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讲义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557332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讲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TO PDF Converter 2012.4.319.1599, please register! 李萧萧的文档 李萧萧的文档 验证是否为一手资料请联系 Q Q 2 3 3 6 5 3 0 6 ,谨防二手倒卖! 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1 ) 掌握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和调查范围,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 充分搜集和利用现有的有效资料,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并分析现状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对与建设项目有密切关系的环

2、境状况应全面、详细调查,给出定量的数据并做出分析或评价; 对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调查,应根据评价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 2 ) 熟悉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常见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 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他方法补充。 现场调查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

3、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荒漠、海洋等。此方法调查精度较低,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在环境现状调查中,使用此方法时,绝大多数情况不使用直接飞行拍摄的办法,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 ( 3 ) 熟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包括地理地质概况、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水文、土壤、水土流失、生态、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调查内容。根据专项评价的设置情况选择相应内容进行详细调查。 2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包括

4、人口(少数民族) 、工业、农业、能源、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等现状及相关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调查。 当建设项目拟排放的污染物毒性较大时,应进行人群健康调查,并根据环境中现有污染物及建设项目将排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TO PDF Converter 2012.4.319.1599, please register! 李萧萧的文档 李萧萧的文档 放污染物的特性选定调查指标。 3 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 1 )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当地环境特征选择环境要素进行调查与评价。 ( 2 ) 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区划和主

5、要的环境敏感区,收集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位的近期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 ( 3 ) 确定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对象。 选择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因子、影响评价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特殊因子以及建设项目的特殊污染因子作为主要污染因子,注意点源与非点源的分类调查。 ( 4 )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或相关标准规定的评价方法对选定的评价因子及各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说明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 5 ) 根据调查和评价结果,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4 其他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根据当地环境状况及建

6、设项目特点,决定是否进行放射性、光与电磁辐射、振动、地面下沉等环境状况的调查。 例题: 1 .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对于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是( B ) 。 A . 均匀布设兼顾代表性 B . 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 C . 以环境敏感目标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 D . 以上下风向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 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 ) 掌握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要求 ( 1 )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是指对能代表评价区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因子变化的预测, 分析、预测和评价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均应根据其

7、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性、当地的环境保护要求而定。 ( 2 ) 预测和评价的环境因子应包括反映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和反映建设项目特征的特性因子两类。 ( 3 ) 须考虑环境质量背景与已建的和在建的建设项目同类污染物环境影响的叠加。 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TO PDF Converter 2012.4.319.1599, please register! 李萧萧的文档 李萧萧的文档 ( 4 ) 对于环境质量不符合环境功能要求的,应结合当地环境整治计划进行环境质量变化预测。 例题: 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预测和评价的环境因

8、子应包括反映( C ) 。 A . 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 B . 建设项目特征的特性因子 C . 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和建设项目特征的特性因子 D . 评价区质量状况的特性因子和建设项目的常规因子 ( 2 ) 掌握常用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 方法的选择原则是: 预测环境影响时应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方法。同时应分析所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主要的方法有: 目前使用较多的预测方法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和专业判断法等。 数学模式法。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但需一定的计算条件和输入必要的参数、数据。一般情况此方法比较简便,应首先考虑。 选

9、用数学模式时要注意模式的应用条件,如实际情况不能很好满足模式的应用条件而又拟采用时,要对模式进行修正并验证。 物理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但需要有合适的试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且制作复杂的环境模型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无法利用数学模式法预测而又要求预测结果定量精度较高时,应选用此方法。 类比分析法。预测结果属于半定量性质。如由于评价工作时间较短等原因,无法取得足够的参数、数据,不能采用前述两种方法进行预测时,可选用此方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此方法。 专业判断法。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建设项目的某些环境影响很难定量估测,如对人文遗迹、自

10、然遗迹与“珍贵”景观的环境影响等,或由于评价时间过短等无法采用以上三种方法时可选用此方法。生态影响预测采用的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分析法等属此类方法。 ( 3 ) 熟悉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内容。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按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生产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和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还应分析不同选址、选线方案的环境影响。 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TO PDF Converter 2012.4.319.1599, please register! 李萧萧的文档 李萧萧的文档 当建设

11、阶段的噪声、振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的影响程度较重、影响时间较长时,应进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 应预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事故排放等情况的环境影响。 应进行建设项目服务期满的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考虑环境对建设项目影响的承载力。 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生产、使用、储存,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潜在事故并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健康、社会及生态风险(如外来生物入侵的生态风险)的建设项目,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分析所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注意:在进行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环境对污染影响的承载能力。 一般情况,应该考虑两个时段,即污染影响的承载能力最差的时段(对污染来说就是环境净化能力最低的时段)和污染影响的承载能力一般的时段。如果评价时间较短,评价工作等级又较低时,可只预测环境对污染影响承载能力最差的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