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83062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错过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错过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错过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错过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错过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错过基础知识、练习、拓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错过基础知识、练习、拓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错过基础知识、练习、拓展错过基础知识、练习、拓展错过一、字音字形: 贻误( ) 颟顸(n) 侥幸(i) 驾驭() 硕果(shu) 斑斓(ln) 咀嚼(u) 憬悟(ng) 渊薮(su) 惆怅(hu)二、词语释义跳槽:比喻人离开原的单位贻误:错误遗留下去受到坏的影响常态:正常的状态存活:生存的意思欣慰:喜欢心安情愫:真实的情意颟顸:糊涂,不明事理憬悟:醒悟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三、学常识(1)作者简介刘心武(1942- ) ,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 、 母校留念 、 刘心武短篇小说选 ,长

2、篇小说钟鼓楼 、 风过耳 、 四牌楼等,还出版 8 卷本刘心武集 。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2)探寻背景本是一篇艺性政论,也称杂,一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它具有形象性、时评性、论辩性等特点。 明人吴纳在辨体序说中称:“杂著者何?辑诸儒先所著之杂也。而谓之杂者和?或评议古今,或祥论政教,随所著立名,而无一定之体也。”徐师曾在体明辨序说中称:“以其随事命名,不落体格,故谓之杂著。 ”冯雪峰认为:先秦诸子杂,是最好的最出色的和最本质的杂。诸子杂是我国古代杂的第一个繁荣期。在鲁迅为首的“五四”新化运动以,杂创作

3、形成了又一个高峰期,杂作为一柄锐利敏捷的思想武器,最充分地发挥了它的艺术战斗作用。近些年,杂数量增加,对杂理论的探讨也有所发展。 如陈瑞衡对杂的定义就做过新的补充,他说: “杂是一种迅速反映和积极干预社会现实和思想化问题,具有运思机智而笔法灵活、语言幽默而常带讽刺、体式多样而生动活泼、篇幅一般比较短小等特点的学作品。 ” 四、内容分析(1)题目解说“当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 ”错过其实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人是有得有失的,不必大惊小怪,而应以平常心对待。(2)结构分析错过的题目揭示了本的议论中心。全共 1 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 12 段) ,提出问题,摆出

4、事实:大小错过真不少。第二部分(第 36 段) ,分析问题,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第三部分(第 713 段) ,解决问题,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第四部分(第 141 段) ,总结全,强调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终点站。 (3)整体感知1 重点段落分析(1)的提出问题部分,作者摆出哪些事实?第 1 段,用对话的口吻,说过去一年,又错过许多。第 2 段,用一个长句举例说明”错过”的事真不少。所举事例,一为购物,二为跳槽,是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所以具有典型性。(2)作者如何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的?第 3 段是一个疑问句,第 4 段

5、是个反问句,在中紧相连用,后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了前面的困惑和不解,否定了一般人内心存在的没有”错过”的希望,语意明确肯定。第段是正面回答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的问题。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生总是有得有失,得失本是”人生常态”,人有”错过”,不值得大惊小怪。第 6 段,是对第二部分的小结, ”没错过”与”错过”是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的见证人,有了它们,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有滋有味。作者在这里用”存活”而不用”生活”,存活是生存的意思,多指生命受到威胁后生存下。第6 段不仅小结第二部分,又引出第三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3)作者是从几个层次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的第三部分分三层。第一层(第

6、 78 段):”意识到错过”与”没有意识到错过”正反对比,强调突出”意识到错过”的意义。第二层(第911 段):具体阐述如何正确对待”错过”。第 9 段分析如何正确对待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第 10 段分析如何对待机不再的”错过”。这两段也形成了正反对比,强调对不同的”错过”,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第 11 段,用设问句开头;用两个”强调速度要快;批评那种意识和行动迟缓的现象。第三层(第 1213 段):对错过要习惯它、品味它。这一层是对第三部分的小结。(4)第 141 段,运用通俗的比喻讲出了令人深思的道理,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第 14 段,把人生比作”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

7、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第1 段,作者把那些”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扬”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 ()中说:”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试结合阅读并谈谈你的看法。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所以必须”习惯”过错;错过自

8、有意义,人”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 ”“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产生”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所以必须”品味”过错。(6)找出中富含哲理的语句。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 (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

9、美好的,这样, “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作者的这段话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描写保尔柯察金在墓碑前的心理活动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目碌碌羌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

10、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 2 主题辩证地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3 写作特点(1)本是艺性政论,即杂,它符合一般议论的特点即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的结构。开头摆出“错过”现象,从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许多“错过”,怎样正确对待“错过”。在分析问题时,充满着辩证的色彩,对具体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很有说服力。结尾总结全,深化论述的中心。(2)中正反论证,相得益彰。如第三段“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充满着这样多的过错

11、”这个问题后,先用反问句进行反面论证,紧接着进行正面论证。二是对比论证。例如第 7 段和第 8 段,“没有意识到”和“能意识到自己过错”相对比,突出“意识到”的重要性。(3)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语言鲜明、生动、含蓄。具体表现在设问与反问并用;广泛使用比喻句,如最后两段;长句与短句并用。如开头第二句长达 10 字,显得语意周密,第 12 段,只用一句不长的话构成;整句与散句并用,整句如“没错过,抓住了,错过了,溜走了”结构匀称,铿锵有力。当然全仍以散句为主,这样可以灵活的表达自己观点。4 体验拓展延伸赵刚在上初三以前,一直担任班干部。升入初三以后,班上进行班干部竞选,赵刚听说初三很紧张,当班干

12、部影响学习,于是没有参加报名。事后,他看到班干部们工作得很顺心,学习也没有受到影响,面对这次“错过”,他很后悔。如果你是赵刚的好朋友,你打算怎样开导他呢?(4)后习题答案1 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所以必须习惯错过;错过自有意义,人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细微深入丰厚的情愫,所以必须品味错过。2 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最根本的追求。3 略4 略同步练习(100 分 90 分钟)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3 分)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8 分)xn( )慰 du( )入 n hn( ) un( )薮i( )幸 滞 s( ) 咀 u( ) 变 hun( )2 理解带点词语

13、的含义。 (4 分)(1)错过一般说,属于人生的常态,答:_(2)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意识到了,并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答:_3 体会下列句子的意思及写作手法。 (6 分)(1)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答:_(2)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答:_4 古人云:“悟已往之不谏,知者之可追。 ”一是“悟”,二是“追”,二者要刻不容缓,中哪一段字与古人的教诲一致呢?(分)答:_二、内语段阅读(14 分)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

14、腾的能力。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折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立于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意识到了,并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1“灵魂具备了升腾的力量”如何理解?(3 分)_2“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 (2 分)_3 第 1 段中把“真切”改为“深切”好不好?(2 分)_4 第 4 段中“既倒”改为“将倒”行不行?(2 分)_中的“错过”与“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