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指南引领下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思考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82148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论文:指南引领下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研论文:指南引领下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研论文:指南引领下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研论文:指南引领下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研论文:指南引领下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研论文:指南引领下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论文:指南引领下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研论文:指南引领下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思考科研论文:指南引领下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思考科研论:指南引领下主题程与环境区域的思考摘要:在指南的引领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创设孩子喜欢的班级环境和区域,要以幼儿为主体与幼儿互动才能体现有效性。怎样提供可视化的、有意义的、呈现隐性和显性的教育价值。教师要确实把握好体现儿童化、程化、游戏化、有效性的原则。就必须在环境创设中以幼儿为主,内容要展示童真童趣,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兴趣需要,体现儿童参与和儿童发展的原则。这就需要创设幼儿喜欢的程主题和区域环境。主题环境与区域合理有效的互动才能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关键词:儿童化、程化、游戏性一、主题环境区域

2、体现儿童化的原则。活动室的主题区域体现了环境美、有创意、有意义。区域材料的投放,操作材料体现幼儿的年龄差异、和难易层次的递进。在开放性主题活动中的,环境创设是随着主题目标、季节等教育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变化的,教室的环境不是一层不变的,在环境创设的选题设计,资料收集,材料准备必须要体现儿童参与环境创设的价值。开学初我们和孩子们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懂得分享、学会微笑、体会关爱、学会聆听。字加图片帮助幼儿理解班级公约的涵义,用爱感受,用心的关注,用眼睛观察、用行动表现,建立良好的班规。接着根据班级主题创设了新的内容。班级大事、晴雨表、一日生活、建构师、巧手师、涂鸦墙、种植园、书香屋、美工坊、我们去过

3、的地方、汽车城等。在环境和区域、一日活动中尊重幼儿经验,追随幼儿兴趣。区域内容材料可谓丰富多彩。有美劳区:有趣的面具、绘画(自画像) 、我的小手印、益智区:万花筒、点卡排序、蔬菜水果接龙、七巧板、建构区:积木(我的家) 、雪花片(房子) 、胶粒(交通工具) 、纸盒(机器人) 。语言区:小熊长大了、暑假趣闻、故事会、我的故事、宝宝相册等。教师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积极配合观察参与幼儿的活动,耐心地倾听。让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介入幼儿游戏并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幼儿都能体验到游戏的成功与愉快。教师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

4、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幼儿在程区域和一日活动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二、主题环境区域体现游戏化原则。在主题区域活动中教师提供给幼儿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这样才有利于关注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有利于关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幼儿体验到与同伴分享的快乐,在程区域和一日活动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生活和交往经验。例如:美工区朋友树:有线描画好朋友的小手、碟片做的娃娃、好朋友盘子画。把每个孩子的小手印画在纸上。用绘画、手工等表现自己对朋友的喜爱。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等活动中,既感受到自己和小伙伴们在身体方面的成长,又感

5、受到自己和好朋友在心智、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孩子们初步学习画出人物和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通过采访好朋友的记录表,感受与同伴交往的快乐。班级区域里也放置了过程性可操作的材料,从而增进交往意识的发展。例如:语言区:根据孩子的兴趣点设计调整活动。适当进行一些内容筛选和增添。比如:大象、袋鼠、骆驼、熊猫、老虎和狮子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有探索的欲望。大象、袋鼠、骆驼、熊猫、老虎和狮子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你知道吗?脖子最长的是谁?鼻子最长的是谁?跑得最快的鸟又是谁?美工区:可爱的动物跃上纸,还有动物车、小鸡的家、森林音乐会,画面生动有趣,富有创新意识;亲子区:展示出了亲子共同探索动物奥妙的

6、小画报“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做好朋友吧!”这琳琅的动物画面、神奇的探索瞬间,增进了孩子们的情感体验,萌发了孩子们对动物的喜爱和关爱,使幼儿真切地感受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活动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环境,引导幼儿自作探索学习,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积累经验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借助的区域为载体,为主题的顺利开展和延伸提供良好的平台。教师把班级教学与主题区域相互融合,加强了区域游戏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指导。三、主题程和环境区域体现程化原则。教师在主题程和区域创设中要注重孩子的主动参与,提供孩子操作和参与的机会和空间,重视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各项认知能

7、力得到提升。在班级教学活动中,把主题程与环境共建环境和区域。把主题内容有效的渗透程中,关注孩子的兴趣点,让孩子成为程活动的小主人。教学内容与区域主题环境相融合。例如:可爱的动物主题,大家知道了常见动物的名称、特征和习性,对了解和探索动物产生兴趣。孩子和老师共同布置了“可爱的动物”,用绘画、手工等表现自己对动物的喜爱。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中,作品有折纸小鱼、绘画长颈鹿、游游去的鱼、动物乐园、动物车。动物的分类:海洋动物、鸟姿百态、农场动物、昆虫王国。注重增进孩子的情感体验,萌发对动物的喜爱和关爱,使幼儿真切地感受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家园合作:班级留言板上得到了大家的

8、互动问答。按食物不同找一找:食肉的动物有哪些?食草的动物有哪些?按生活环境区别:陆地动物、水生动物分别有哪些?还可以按蛋生动物、哺乳动物分一分?按动物行走的方式区别跑得快的、爬得慢的?还有很多动物的特殊本领、保护色等知识等待大家去发现动物们的秘密。总之:教师在指南引领下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主题环境、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能力。这些实践和观察活动是幼儿身边的,活动能激起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探索活动变得更为生动鲜活更具价值。教师扮演的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班级内外空间环境利用恰到好处,区域设置合理巧妙,利于幼儿自主活动和游戏体验,发挥互动效应和环境的育人价值。班级环境创设以幼儿为主童真童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体现儿童化程化游戏化原则,体现儿童参与性有效性发展性的原则。参考献:1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李建君区角,儿童智慧的天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44 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国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