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教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81109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教案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教案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教案【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国民收入的分配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作用 税收及其特征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1社会总产品: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 ,由各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生产出的产品的总和。2社会总产值:在市场经济条下,用货币表示的社会总产品。3国民收入: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剩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4积累: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质储备的那部分。消费:国民收入中用于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的那部分。6财政:国家凭借自身拥有

2、的政治权利,强制性的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形成国家掌握的收入,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7税收: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8税收的强制性:指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9税收的无偿性:指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10税收的固定性:指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11纳税人: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增值税: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12关税:对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的货

3、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基本原理、观点1国民收入的分配原理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国民收入分配的状况还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2积累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原理在我国,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一致性表现在:积累主要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二者的对立表现在:积累代表长远利益、共同利益,消费代表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会造成消费萎缩,或消费的增长赶不上生产的增长,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

4、极性,使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受阻;而消费过多,对生产成果搞“分光吃光”,生产发展没有后劲,也不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片面的高积累、低消费,或者只看眼前,不看长远,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消费,都是有害的。3财政的巨大作用原理可以有效地调节资配置,实行资优化配置;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财政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调节社会分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原理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入

5、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影响是基础性的,所以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原理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6我国税收的性质原理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这税收,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的。税收的增长

6、主要依靠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加重企业和人民的负担。在我国国家、企业、个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的关系。税收都是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7我国税收的作用原理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以税收为手段,通过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的确定和具体的税收征管,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管的重要手段。8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原理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纳税人”意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应自觉履行。同时应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

7、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应以纳税人的高度责任感,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背景:2000 年国家实施经济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发行 1000 亿元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和教育建设、环境整治与生态环境、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并向中西地区倾斜;二是调整收入分配,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稳定增长。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职工工资。各级财政调整支出结构,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公务员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三是进一步运用税收、价格等手段,并清理某些限制

8、消费的政策和法规,鼓励投资、促进消费、增加出口。理论分析:财政支出是指国家预算支出的财政资金。通过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各种职能才得以实现。因此,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配置;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化、卫生事业的发展;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重、难点分析】1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之一。只有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才能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以及结构的优化

9、,才能既保证生产的扩大,又保证人民生活的改善,从而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我国,积累与消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积累可以扩大生产,保证供应,更大地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消费可以促进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动力,可以推动生产的扩大,为增加积累创造条。另一方面,二者之间又存在不一致,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会造成消费萎缩,或消费的增长赶不上生产的增长,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使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受阻;而消费过多,对生产成果搞“分光吃光”,生产发展没有后劲,也不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片面的高积累、低消费,或者只看眼前,不看

10、长远,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消费,都是有害的。积累的最低限是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积累的最高限是保证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在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部分的价值形式称作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相一致;消费基金必须同全社会的消费资料数量相一致。否则,要么会造成供应紧张,引起物价上涨,要么造成产品积压、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国家、企业都需要有积累,但必须充分考虑到劳动者个人的利益,使人民群众能从经济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

11、系区别: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调控发生作用。内容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

12、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联系: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在一般条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需要时间,如果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历年高考试题分析】例 1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A扩大再生产基金和生活消费基金B物质生产部门基金和非物质生

13、产部门基金国家纯收入、企业基金、劳动者个人收入D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解题思路】:这是 1999 年广东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民收入的最终用途”,试题难度较低,正确选项为 D。例 2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1 次会议通过关于个性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从 1999 年 11 月 1 日起恢复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征税。这将有利于增加国民收入 增加财政收入启动消费,拉动内需 调节个人收入A B D【解题思路】: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居民存款储蓄征收利息税意义的认识。做好组合式选择题应注意排除两类组合:一式包含错误题肢的组合;二式不包含正确题肢的组合。征收利息税,居民在银行的存款收益减少

14、,这将刺激居民将一部分储蓄流出用于投资和扩大消费,同时,国家将这部分利息税主要用于扶贫和解决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起到了调节个人收入的作用,可见。A 肢不包含,D 肢不包含,应排除掉。利息税作为一种税收,是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征收利息税无疑能够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是增加国民收入,故应选。排除掉包含错误题肢的题肢组合,这样就可准确选择出正确答案 B。【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国家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储备和保护价收购制度,对粮食市场进行吞吐调节,保护农民和消费者的权利。这一举措表明A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B财政手段是维护粮价的唯一手段运

15、用财政手段才能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D我国粮食问题并不需要通过市场调节解决2通常情况下,在财政预算中,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是因为收支平衡,表明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如果节余过多,社会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 如果财政出现赤字,一定会出现通货膨胀 收支平衡,经济结构一定会得到优化A B D3过去我们治理通货膨胀,主要运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控;现在我们治理通货紧缩,主要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拉动内需。这两种宏观调控手段的共同目标是A解决社会总供给落后于总需求的矛盾,抑制过快消费B解决社会总需求落后于总供给的矛盾,控制经济过热增长实现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D扩大国

16、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增长4国民收入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全部产品 社会总产品扣除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后剩余的部分 社会总产值减去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A B D李某承包了一家工厂,他采取销售收入不记帐,把销售收入作集资款入帐等手法,不纳税,用这部分钱作为企业的流动资金,投入生产。李某的行为属于A偷税 B骗税 欠税 D抗税6后经群众举报,人民检察院经过缜密侦查,一举破案,对李某依法提起公诉,李某可能会受到如下法律处罚追缴税款 处以罚金 刑事处罚 取消承包资格A B D7由这事,我们应得到以下启示税收具有强制性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每个公民都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