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不用学步车,宝宝走起来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75018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儿心得-不用学步车,宝宝走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育儿心得-不用学步车,宝宝走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育儿心得-不用学步车,宝宝走起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育儿心得-不用学步车,宝宝走起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育儿心得-不用学步车,宝宝走起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育儿心得-不用学步车,宝宝走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儿心得-不用学步车,宝宝走起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儿心得育儿心得:不用学步车,宝宝走起来不用学步车,宝宝走起来育儿心得:不用学步车,宝宝走起小彬彬的爬行、站立、走路也许不是所有孩子们里面很早的,但都是小彬彬自己摸索着完成的,每一步成长的地基都相当坚实牢固,他走的弯路很少,因为我对他的帮助很少。先说说爬行吧。确实有的孩子天生就不会爬行,最后就直接走路了,也挺稳当的,甚至可能还挺早就学会走了。但天生不会爬行的孩子其实还是少数的,多数到了月龄不会爬不乐意爬或者爬姿不正确的,都是因为在爬行初期或更早被人为干扰了,而被迫进入了下一个发育敏感期:站立或行走。她们一般有同样的经历,每天被大人抱着到处溜达的时间大过独立坐着玩耍的时间、过早的接触习惯了站立的

2、姿势、想拿到的东西第一时间被送到眼前、或者被大人用各种奇怪的方式“训练”了爬行产生了厌烦的心理等等。我朋友家的孩子从月子里每天睡觉的时间很少,迫于无奈家里人只能每天轮流抱着他在屋里行走,慢慢长大他很享受于借助着大人的腿到处溜达、观赏各种物品乐在其中。后,很自然的他也过早的接触了站立,虽然他在差不多 6 个月的时候就能椅着墙壁或者床很稳当的站立,但他错过了爬行敏感期,完全不会爬行,自己独立走路的时间也比很多孩子要晚很多,他的妈妈用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要扶着他到处走,很辛苦。相比之下,小彬彬从个月第 3 周开始爬行直到 11 个月零一周可以完全独立行走,走路的技能发展速度很快,在这之前我也没有付出过

3、很辛苦的“帮忙”。我不敢说这是爬行的好处,我只能说有了爬行的锻炼能使孩子的平衡能力得到更全面的锻炼,有利于以后相关平衡和协调能力的各种技能和活动的发展,比如走路、秋千、滑梯运动、球类运动等等。关于爬行,很多妈妈都说宝宝怎么不会爬啊,怎么办啊。我想说,爬行,其实是挺累的事情。不信你自己在家里爬上一圈,是不是比走上一圈要气喘吁吁呢?因为爬行需要使用的肌肉量比行走要多很多了。首先腿部的力量要够,其次是腰背肌力量,最后是手臂的力量。这样宝宝才可以完全支撑起身体爬行。 再说站立。小彬彬差不多到 8 个月的时候,第一次被妈妈发现自己扶着小床站起。那是小彬彬刚从妈妈老家回,在吉林的时候,由于没有小床,妈妈也

4、不知道小彬彬已经有这个能力了。小彬彬突然就扶着小床起,并且竟然可以慢慢的挪着步子在小床里一圈一圈的走。妈妈好像发现的新大陆一样看着小彬彬突然展现出的能力。而小彬彬似乎也对他的这个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好奇,这样的一种视野和角度对他说很新鲜很有趣他一次又一次站了起走,然后又坐下,反复实验,很专注很严肃的样子,而妈妈在一边静静的观察他,心里早已乐开了花。但此时的小彬彬每天还是以四肢着地爬行为主,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自己去拿他想拿到的任何东西。我们所做的就是每天把地板擦亮,因为他要用双手着地出入于所有房间,所有我们能去的地方他也都可以去,没有任何限制,我很少把他局限于地垫那仅仅几平方米的地方。彬彬虽然很小

5、,但已经表现得非常聪明,他可以自己想办法去应付很多难题。比如,我发现有时候他在地板上爬行的时候只用一个膝盖着地,另一条腿用脚着地,开始我非常不解。有一次我好奇的也和他一起在地板上爬行,才发现当两只膝盖同时着地承受全身压力的时候,会有些疼痛,如果变换成小彬彬的姿势就会轻松很多。最后说行走。小彬彬自己学会站立以后,就自然进入下一步发育,行走。他起初是扶着沙发或者椅子站起左右挪步,在沙发和椅子之间不能衔接的部分,还是以爬行通过。那个时候,很多人会问,彬彬能走了吗?买学步车了么?有时候出去玩也会有妈妈说别的宝宝在学步车里怎样怎样乖,怎样怎样会走路,我经常是一笑置之。存在既有一定的道理,既然发明了学步车

6、,说明学步车或许有他的好处,只是在我个人的育儿理念里,我不觉得学步车有什么好。我不能和别人说你家的孩子用学步车不好啊,这样还挺招人烦的哈?这篇日志是我早就写了一半的了。那时候小彬彬还没有完全学会靠自己的能力行走,所以我没有发言权,可现在小彬彬已经靠自己的能力学会了行走,所以我现在对这篇日志改动后发布了。这是我的经验,也是记录小彬彬学会行走的全过程。在小彬彬自己有能力行走之前,我所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着彬彬自己乐意迈出第一步。在小彬彬有意识迈步之前,出去玩我们都是用车推着他,有时候让他扶着椅子站着玩会儿,他会扶着椅子,茶几,沙发慢慢的挪着步子走路,离开了这些物体,小彬彬就自然的改为爬行,而我们也

7、从不会逼着他、驾着他学步,他也不会哭闹着要求我们去那样“帮助”他,而且我们更没使用过学步车、助步带等工具。不少邻居也劝过我们“帮”孩子练习一下,说学步车和助步工具很好用,孩子一上去就会迈步了。我对于这样的建议都是一笑,说声谢谢,毕竟人家都是出于好心。就这样差不多到了彬彬 10 个月左右的样子,彬彬开始不满足于自己扶着东西走,他开始要求有我们的辅助,行走着去他想去的地方。而这各阶段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姑姥和奶奶用一条围巾搭在彬彬胸前辅助着他,妈妈的体力比较好,所以妈妈会拉着他的手行走(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很多人为了省力,大人不弯腰,而让宝宝举着两个小手,拉着他走路。当然,这样也可以帮助宝宝控制平

8、衡,但是这样不是人类正确的走路姿势,这是猩猩正确的走路姿势啊。所以我拉着他的小手自然垂下,重心放低,让他借着我的力量掌握平衡学习走路。这样大人会比较累,但是对于宝宝学习走路是好的。 )从开始迈步到正式脱离我们的牵引,大约用了 1 个月左右的时间,彬彬就在家里自己走起了,虽然那个时候他还不能控制的特别好,有时候都不能走完全的直线,但他很少摔跤,即使摔倒也是可以自己稍微控制一下,一般都可以屁股着地,从没有磕着过头。从此以后,小彬彬就越走越稳,不但追上了同龄孩子的走路速度,甚至超过了他们,比他们走的要稳当得多。学步车、助步工具的坏处:这些工具我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也许他们发明的时候没有想过使用它的弊端

9、,再或者一定是没有经过可行性实验的。我不否认发明者的初衷是好的,他们解放了劳动力,让看护者轻松起。但使用了学步车和助步工具所给孩子行走遗留下的严重后果,只有孩子自己知道,也只能靠孩子自己用更久的时间去更正。先说说学步车,用过学步车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坐在里面用脚尖轻轻点地就能让车子滑动,尤其是地板、瓷砖这样相对光滑的表面,速度甚至超过了大人走路,有的孩子使用熟练以后坐上学步车犹如开上了法拉利一样潇洒,能从 A 点瞬间移动至 B 点,转弯都不用刹车。 。 。有些父母甚至窃喜孩子开车非常娴熟,既解放了看护者,又让孩子快乐无比,殊不知这给以后学习走路留下了祸端。长期使用学步车的孩子,不管会不会爬行,都

10、有可能表现出用脚尖点地走路,没走稳就开始跑,东闯西撞,摔倒的时候大头直接着地没有任何缓冲的意识等。这些都是学步车惹的祸,孩子要更长的时间、摔更多的跤慢慢更正自己错误的走路姿态和用力方式,延迟的原本正常学习走路的时间。有些父母说孩子一走路孩子是脚尖走路的,大家觉得那样很正常没什么,慢慢就好了。其实,那不是正常的。那是因为孩子还没有真正准备好走路,腰部和腿部的肌肉和神经还没有发育完全就被人为的驾起或者用学步车或者宝宝跳跳让孩子以站立的形态接触地面,他们觉得站立很好玩很刺激但大脑不能对身体完全控制,在心理上有些恐惧,就会自主或者不自主的踮起脚尖。小彬彬从两腿着地站立的第一天起就是全脚掌着地,没有出现

11、过类似情况。再说说助步工具,就是那种系在胸前靠拉扯孩子前胸帮助孩子走路的东西,这样的方式还有一种是多数老一辈人怕孩子摔跤就用力拉扯孩子。当孩子开始会走路的时候,非常好奇也会非常小心,她们每迈出一步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谨慎的多,而我们总是放不开自己的手,总是在任何时候以帮助为名干扰了她们。当你用力拉扯她们的时候,她们会本能的想摆脱你,会用更大的力气向前冲,她们想甩开助步工具甩开你们的手自己走!可你们就是不让!在某种意义上讲,她们从没有自己走过,每迈出一步,都不是正确走路的姿态和力度。她们看似在你们的帮助下走的很稳很早,实际上她们根本没有自己走过,是一种被架起的假性行走,只是一种被动的迈步而已。小彬

12、彬也曾经使用过围巾当做这种助力。但经人指点过后,很快就过度到妈妈牵手放低重心的助力方式了。很多专家都肯定了爬行的重要性,但他们很少有人仔仔细细的告诉妈妈们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无障碍的学习爬行。孩子过了爬行年龄你去医院问大夫:为什么我的孩子不会爬?大夫会告诉你很多办法回去教、让孩子模仿等等,但多数是无用的,因为多数孩子已经基本丧失了爬行的欲望, “教”只能让他们更厌烦!让大人的身心疲惫!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建议要么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摸索,你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就拿小彬彬说吧,小彬彬的爬行能力是我逼出的。他在地垫上玩的时候,已经表现出想要爬行的欲望,他想要爬到喜欢的玩具旁边。这时候如果你立刻明了了他

13、的意思,把玩具拿到他面前,是不是就错失了让他动脑筋的机会了呢?我不管他,让他自己想办法爬到玩具旁边,几次下彬彬就自己学会了爬行。所以说,这是我逼出的。不要小看了宝宝的智慧,虽然只有个多月,但他会自己动脑筋,怎样手脚并用的爬到喜欢的玩具旁边。而即便有的真的错过了爬行也不会再错过行走的敏感期,让错不再延续。就算真的不会爬也不代表孩子的智力有什么问题,大可不必为此纠结懊恼。你们觉得孩子从开始迈步到独立行走要需要很长的训练时间?错了!大错特错了!只要你懂得尊重每个孩子自己发育的曲线,耐心等待他完全发育成熟并独立完成自己每一次的探索,他会很快掌握该掌握的一切,并不需要你的任何帮助,你要做的就是坚定的放开你的手,谢谢。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没有借助过任何助步工具也从四肢着地变成直立行走,这足以说明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相信我说的,总要相信历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