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古诗词之我见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74621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诵读经典古诗词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诵读经典古诗词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诵读经典古诗词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诵读经典古诗词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诵读经典古诗词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诵读经典古诗词之我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诵读经典古诗词之我见诵读经典古诗词之我见诵读经典古诗词之我见 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灿若繁星,是我国学史上的瑰宝。千百年,经典古诗感染、熏陶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古诗词名句都说明了诵读经典古诗的重要性。如今,语新标也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在指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词时努力做到让学生喜欢诵读古诗词,爱上古诗词。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尝试收到了实效。一、精挑细选,循序渐进。 中华化博大精深,优美的诗词不胜枚举,然而小学阶段时间却十分有限,小学生的

2、年龄特点又决定着他们的欣赏水平有限。为了让学生在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积累更多的古诗词,我从所教年级是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挑选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古诗词让学生诵读、积累,比如:示儿 小池 蒹葭 硕鼠 短歌行 乌衣巷 念奴娇赤壁怀古 书愤 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经典古诗词的兴趣,也为他们在中学的古诗词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虽说学习古诗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但是由于中国古典诗词内精炼含蓄,意存高远,而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如果要求小学生学古诗词时逐字逐句分析,学一句理解一句以达到对古诗的深刻理解是不科学的,势

3、必加重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我十分赞同引导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时采用不求甚解、轻松愉快的教育方式,不要求小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深刻含义,获得人生的真谛,而是要让学生利用小学这个记忆的黄金时期,多积累一些我国传统化中的精华,以备在将漫长的人生过程中慢慢领悟,从而不断地获得人熏陶和滋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朝的大学家苏轼有诗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知之”。的确如此,很多作品的内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靠读诵者自己的反复吟诵品味,才能获得各自不同的感受,不可“一刀切”。所以我在指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词时允许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生吞活剥,不求甚解,采取多鼓励,多表扬,不强求,不批评的方式

4、,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愉悦地诵读,从而获得诵读古诗词的乐趣。三、持之以恒,博闻强记。要让学生们喜欢上诵读经典古诗词,要在时间上有保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把每天每节语的前五分钟定为每日一诵时间,还充分利用下午第一节前、班队活动、双休日和寒暑假等时间引导学生诵读积累古诗词。另外,我也特别讲究诵读的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经常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巧背古诗词,如师生共背、同座互背、亲子诵读、小组赛背、背诵接龙、你问我答、分段记忆、联想记忆、情境记忆等等,这些形式不但灵活而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也实现了“量”

5、的积累,而学生们掌握的这些科学、高效的记忆方法更让他们终生受益。四、聚沙成塔,厚积薄发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习和诵读古诗词,我的学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我的一节语公开上,听老师被学生们专注地诵读李白、苏轼和刘禹锡等古代名人的诗词所吸引;学生们在自己的作中尝试着运用自己积累到的经典古诗词,描写春天的作学生会用上”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某人勤奋好学时会用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描写母爱的伟大时会用上“悠

6、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 ”这些古诗词使得学生们的作更“出彩”,他们的写作兴趣也更浓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天涯何处无芳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精美的诗句在学生的毕业留言簿上和写给我的贺卡上频频出现,不但令人感动和难以忘怀,更显示出诵读经典古诗词给学生们带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总之, “诵读经典”活动的开展始易行难,只要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经历一番寒彻骨,方有梅花扑鼻香。 “诵读经典”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生带了一片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学生的化品位、审美情趣与化底蕴。看着我的学生们爱上经典古诗词,喜欢诵读经典古诗词,在经典古诗词的陪伴下健康、幸福地成长,我很欣慰,也将乐此不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