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7957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谈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谈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谈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谈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谈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谈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 我国近年出现了越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反映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无法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我国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不足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摆在各大高校面前的一大难题。 关键字 : 大学生 高等教育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一、 我国高等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的入学门槛越越低,在繁华的表面,大学生的质量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 说过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2、,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 ” 虽然国家现在大力鼓励创新,我国大部分学校依然跳不出传统的教育模式,暂且不说义务教育阶段的种种不足,在我们的高等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多数老师还是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知识,学校重视理论而非应用,重视成绩而非技能,培养出的是理论知识有余而应用技能不足的大学毕业生。这样的大学生毕业后出到社会往往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大量的快速补习班、岗前培训班,以供那些能力不足的人回炉重炼。 因此,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呼声越越高。 “在大学里,想象力和创造力缺席,只剩循规蹈矩和墨守成规。 ” 1 这或许是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最真实写照。我国的学术环境也有着一股不正之风

3、,学术抄袭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二、我们学校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学校,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堂上,老师的授方式和演讲中散发出的个人魅力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这门程的喜欢程度,也是能否吸引学生认真听、能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 。但是有很大的一部分老师上时依然是照本宣科,没能通过多种方式讲述内容,没有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有点绝对化和教条化。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固化,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老师不仅应该讲解知识,还应该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学生的疑惑。但在我们学校的堂上往往会出现老师和学生各自各精彩的

4、情景:老师在讲台是口若悬河地说得吐沫横飞 ,而下面的学生却多数在睡觉、玩手机。也有一些老师想改变这种状况,激情洋溢地讲了一节,然后问道:“大家有什么问题要提问的吗?”结果一眼望去却是黑黑的一片,只能看到头发,那些睡觉的还在睡觉,原那些听的这个时候往往也都低着头了。尝试了几次后,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这些老师最终往往都会放弃了。没有问题的同学有三种:一是那部分睡觉、没听的同学不会有问题;二是听了却只是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会自己思考的同学,他们不会提出自己的问题;第三种是听了,思考了,有问题了,却碍于面子等问题而不敢提出,哪怕是自己敢肯定老师的讲解有错误也不会提出。不幸的是,第二第三种同学普遍

5、存在,他们怕出错,怕被嘲笑,于是他们不敢问为什么,不敢创新,不敢提出与多数人不同的观点。 “这就是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深谙中庸之道,够沉稳!”3 实践是为了能够在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而在一些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训上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老师一般都会写出完成实训的详细步骤,留给我们自己思考、探索的空间不多。如果只是对老师的模仿和随从,我们就很难在实训的过程中中发现问题,因为照着老师的步骤一步步做就不会出错;我们也很难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因为很多步骤不需要去考虑为什么需要这样做。 三、 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每年都会在教育方面方面投入大量的资,其回报不仅仅体

6、现在世界著名大学的排名和学术研究论的发表数量上,还在美国发达的经济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下面就以布朗大学4为例研究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布朗大学,所有的规定和程设置都是以能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根本的依据。在这里实行的是开放式程,也就是你所学的程大部分都是与你感兴趣的专业相关的程,具体是哪些的程则是由你决定,必修只占很少的比例,遵循着“少即多”的原则(这与国内的情况刚好相反) 。在你做决定选修哪门之前,你可以先去旁听,如果你对程内容和教授都满意,那你就可以做决定了。这样的选规则可以最大程度上让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高教学

7、质量的基本保证。 在国外,学校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见习模式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习中可以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产学合作模式也被很多有实力的高校采用,高校的科研成果可以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合作教育模式则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可以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平台:而社区服务模式更是得到了学校和社区的大力支持,社区可以获得免费的服务,学生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沟通交流能力。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 我们学校教学的问题的存在不仅仅是教育制度和老师的教育方法的问题,同时也有学生等方面的问题,这不是把国外的教育模式生搬硬套进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可以批判地吸收国

8、外高校培育人才的经验,改变学校一些不合理的制度,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 作为一所专科院校,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必修程不可能太少,但可以适当增加选修数量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且在选修前鼓励学生到堂内旁听。 (二) 增加实训的次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三) 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堂讨论的积极性。调整堂时间的安排,减少讲解的时间,给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更多交流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和自主思考的机会。 (四) 以案例、实际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老师在教学设置时,应该把学习的背景从堂迁移到生活中。这样能让学生更

9、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作用,教学方式也更有实践性。 (五) 多一些按小组分配学习任务。伟大的创造往往离不开团队的合作,通过团队合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同学间的友谊,增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六) 尊重创意,奖励创新。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同,创意才能延续;只有得到资金的支持,创新才能不断。 (七) 鼓励学生参加义务活动。在收获实践经验的同时,义务活动也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人格的过程。 (八) 考核方式多样化。人才没有统一的定义,考核也不应该有唯一的标准! 总结 社会的激烈竞争要求我们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理论教学

10、模式,只有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符合不断变化的社会的需求。因此,如何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的题。而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更应该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虽然创新意味着可能会犯错,实践意味着可能会失败,但那又如何?正如我们对于青春的选择:不求无过,但求无愧! 【参考献】 【1】 大学生2011 年第 9 期下 张盖伦 别上大学,它教不了你什么 【2】问卷星 20111222 88888p 我国高等教育状况调查 sup 【3】 大学生2011 年第 6 期上 王钟的 致稳重学生的一封信【4】 留学生2011 年第 11 期 姜晓航 做自己教育的主人解读布朗大学 【】 科学教育 200 年 2 月第 2l 卷第 1 期 傅维利,陈静静 国外高校学生实 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自我批评 我曾经在堂上就官场腐败的问题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如果官员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小贪可以容忍。在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后,我终于认识到这种享受主义和特权思想是一种封建的、腐朽的思想,是滋生腐败的根,而腐败则必然会导致政党的变质,国家的衰落,最后会致使政权的丧失!因此,我们必须划清权力与腐败的界限,不容模糊! 特此做出自我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