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统计(新人教四下 好)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86133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    统计(新人教四下  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七单元    统计(新人教四下  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七单元    统计(新人教四下  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七单元    统计(新人教四下  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七单元    统计(新人教四下  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 统计(新人教四下 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 统计(新人教四下 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统计统计(新人教四下新人教四下 好好)统计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

2、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本单元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本单元内容安排如下表:第七单元 统计 第一时 教学内容:书 P108109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师:这是一幅9803 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

3、统计图吗? (师出示统计表) 9803 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989900010203 人数(万人)3468810 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 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03 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03 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 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A 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 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 师演示“9803 年

4、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 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 3 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 1 完成书中 P109 的问题解答

5、; 2 完成书中 P112 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新学案。 教学后记: 第二时 教学内容:书 P110113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 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 010 的身高,如下表 (师出示 P110 例 2 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 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 01

6、0 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 010 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 2 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 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 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 )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 11 厘米时几岁? 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猜测小明岁半时的身高。

7、 B 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 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书中 P111 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2 完成书中 P112 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完成书中 P113 练习十九第 3 小题 教学后记: 第三时 练习 教学内容:书 P114116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 完成书中 P114 的第 4 小题: A 学生先观察体温变化,交流对人体温的了解信息

8、; B 对照正常值发现信息 回答书中的个问题 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2 完成书中 P11 的第 6 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结合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价值发现。 3 完成书中 P116 练习十九第 9 小题的问题解答; 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 结合书中第 78 题的练习,开展实践活动。 前参与:1 学生提前根据书中第 78 题的练习的要求,开展调查活动;2 应用书后的练习纸,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 中交流: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交流作品 后延伸:组织学生从统计图中预测信息,提出科学建议,布置在学校走廊上。 三、作业:完成书中 P11 的第小题: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