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初探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89102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邯郸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邯郸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邯郸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邯郸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邯郸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邯郸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邯郸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初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邯郸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初探邯郸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初探邯郸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初探探究目标:知识目标:巩固、深化、 “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 “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怎样转变发展方式”的知识;进一步明确转变发展方式与全面小康目标、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的认识;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正确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走出本走进生活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了解、调查本地经济发展过程中,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关注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培养科学发展、绿色生活的环保意识。另外在共同学习的活动中,

2、体会合作探究的愉悦,学会分享与合作。教学方法:网络调查法;实践调查法;分析与归纳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小组讨论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活动设计:1、围绕经济发展方式,利用互联网查阅: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邯郸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业专业合作社等。2、设计调查表、调查自己家的农业发展状况。 (详见调查表)3、收集调查表-分组、分项目统计调查表-分析统计结果,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案。4、小组成员合作,将探究成果制成幻灯片以备堂展示。、堂交流各组的探究成果。教学步骤:教师导入:前期我们以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查阅了相关资料;

3、就我们邯郸农业的发展状况做了家庭问卷调查,之后我们有分组统计了数据,分析问题,商讨对策。今天我们一起交流、展示、分享这些成果。学生按组依次展示,教师引导、启发,并板书针对当地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表现所可采取的可行性措施。学生:第一组:人均承包土地据数字显示,人均耕地少,且不均衡,尤其涉县、武安耕地资更为匮乏。说明农业发展受资限制的现实。对此保护耕地的同时,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主要劳动力的花程度:小学、初中化程度共占 72%,高中化程度的占 22%,大专占%。表明农业劳动力的化素质有待提高。为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职业培训,培养有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第二组2006 年2008

4、 年农业年收入及原因调查表明,三年农业收入都在增长,但家庭之间存在差距。从原因看,要提高农业收入,需要继续改良品种,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提高土壤肥力,兴修农田水利,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完善惠农政策等。第三组农业种植品种调查显示存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例失衡,故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协调发展,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向结构要效益。施肥情况较好,70%的被调查农户能做到因地制宜,这是邯郸市推广网站培肥的成果。既减少了盲目施肥造成的资金和土地资的浪费,又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由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效益。第四组灌溉方式粗放,除人工挑水外,90%依然是漫灌,水资利用率不高。对策中央和

5、当地政府加大投入逐步推广喷灌、滴灌设备、技术。“秸秆使用”一项还田占 70%,焚烧、废弃造成环境污染和闲置浪费的占 30%。使用秸秆建沼气的只有 2%。说明秸秆的变废为宝有待开发推广。第五组收获农作物处理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低、产业化率有待提高。对策:农民要适应市场经济提高商品率,实行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第六组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比例是 2%。对策:国家支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宣传推广,使更多的农户入社,受益。第七组生产生活中污染的表现有:生活垃圾、牲畜粪便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等。转变发展方式过程的困难启示加大对农业资金、技术的支持投入;基层政府和村委会积极作

6、为;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等。教师:总结:针对问题,同学们归纳了可行的措施。下面我们围绕这些举措,结合对各县的走访调查,交流一下具体做法。学生争先恐后派代表走上讲台,边讲解,边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并将这些具体做法与前面总结的措施相对应,进一步体会、把握怎样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例如:素有“鸭梨之乡”的魏县,不仅将鸭梨销往国际市场,而且实施产业化经营,加工梨汁、梨干等。还利用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成安的无公害草莓、芦笋种植、一个卖一百块的艺术苹果、药材合作社等。涉县的“三珍”、大名的“三宝”,永年的蔬菜基地等。特别是临漳的沼气、邱县的循环经济,节约了资、保护了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

7、益的双赢,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途径。教师总结:同学们图并茂地展示了我们这次探究的成果,精彩纷呈。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实现全面小康。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什么样啊?被称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是中国新农村的方向。村民人均年收入 8 万,最少也资产上百万,多则上千万,家家住 400 平米的别墅,人人有轿车。这样的日子,引得一位美国游客到了华西村后不禁感慨:“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华西村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农村的美好明天,实现它,靠勤劳,靠智慧,靠奋斗,靠你们!对教学资的整合利用:以调查表为线索,将学生们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探究成果得以呈现展示。学生是主角,老师作为过程指导和幕后导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后推荐拓展学习内容:后围绕、本县、本村或自己家“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