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河流域存在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5573988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马河流域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石马河流域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石马河流域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石马河流域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石马河流域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马河流域存在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马河流域存在问题及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石马河流域存在问题及对策 石马河流域存在问题及对策 1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1)治理滞后,防洪远未达标。 (1)治理滞后,防洪远未达标。 因规划方案出台滞后,无法科学指导河道治理,河道基本上维持原东深供水河道状态。石马河防洪标准应为 50 年一遇,目前还有为数不少的河道断面不能满足行洪要求, 一旦出现暴雨, 河道水位抬高,将顶托雨水管道, 在城区造成积水, 最严重的地段河水可能漫溢出槽,形成灾害。 以 2008 年“6.13”暴雨洪水为例,由于河道排水不畅,形成内涝。据调查,沿线各镇均有社区成了“平湖” 。尤其是塘厦、清溪、樟木头镇特别严重,历经一日洪水才退完。造成了部分镇街的交通、电力中断

2、,损失巨大,严重破坏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究其原因,主要有: 河道“瓶颈”多 石马河塘厦镇江源大桥段,最窄处现有河宽仅有 59m,行洪能力不足 10 年一遇, 要使防洪标准达到 50 年一遇, 要求河宽不低于 90m,相差达 31m, 遭遇 “6.13” 洪水时, 管理处与塘厦水闸 (相距仅 1.5km)之间洪水壅高严重,水位高差达 1.0m;樟木头烈士桥段,现状河宽基本在 80100m 之间,要求河宽不低于 136m,相差甚远。 跨河桥梁阻水严重 石马河上桥梁众多,共建有大小桥梁 64 座,阻水相当严重,在1“6.13”洪水中,有 80%的桥梁封孔漫顶,并导致石马河上的隔水围、长

3、山头及石新三座行人桥垮塌。 河道淤积严重 在 2003 年 6 月石马河恢复天然河道后,至我管理处 2006 年 10月成立期间,石马河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河道沿线杂草丛生,沿岸建筑、生活垃圾弃置堆放,以及大量工地建设,造成水土流失,随洪水进入河道中沉积,河床淤积严重,抬高河床,降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河道调蓄能力降低 因河道滩地大量被挤占、填埋及裁弯取直(凤岗段尤其严重),极大地减少了河道的槽蓄能力,不能有效削减洪峰,导致洪涝灾害越来越频繁,损失越来越惨重。 (2)河道保护意识淡薄,洪涝灾害认识不足。 (2)河道保护意识淡薄,洪涝灾害认识不足。 城市的河道、水域历来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蕴

4、藏着城市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也常是现代城市体现其独特风貌和优美景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沿线各镇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人水争地矛盾突出,部分村镇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对河道的保护意识日趋淡化,交通路网、公用设施、地块改造等建设造成大量的河道被肢解、蚕食、填埋,污水、垃圾随意排入河道,填、塞、堵现象屡见不鲜。 (3)河道管理执法软弱缺位,难以有效遏制涉河违法。 (3)河道管理执法软弱缺位,难以有效遏制涉河违法。 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没有充分地使用,致使大量2的涉河违法行为游离于我们河道管理之外,没有得到严肃的查处,助长了涉河违法现象的滋生和漫延;二

5、是河道管理执法不敢碰硬,河道管理执法的整体形象和权威尚没有树立起来。 四是政府相关涉河部门配合协调不够,缺乏协同作战,难以形成执法合力,急需各部门通力合作、 齐抓共管、 共同采取相应的对策, 才能克服各种阻力取得成效。 (4)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周边生态环境恶劣。 (4)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周边生态环境恶劣。 目前各镇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污水排放使河水变为黑色并散发恶臭,河中鱼类绝迹,河道实际成为城市的大下水道。近两年,沿河各镇陆续建成一批污水处理厂, 但均未投入运行, 石马河仍然是一条 “黑龙江” 。 水质恶劣加之管理粗放致使河边杂草丛生,人们不敢近前。生活垃圾随意向河中倾倒,致使河边甚至河道中

6、垃圾成堆。更有甚者,一些人为牟取经济利益将大量建筑垃圾偷倒在河边, 使滨河地带成为人们望而生畏的地方。另外,在治理河道工作中大量采用了混凝土、浆砌石等硬质材料,隔断了河坡的水、气交换,植物无法生长,动物无处生存,不仅景观单调而且生态与环境脆弱,隔断了河流固有的循环功能,降低了自净能力。 (5)没有水文测报系统,无法科学调度决策。 (5)没有水文测报系统,无法科学调度决策。 石马河作为东莞市管的最大河道,由于历史原因,石马河流域至今未建立水文观测及预报系统,没有完整系统的水文观测资料,无法进行科学调度决策,用来减轻或减免洪灾损失。 2 对策措施对策措施 3(1)统筹考虑,综合规划,提高河道防洪能

7、力。 (1)统筹考虑,综合规划,提高河道防洪能力。 规划部门在制定城市规划、河道规划时,应给河道用地留有合理的余地,应将河道及河滨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将河道用地与建设用地、道路用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安排沿河管线时,要给河道拓宽留有余地。 要整体规划,统筹考虑河道上下游的关系,对河道清淤、清障、扩宽,尽早顺畅行洪通道,增加过洪水能力,并在适当位置可多设置湿地公园,加大调蓄洪峰能力,提高河道防洪能力。 (2)努力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 (2)努力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 要想搞好河道的生态与环境,首先要转变治水思路,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摈弃一味将河道渠化、硬化的传统做法,创造全新的设计理

8、念和设计手法,力求贴近自然、恢复自然。 、采用新型河坡护砌方式。目前国内开发了一些旨在保持岸坡水气交换的护坡形式,如格栅石笼和土工袋相结合、三维网垫与草皮结合护坡等,逐渐将绿化与植物护坡、水质改善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造更加自然的河流形态。由于多年来对河道的裁弯取直,河流变得笔直顺畅,违背了河流蜿蜒曲折的自然属性。在治理中应顺势恢复河流的自然弯度,河坡也因此产生微地形;河中可顺应河势堆置一些大小不一的小岛,丰富河流的形态;也可抛放一些涧石,在水流中激起一些浪花;对原被裁去的老河湾,有条件的可结合滞洪区的建设恢复成湿地,丰富动、植物的多样性。创造跌宕起伏的河底线,使河水有深潭有浅滩,通过变换流速

9、使河水自然曝气,适合多种水生4物的生长。 、将河道与滨河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保护。如结合河边小区的建设可将河坡放缓与小区的绿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结合河边绿化带的建设,拆除违章建筑。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河道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河道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增强全社会河道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进一步改善河道保护管理的软环境,是实施河道保护管理的基础。 (1)利用多种形式和载体加大河道保护管理和涉河法律、法规的宣传。如以案说法,借助现代新闻传媒的大众效应对涉河违法案件进行暴光,对涉河违法案件的查处进行跟踪报道等,强化宣传效果。做到在执法中宣传,在宣传中执法,起到处理

10、一个,教育一片,宣传一方的作用。 (2)突出重点对象,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首先要面向领导机关和与河道管理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 提高各级领导和涉河部门对河道保护管理的认识和自觉性。其次是面向河道部门的干部职工,通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河道保护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执法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再次是面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增强他们的河道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4)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 (4)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 一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为依法实施河道保护管理提供队伍保障;二要坚决贯彻执行涉河法律、法规,不断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推进各项河道保护管理工作,要敢于碰硬、敢于得罪56人、从严执法,努力树立河道部门的执法权威。 (5)完善水文测报系统,进行科学调度决策。 (5)完善水文测报系统,进行科学调度决策。 根据水文测报需要,合理布局水文观测站网,采用先进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雨洪仿真模拟方法,动态分析降雨与产流过程,取得更符合实际的河道洪水过程和流量,以便制订合理的防洪预案,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同时,通过先进的调度手段,利用流域内已有的水库工程(调洪库容总量达 4123 万 m3),错峰调蓄洪峰,减轻河道防洪压力,还可适时拦蓄后期洪水,补充河道的生态需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