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5582163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 题 五专 题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程解读课程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 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 外交活动:中国在联合国、亚 太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 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 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 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 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 展所做出的努力。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 正常化。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 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 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简述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 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 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 就。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 活动与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 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 瓦会议;万隆会议。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 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 意义。考试大纲课程标准知 识 研 读知 识 研 读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1.1.1.“ “ “ “另起炉灶另起炉灶” ” ” ”与与“ “ “ “一边倒一边倒” ” ” ” (1 1 1 1)背景)背景 国际: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以美国为首的 和和 以苏联为首的以苏联为首的 初步形成并初步形成并 走向对峙。走向对峙。国内:新中国成立后,奉行国内: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和

3、平外交政策。资本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知 识 研 读知 识 研 读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2 2 2 2)内容)内容 “ “ “ “另起炉灶另起炉灶” ” ” ” a.a.a.a.含义: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含义: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 行建立行建立 的外交关系。的外交关系。 b.b.b.b.意义:使中国改变了意义:使中国改变了 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 起起 的外交关系。的外交关系。 “ “ “ “一边倒一边倒” ” ” ” a.a.a.a.含义: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含义: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 一

4、边。一边。 b.b.b.b.意义:使新中国在斗争中不至于处于意义:使新中国在斗争中不至于处于 的地位。的地位。 “ “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 ”:清除:清除 在华的残余势在华的残余势 力和取消在华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力和取消在华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 与主权。与主权。新的平等新的平等 半殖民地半殖民地 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 孤立无援孤立无援 帝国主义帝国主义 独立独立知 识 研 读知 识 研 读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3 3 3 3)外交成就)外交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 第一个与新中国第一个与新中国 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建立外交关系,随后

5、 、匈牙利等、匈牙利等 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1950195019501950年年2 2 2 2月,中苏两国签订月,中苏两国签订 。苏联苏联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知 识 研 读知 识 研 读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2.2.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 1 1 1)目的)目的 为争取为争取 的进一步好转。的进一步好转。 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 创创 造和平的国际环境。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国际局势国际局势 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知 识 研 读知 识 研 读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2 2 2 2)过程)过程 1

6、953195319531953年年12121212月,周恩来在会见月,周恩来在会见 代表团时首代表团时首 次提出。次提出。 195419541954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和缅甸,一致同意年,周恩来出访印度和缅甸,一致同意 以以 作为指导双边关系的基本原作为指导双边关系的基本原 则。则。 (3 3 3 3)内容:互相)内容:互相 和和 、互不、互不 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 (4 4 4 4)意义:这一原则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意义:这一原则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印度印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

7、项原则尊重主权尊重主权领土完整领土完整 和平共处和平共处基本准则基本准则知 识 研 读知 识 研 读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3.3.3.3.走向国际舞台走向国际舞台 (1 1 1 1)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 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 问题。问题。 召开:召开:1954195419541954年在年在 举行。举行。 成果:周恩来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最终达成成果:周恩来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最终达成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 。 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 参加,进参加,进 一步缓和了一步缓和了 和世界的紧张局势。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印度支那印度支那 日内

8、瓦日内瓦日内瓦协议日内瓦协议 大国身份大国身份 亚洲亚洲知 识 研 读知 识 研 读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2 2 2 2)万隆会议)万隆会议 背景:亚洲、非洲背景:亚洲、非洲 不断高涨。不断高涨。 召开:召开:1955195519551955年年4 4 4 4月,月,292929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 印度尼西亚的印度尼西亚的 举行会议。举行会议。 成果:周恩来提出成果:周恩来提出“ “ “ “求同存异求同存异” ” ” ”的方针;会议最的方针;会议最 终通过了终通过了关于促进关于促进 。 地位:是第一次没有地位:是第一次没有 国家参加的亚国家参加的亚 非国际会议。非国际会议。 意义: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意义: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及增进友好合,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及增进友好合 作的精神,被誉为作的精神,被誉为“ “ “ “ ” ” ” ”。民族解放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万隆万隆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殖民主义 万隆精神万隆精神知 识 研 读知 识 研 读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二、外交关系的突破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1.1.1.1.重返联合国重返联合国 (1 1 1 1)背景)背景 由于由于 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