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81727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植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植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植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植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植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一、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1 牢固树立爱国、爱校的思想,具备献身科学、探索、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品质,具有高尚的 科学职业道德、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 2 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专业知识,具有与本学科 相关的知识和科学文化修养。 3 能利用现代多种信息媒体获取所需的知识,有的放矢、高效、灵活地加以应用,解决实际 中的植物科学及其相关问题。 4 掌握植物科学的最新发展动向,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并能在知识和技术开发 方面有所创新。 5 掌握一至二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书籍、文献,并较熟练地用外文撰写科学

2、论文, 并具利用外文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6 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二、研究方向 1 1藻菌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藻菌生物学与生物工程 1) 藻类的生长发育、代谢及天然产物的鉴定、结构和功能研究 2) 菌类/菌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及活性物质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技术 3) 微生物功能、结构和分子遗传多样性的度量及其环境胁迫影响下的评价研究 2 2植物化学与天然药物植物化学与天然药物 1) 重要药用植物及其内生菌源的天然产物鉴定、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 2) 海洋生物源的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药效及构效关系 3 3植物系统生物学与植物信息学植物系统生物学与植物信息学 1) 植物形态、化学

3、和分子的系统发生及其整合的植物系统学 2) 植物生物信息的数据库建立、检索及其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 4 4植物细胞生理学与细胞工程植物细胞生理学与细胞工程 1) 植物盐胁迫下的生长生理反应、抗逆的分子机制 2) 植物细胞培养大量生产有用的天然产物 3) 重要经济植物的细胞培养、植株再生及其克隆快繁研究 5 5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1) 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生物化学基础及其基因生物学研究 2) 重要植物基因(次生代谢关键酶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其植物代谢工程研究 3) 新型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评价的研究三、招生对象三、招生对象 1报考硕士研究生者应具有

4、大学本科毕业文凭或同等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 2报考博士研究生者应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 3报考硕、博连读研究生(简称硕博连读生)应具有大学本科毕业文凭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4报考直接攻读博士的研究生(简称直博生)者应具有学士学位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四、学习年限四、学习年限 1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分阶段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者学制为 3 年;在职博士生学制一般为24 年。 2硕博连读生或直博生学制一般均为 5 年。五、课程设置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A 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 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或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在此三门

5、中任选一 门。 ) (1 分) 英语(4 学分)B 类: 现代生物学进展(3 学分) 分子生物学进展(3 学分)C 类: 现代藻菌生物学(4 学分) 植物成分分析(3 学分) 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 学分)D 类: 生化分析(2 学分) 生化分析实验(3 学分) 菌类发酵工程(2 学分) 应用真菌学(2 学分) 微生物学研究进展(2 学分) 植物信息学(2 学分) 植物生理学专题(2 学分) 植物发育生物学(2 学分) 植物细胞工程专题(2 学分) 植物次生代谢调控(2 学分) 植物基因操作专题(2 学分)(二)博士阶段 专业外语 天然产物化学 波谱分析 植物科学研究进展 糖基化工程进展

6、 植物代谢生物学及其代谢工程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必修课程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一般采取课堂讲授及讨论两种方式进行,选修课采取讨论与自学 方式为主。3六、培养方式六、培养方式采取硕士和博士分阶段培养模式、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和直博生培养模式。 1分阶段培养模式的硕士生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应完成公共课和大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鼓励研究生 第二学期进入导师的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题的文献调研,并着手选题报告;第三学 期的第十周前应完成选题报告,经硕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2分阶段培养模式的博士生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应完成大部分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并在导师

7、指导下着手 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准备开题报告,第二学期的第十周前应向全院作开题报告,经博士生指 导小组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3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博士生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年内应完成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由院学位评定委 员会组织博士生资格考试小组对申请攻读博士的硕士研究生进行资格考试,通过资格考试后, 进入博士生培养阶段,未通过资格考试的按硕士生要求进行培养。通过考试的研究生,在导师 指导下,应不迟于第五学期的第十周向全院作开题报告,经博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方可 进入博士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4直博生培养模式的博士生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在一年或最长一年半

8、内完成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 学习。在导师指导下,应不迟于第四学期的第十周向全院作开题报告,经博士生指导小组评议 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七、考核方式七、考核方式1分阶段培养模式研究生的中期考核 考核时间由院考核小组统一规定,硕士研究生不迟于第三学期的第四周;博士研究生不迟 于第二学期的第十周。基本完成了课程学习和选题工作的研究生可向院里提出接受中期考核的 申请,中期考核小组由本院植物科学或相关专业的五位专家组成,另设一名秘书。考核内容包 括:1)检查是否完成了专业培养方案所要求完成的课程学习,特别是必修课和学位课程的完 成情况,2)检查课程考试成绩、试卷难易程度、课程论文、

9、专题报告、文献综述,3)查看选 题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检查立题的科学价值、新颖性、计划的可行性等,作出选题学术水平的 客观评估,4)考察完成论文及创新的能力,5)最后由考核小组进行综合打分。2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 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博士生应在两年内完成课程学习,课程平均学习成绩在优良以上者在 第五学期的第二周以前进行博士生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包括:1)考察文献检阅的综合能力, 2)考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以专家提问为主,并补充 23 门本专业研究领域的笔试, 合格者方可转入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3直博生培养模式的中期考核 直博生的中期考核应不迟于第二学期的第十周,考核方式同分阶段培养模式博士生的中

10、期4考核。八、学位论文八、学位论文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 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要体现植物科学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论文选题要和导 师的科研任务挂钩,与国家的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 选定研究课题及课题方向、范围,并公开作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要求完成的期 限等,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计划由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并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 准后送研究生院备案。 博士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应定期作阶段性报告,并要求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

11、发表论文。 基础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至少三篇(第一作者,其中有一篇是在 SCI、EI 刊物上发表) ; 或至少二篇(第一作者,均在 SCI、EI 刊物上发表) 。应用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至少一 篇(第一作者) ,并至少有一项专利证明或经过省部级以上(含厅局)主持鉴定、验收的重要 应用研究成果(排序前三名) 。 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学位论文在答辩前需请两位在植 物学科造诣较深并发表有学术论文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外单位专家。 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独创性见解,学位论文或论文摘要在答辩前 需请 57 位责任心强、在本研究领域学科造诣深,

12、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成绩并发表高质量学 术论文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二位是外单位专家。 评阅人对论文作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九、答辩和学位授予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学校要求,由植物学或相关专业方向的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另设一名秘书。答辩委 员会负责组织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包括审阅论文、商定评价论文标准、评定论文、提出学 术评语,并最后对论文是否通过进行投票表决。同时,根据论文水平及答辩情况,对是否建议 授予学位或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投票表决。 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首先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进行审查,对论文质量、研究生阶段的科研 成果等严格把关后,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经批准,可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理学硕士或理学 博士学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