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孩子们动手的天地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80762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课——孩子们动手的天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术课——孩子们动手的天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术课——孩子们动手的天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术课——孩子们动手的天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术课——孩子们动手的天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课——孩子们动手的天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课——孩子们动手的天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课美术课孩子们动手的天地孩子们动手的天地美术孩子们动手的天地在新改的指导下,现在小学手工不仅注重程的基础性,更注重程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开放性。通过教学,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还要使他们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教学中,手工教学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大。而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这一部分为“做”而设计的内容普遍更受孩子们的欢迎。这个现象不是偶然的,四年级的孩子虽然年级小,心智还不成熟,但他们已经学会了初步的观察和对简单的事物进行比较。年龄小的孩子比较好动,这是他们的天性,是他们心理和生理的一种需要,而手工是他们能够放开“动”的少数程之一,平时上不允许的一些剪剪贴贴、敲敲打打

2、的动作,在手工上都能够尽情的去做,有时还会因此得到表扬,所以相较于“画”或者别的上的“听”和“写”,“做”的过程有着更多的乐趣与趣味,这怎么能让他们不喜欢呢!以下就是我对低年级手工教学的一些想法。一、在构思中发挥想象现在的美术教学,教师的职责不是把知识传授给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想象、去创新。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媒介,活跃在孩子和知识之间,成为一个引导的人、组织的人。 手工制作之前需要孩子们先构思,也就是先要考虑这手工作品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用什么材料等等。在幼儿阶段,孩子要做什么,大人们都会帮助他们去构思,这种帮助基本上是一种包办。到了小学阶段,老师要做的不是帮他们构思,而是帮他们划一个要构思的

3、“范围”,接着引导他们在这个大范围内尽可能的发挥想象进行思考。那么如何启发他们去构思、去想象呢?我觉得示范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让孩子提高水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要让孩子站在高起点上。老师的示范做得好,孩子作品的质量也会相应的高起。我在上童话城堡时,先让孩子们欣赏了各种城堡,然后示范拼贴了一个造型比较丰富的,在同学们欣赏分析后,接着问道:“你还能贴出什么不一样的呢?”孩子们纷纷剪了些图形试拼,因为先前已经有了视觉上的体验,孩子在拼贴时比较有谱,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尝试、自由发挥。即使有时贴坏了也不见你去批评他,胆子自然就大起,渐渐的就会有一些构思独特的或是想法大胆的作品出现。这时可以把它们

4、拿出重点欣赏,其他孩子的创新思维也会相应被激发起,顿时思如泉涌,为接着的制作打下很好的基础。二、在制作中不断学习1、学会互助合作手工制作的过程就是把孩子的构思和想象变成实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有时孩子们还没有做完,下铃声就响了。这个现象如果长久的出现,对孩子各种能力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它不仅有碍于学生的制作技能、制作速度的提高,还会对双手协调能力的提高造成阻碍。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可以使自己的堂教学更加严谨和积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这些方法之外,还可以让孩子们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个作品。合作可以使孩子接触到以后踏上社会所需的各种技能:在上蔬果的童话这一时,我让孩子四人组成一小组

5、,合作制作一个“蔬果变身乐园”。孩子们前选好了一个组长,先是由组长分工指定哪个小伙伴干什么,然后根据分工动起手,有的负责剪、有的负责贴、有的负责排版、有的负责出主意,井然有序。人多力量大,还没到下孩子们就把一组组完成的作品放到了我的眼前。合作可以使孩子忘却胆怯,大胆的把自己的见解说给伙伴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通过最初级的分工合作,他们可以体会到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还可以把没带齐材料的孩子和材料带齐的孩子分在一起,互帮互助,让他们体验到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通过手工制作,孩子们初步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快乐,通过时间的累计,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2、养成良好的习惯

6、小学阶段的手工通常是运用一些简单的材料,让学生用做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并学会本学科的学科知识。而这个“做”的过程也是学生养成一系列良好习惯的过程。(1)手工的材料虽然简单,但有时需要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构思收集自己需要的材料。像钓鱼这一要求孩子为钓鱼游戏贡献一条美丽的鱼,而鱼的制作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的材料也很多。通过分析,孩子们自己制定了做鱼的方案,想好了要用哪些材料制作,再利用余时间自己去收集。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孩子勤于动脑和勤于动手的习惯,也提高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制作时效果更是明显:如果孩子光动脑不动手,他的奇妙构思就不能成形;如果光动手不动脑,就等同于蛮干,做出到作品一定差强人意。所以

7、只有手、脑结合才能做出使自己满意的作品。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大部分区域得到锻炼,当勤于动脑和勤于动手成为一种习惯,还会愁自己的双手或是脑子不灵活吗?(2)学生刚开始上手工时,班主任会感到很头痛,因为教室的垃圾又会一下子增加不少,墙角、桌边到处都是。所以上时我经常要提醒孩子们:“不要把废弃物随便乱扔!”或者是:“一些剪过的彩纸如果还可以再利用就要收好”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养成了不乱扔垃圾和不浪费纸张的习惯。现在不用我提醒,他们都会把要扔掉的废纸收在桌子的一角,等到下再统一扔进垃圾筒里。我还经常教育孩子收集一些可利用的资,因为一些手工的内容就是教孩子怎么变废为宝。孩子们可以用一些废弃物进行创造

8、,做成独特的艺术品。三、在评价中得到提升判定作品的好坏并不是评价的终极目标,手工制作的关键在于整个的过程。而最终的评价是要孩子们相互找出作品的闪光点和有待改进之处。通过评价,孩子的语言可以变得越越优美,条理也越越清晰。而大量的作品更会使他们的审美观得到提高。最终的评价对孩子们的再创作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那是身边的同学的作品,不像艺术家的作品那么“高不可攀”。 “既然他能做出,我为什么不能?我一定要做个比他更好的!”这样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鼓舞着孩子们,让他们的创作欲望再次被激发,就更有信心创作一个有自己个性的作品了。总之,美术手工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完善,我也将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