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发展机遇有哪些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580149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大内需,发展机遇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扩大内需,发展机遇有哪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扩大内需,发展机遇有哪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扩大内需,发展机遇有哪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扩大内需,发展机遇有哪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扩大内需,发展机遇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大内需,发展机遇有哪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扩大内需,哪些发展机遇不可错过?新年伊始,依然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像入冬以来的北半球气候一样,寒气 袭人。严寒中,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前行的动力将来自何方?其实,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为今年全国经济 工作定下了基调,扩大内需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业内人士指 出,这是低迷而复杂的国际环境使然,也是我国经济经过 30 多年的高速发展进 入一个平稳发展期后自身的内在要求,靠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增长方式将是我 国未来一项长期的国策。那么,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在扩大内需政策的 鼓励下,该如何抓住机遇,在满足市场需要,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其转化为 行业发展

2、的内在动力? 战略基点落在扩内需 2012 年,在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前行的“三驾马车”(即投资、出口和刺激 国内消费)中,出口的动力减弱迹象显而易见,出口形势一片严峻;而低端产 品产能严重过剩,也抑制了部分企业的投资冲动。在此情形下,着力扩大内需, 特别是靠提高民众的消费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切实可行的 经济可持续增长方式。中国人民银行党校副校长、研究员许健表示,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 主要问题就是过分依赖投资,加上欧美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的出口贸易肯定会 受到影响,因此依靠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是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现实选择。但事实上,近些年国内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偏弱,这一现

3、象直接 造成内需不足。对此,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认为,要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 增长,就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特别是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江苏省是依靠外向型经济发展起来的化工大省,国际金融局势的复杂性, 让江苏的许多以出口为主中小型化工企业遭遇重创。江苏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刘 兴远认为,外需低迷,倒逼江苏经济发展加快转向以内需尤其是以消费主导的 新阶段。只有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上的嬗变,江苏的经济才能在稳增长的同 时不断提升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事实上,扩大内需与投资拉动是密不可分的。刘兴远指出,消费的作用是 基础性的,而投资的作用是关键性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比较平稳,是推 动经

4、济发展的持久动力,长期看是基础,只有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有效改善需 求结构,冲破整体有效需求不足的瓶颈;而方向正确的投资见效快、关联度大, 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直接拉动作用,短期内是确保稳增长的关键。但今后的 投资要更加科学,选准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突出抓好重大产业项目、重 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切忌投资冲动、重复建设。 培育产品的消费市场,企业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图为展会上,一家参展商打出 醒目的“环保高效的涂料解决方案”标语吸引参观者。(CFP 供图) 城镇化带来强劲动力 在扩大内需的诸多项目中,毫无疑问,推进新型城镇化无疑成为未来十几 年扩大内需战略中最为耀眼的明星。2012 年

5、 8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2011 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 51.27%。这只相当于美国 20 世纪初的水平,我国城镇化的潜力巨大。有学者认 为,未来 10 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 4 亿左右,能够增加 40 万亿元的投资 需求。这将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基础原材料的石油和化工行业带来新的发展 机遇。根据中银国际的研究测算,新型城镇化进程在未来的 10 年中,每年将新增2.5 亿平方米的住宅需求。在此基础上,预计 2020 年我国的住房总需求可达 14.6 亿平方米,相对于目前 10 亿平方米的住宅成交面积而言,房地产市场规模还有 46%左右的增长空间。房地产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国内

6、市场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 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无疑为石油和化工行业孕育了巨大的发展 空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表示,我国要实现数亿人口的城镇 化,蕴藏了世界上最大的内需潜力。石油和化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能源、基 础原材料的支柱产业,持续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型城镇化对石油和化工 产品,特别是对高端、专用化学品的需求将在较长时期保持快速增长,为石油 和化学工业创造了新的更大的市场空间,为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 的选择。首先,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保障能源的安全供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012 年 10 月 24 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称

7、, 虽然近几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较快,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 57%,但我国 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仅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 1/3。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能源消费还将大幅增长,对石油和化工行业来说既是 挑战也是机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高碳能源低碳发展,加快开发太阳能、风 能、生物质能、核电等新型绿色能源以及非常规天然气等,实现能源的多元化 等将是石油和化工行业肩负的重任之一。其次,在城镇化建设中,商品房与保障房的需求将稳步增长,进而推升了 塑料建材、涂料和玻璃等基础材料的市场增量。目前塑料塑料门窗在我国门窗 市场上占有率已经达到了 50%,随着建筑节能要求提高,塑料塑料门窗

8、的比例 还会进一步增长;塑料管材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预测,“十二五”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对于塑料管 道的年需求量达到 400 万吨,其中市政工程 300 万吨,房屋建设 100 万吨;建 筑涂料是涂料中比重最大的品种,中国涂料工业协会预测,未来 20 年之内建筑 涂料将是涂料行业最大、最重要的市场。毫无疑问,城镇化将是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将形成新的强大的 经济增长动力,在它的带动下,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发展也会获得新的动力。 为多途径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日前,山东金沂蒙生态肥业有限公司组织农化服 务人员到乡村、集市、田间地头宣传产品常识,免费测

9、土配方,推介优质农资, 引领农民消费。(本报记者 谢忠设 摄)高品质满足内需增长 扩内需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今后的发展打开广阔的空间,然而行业对于 扩内需的认识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地满足低层次的需求上。不少业内人士指出,经过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收入有了明显提升, 扩大内需也有了新的内涵,百姓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的基本生活需求, 穿得更体面、吃得更健康、住得更舒适、行得更顺畅的小康生活成为中国广大 民众新的追求。与此同时,城镇化也有更大的外延和更多的内涵,高水平、高 质量基础设施、住房、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无疑不赋予城镇化更新的理念。 要想分享扩内需的盛宴,石油和化学工业还需要

10、确立新的发展战略。“2012 年塑料管道行业的形势还不错,产量增长会在 10%左右,这主要得 益于市政建设和城镇化带来的市场需求。2013 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塑料管道 的增长态势还会继续。”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委会秘书长王占杰 告诉记者,“城镇化过程中的市政建设是最主要的增长动力,在城市防洪防涝、 污水处理、雨水综合利用等工程上国家将会有更多投入;农业的集约化和现代 化对农田水利建设也起到推动作用,农用塑料管材的用量也会有所增长。”与此同时,王占杰还谈到,从市场反映的情况看,在销量增长的同时,无 论是生产厂家还是下游用户对塑料管道质量的关注度明显提高。这一点让王占杰感到十分的欣慰:

11、“行业的健康发展除了速度和数量,更离不开质量的保障。 ”在满足内需的过程中更多关注产品质量的不仅仅是塑料管道行业,化工行 业中的无机盐、化肥、涂料、染料、有机硅等行业也纷纷将提升产品的质量作 为行业的重点工作。2013 年被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确立为转型年,该公司 董事长刘兴旭表示:“化肥的应用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但关键是如何将这 一标志做到最科学化。心连心选择的是高效肥路径,做好质量效益这篇大 文章是化肥企业今后最终的生存之路,2013 年心连心将把发展立足点放在提高 质量和效益上。”除了传统的化工行业,精细化工和新材料行业的发展空间更是离不开高品 质产品的开发和供给。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

12、公司董事长李世江对此体会颇深: 卫星上天要做到万无一失,关键零部件的选择过程十分严格,高端精细化学品 的开发也不例外。多氟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正是借鉴了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才使得无水氟化铝新技术和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具有了世界先进水平。由于绝大数的精细化工产品和新材料是用来满足高端需求和新的应用领域 的,太阳能、电动汽车、生物医药、海水淡化、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其中 任何一个领域都容不得半点伪劣。在需求扩大的领域中,产品的品质不仅仅是 一块简单的敲门砖,更像是一把掘金铲,只有这把铲子的质量过硬了,才能开 拓出更广阔的空间。 加大投资,促进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湖北三 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 50 亿元、年产 20 万吨己内酰胺一期工程建设正按预 定目标顺利推进,预计 2013 年 6 月试车投产。图为寒冬里火热的施工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