐情感。同样道理,移情训练能使幼儿更好地辨别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更好地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设身处地地着想,理解他人的需要。霍夫曼曾指出,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力。角色游戏和移情训练对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是非常有效的。三、通过同伴交往,使幼儿获得角色转换能力幼儿的行为除了从父母、老师等成人那里学习模仿的以外,绝大部分是从同伴那里学的。他们通过同伴之间的交往,可以产生认知上的冲突,这样也就了解了一些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并在相互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考虑别人的需要、感受,从而克服以自我为中

6、心,养成与人平等相处、谦让、合作、互助以及共享等品质。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社会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是使儿童摆脱自我表现中心的前提。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尽量多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多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相互交流、磋商、协调。我们还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去串门,让孩子多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鼓励孩子把自己的书和玩具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看、一起玩,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与别人交往时应具有的良好品德。当孩子发生冲突时,我们鼓励孩子自己解决矛盾冲突,以发展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获得角色转换能力。四、利用艺作品进行形

7、象的教育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的,儿童学习和模仿的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故事、电视剧中的主人公。直观生动的形象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因此,为了帮助幼儿明辨是非,克服那些消极因素的影响,我们利用艺作品中的正面形象教育幼儿。如在欣赏了差一点儿 、 小羊和狼等故事以后,我们请幼儿讲讲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另外,老师、父母本身就是幼儿心目中榜样,我们对待生活、对待周围人的态度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老师之间的和谐相处、愉快合作,也有利于幼儿团结、友好等积极感情的培养。五、通过外部激励和幼儿自我强化促进利他行为的形成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方法能强化幼儿的利他行为,克服消极的行为。但在实际生活中,幼儿有时不仅依靠外部强化,还要依赖于自身的强化支持自己的行为。自我强化就是幼儿在活动前自己先设立一些行为和活动的标准,在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活动情况与这些标准对照,如果是达到标准的,就愉快、自尊、自豪、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如果达不到标准,就自责,自己对自己发火、不满。这种自我强化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幼儿的自我强化的形成也是离不开外部强化的。诚然,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利他行为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的,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强化教育,为使我们的孩子将能成为处处受欢迎的社会人,我们将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