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生命的林子茂盛如花——评陈校长《生命的林子》课堂教学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82217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那一片生命的林子茂盛如花——评陈校长《生命的林子》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那一片生命的林子茂盛如花——评陈校长《生命的林子》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那一片生命的林子茂盛如花——评陈校长《生命的林子》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那一片生命的林子茂盛如花——评陈校长《生命的林子》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那一片生命的林子茂盛如花——评陈校长《生命的林子》课堂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那一片生命的林子茂盛如花——评陈校长《生命的林子》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一片生命的林子茂盛如花——评陈校长《生命的林子》课堂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那一片生命的林子茂盛如花那一片生命的林子茂盛如花评陈校长评陈校长生命的林子生命的林子课堂教学课堂教学fnt size=“6”那一片生命的林子茂盛如花评陈校长生命的林子堂教学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84那一片生命的林子茂盛如花评陈校长生命的林子堂教学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陈敏这次有幸在全市第六届中小学堂改革经验交流会上听取了几堂骨干教师展示的精品,应该说,我所听到的几堂都比较精彩,上教师或亲切自然,或激情洋溢,都向我们展现了骨干教师的风采。他们凭借自己扎实的语教学功底,凭借自己对教材、学生、堂的整体把握,努力在堂上实践着新程的理念,彰显着自己的教育智慧。而其中,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是鹿苑

2、小学陈卫东校长的一堂。尽管以前对陈校长并不熟悉,但我想,今天听了他的这一堂,我以后肯定能记住他这个人,也肯定能记住他上的那一片生命的林子:1、匠心独具注意学法指导大凡名家的教学,并不会像我们一般的教师一样对每句话、每个问题精雕细琢,也不会费尽心思去设计一步步的教学环节,等着堂上把学生引入这个“圈套”。他们往往在不经意之处、不留心之时,给学生带意外的收获,突然的点拨,看似平淡,却正体现了他们的匠心独具。他们所在意的并不仅仅是这一篇、这一份教学内容能给学生一些什么,而是更加重视这一能给学生带外的一些什么,他们更想追求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学完了这一以后还会用到这一堂所学到的东西,甚至

3、让他们受益终生。而陈校长的这一就有着这样一个鲜明的特点,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他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教师先出示了两组词语:(1)思忖 秀颀 芸芸众生;(2)鹤立鸡群 水深龙多。然后让学生随便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当有学生说到“芸芸众生”一词时,他问学生“芸芸”是指什么,然后在完整地理解词语意思, “思忖”、 “秀颀”两个词语也是用这样的方法,先问学生“忖”和“颀”是什么意思,再说词语的意思。而在学生说第二组词语时,他都要求学生先说词语字面上的意思,然后再说引申出的词义。然后稍作点拨:理解词语还要善于归纳方法。学生很快就归纳出:第一组可以先理解关键字的意思,再理解词

4、语意思;第二组要先理解字面意思,再联系理解它的引申含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看似不经意的巧妙设计,却令学生理解词语时受益非浅。再如他让学生说说所了解的内容,也说到了有关的方法,如借助题目、借助中的重要句子、认真阅读等等。学生在这样的堂中学到的不仅是一篇里的内容,而是有助于他们今后进行语学习的方法,在这里可以看出,教师的着眼点已不是一个堂,而是学生今后的发展,这应该也是今天所大力倡导要树立的“大语观”吧!2、勇敢提问培养质疑精神多少年,我们的堂教学一直是惟教材是从,惟教师是从。教材的内容,教师的指令,似乎都是不容质疑的,是绝对的真理,然而这都已经是过去式了。在崇尚弘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

5、新精神的今天,已经有越越多的老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创新,这对于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和进取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学贵有疑”,教师应该特别重视对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培养。在陈校长的上,我就很清楚地感受到了这种气息。陈校长不止一次地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还有什么疑问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在这一次次的询问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精神不知不觉地得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民主的堂氛围已悄然形成。而这一中最精彩的亮点是:教师在引导学生从结尾的中心句入手读懂全时,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于“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这句话的理解,并进行朗读品

6、味,然后话锋一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一些小问题?它说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但是联系前面的,讲的是什么?这句话应该怎么改才比较准确?”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想这个班的学生大概从没想到原有的也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但是在陈校长这番话的指点下,学生向质疑的勇气了,他们思维活跃,说出了许多更完善的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在句子上作上相应的修改符号,并进行小结:“学习时,我们要敢于质疑,不能过分迷信教材。 ”这样的教学,需要教者的勇气,更需要教者的智慧。这样的教学,怎不令人鼓掌叫好呢?3、扎实训练重视阅读感悟阅读、感悟,这两个词语现在说得很多,提得也很多,新标也指

7、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但是怎样才是真正的阅读感悟?才是有效的阅读感悟?可能还很难一下子说清楚。而陈校长上的这一就比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如让学生读题,第一遍学生读得很平淡,教师追问:“是这样读吗?”学生再读题,在“生命”一词上加上了重音,马上就使题读得抑扬顿挫,有了力度和韵味。再如学习重点段的时候,让学生说说另一种树有什么特点?学生联系上马上找出了“乱枝纵横”、 “树干又短又扭曲”等词语,教师请学生上黑板画

8、出,结果一开始虽然画得不挺拔,却画了好多枝叶,陈校长笑说:“这树长得还挺茂盛的嘛!”再请一生上台画,把枝叶减少了许多,也有了“乱枝纵横”的感觉,但教师又问:“树干又短又扭曲 , 短的意思画出了吗?“然后对图画再做修改,终于改得比较合理了。就是在这一次次对图画的修改中,学生对这几个词语的感悟一步步加深了。学完了重点段,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对这段的理解和感悟。先给“方丈郑重地说”中的“郑重”换个词语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用“语重心长”的语气读这一段,朗读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对的理解和感悟也加深了。陈校长的这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令我特别敬佩的是,这些教育界的前辈们都在用自己的热血书写岁月,都在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属于他们的“生命的林子”,毫无疑问,这一片林子必然会开枝散叶,绽放出特别美丽的花朵。而我现在该做的,就是追随他们的脚步,用自己的努力去栽种一片属于我自己的“生命的林子” !( 友情提醒:查找本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题目)原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