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商名人堂——卓永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华商名人堂——卓永财(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卓永财华 商韬 略作为台湾岛内最大、世界第二的传动系统组件厂商,上银科技将西方人眼里华人根 本做不好的滚珠丝杠与直线导轨做到了极致,小到苹果 iPhone,大到高铁,“HIWIN inside”打破了西方人的偏见,让欧美日同业都为之敬畏。上银科技董事长卓永财说,在“进入不难,做好很难”的机械制造业,做成功最关键 的就是要“持之以恒地创新”,把创新当作使命,实实在在地把它落实在每天的工作中。卓永财上银科技(HIWIN)董事长卓永财华 商韬 略2卓永财华 商韬 略站上世界精密机械之巅的中国工业家上银科技(HIWIN)董事长卓永财代表高技术含量的滚珠丝杠,原本只在英美德日等先进国家才能量产。如
2、今执其牛耳者,却是后来者中国台湾。以上银科技为先导型企业 , 以卓永财为 领军人物的台湾精密科技及精密机械产业,历经 20 年完成了从一无所有到世 界一流的跨越,成为世界机械产业东移最显著的标志之一。23 年前,上银科技还只是一个滚珠丝杠小厂,籍籍无名,再加上创始人 卓永财董事长是从银行直接跳到制造业的,台湾业者几乎都不看好它。而更让 业界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非科班出身的卓永财,却目标远大 , 要在素有“工业 的心脏”之称的机械工业领域做到世界第一。不信任和嘲笑跟了卓永财和他的上银科技好几年,直到上银科技靠研发、 靠国际资源的有效整合打开国际市场,不太自信的台湾业界才从旁观者变成卓 永财的追随者
3、。如今,重排全球机械制造业座次的卓永财,引领旗下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 两大产品跻身世界最前列,丝杠、导轨产品在几年后将是世界第一,产品销售 规模可望达到 600 亿新台币,精密定位平台和冷轧丝杠市场份额如今也遥遥领 先世界同行。为了在未来竞争焦点直线电机和工业机器人上也做到世界第一, 卓永财预计从 2016-2020 年在台中 50 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投入 1000 亿新台币, 建立新生产基地。挑战世界第一,已经走过古稀的卓永财 , 雄心壮志依然不亚于当年。3卓永财华 商韬 略卓永财华 商韬 略卓永财说:“当时,三星五金的员工很多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素质很高,技术很好。公司的问题实际是经营管理的问
4、题和产品方向的问题。比如,他们花大价钱研发出来了做汽车零件的机器,加工效率比日本同行还要高六倍,但是却没有合适的原材料,这样的投资就是失败了。企业不是有高精尖的产品就可以了,要看能否量产,配套条件是不是具备。”三星五金的经历,让卓永财看到台湾企业的短板在管理。因为受三星五金事件的影响,成立了纾困小组,贾新葆也在其中。当时向纾困小组申请援助的有两千多家企业,几乎都是由贾新葆的作业幕僚卓永财一家家仔细研究评估,他越发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了更深的体悟。1984 年 4 月,卓永财正式离开交通银行,成立企管顾问公司,专门为需要帮助的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支持。拥有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的他觉得自己应该把优
5、势发挥到更普惠台湾企业发展的层面,做更多的事情。“如果台湾企业家不愿上学堂只想上酒家,那台湾就没有希望。”卓永财说。也因此,他想经营一番对台湾工业有积极意义的事业,做出台湾的世界第一。他与美国加州的伯克利大学(UC BERKERLY)管理学院合作, 举办 “高阶企业经营班” , 每半年 (寒暑假)带领台湾企业家去伯克利大学上二个星期的课程,在当时那套课程雄心勃勃的实干派已经 70 岁的卓永财,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国外而 60 多天在散布世界各地的国际型酒店中度过。这是他数十年来形成的一个习惯,历年在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举办的国际工业和机床大展,他从不错过。卓永财认为,作为一名企业家,自
6、己必须冲到市场的最前沿,去体会和发现市场的新变化,从而决定公司的产品策略和发展策略。从国外回到台中,他的工作更加紧张,每天都有接待不完的客户、开不完的会,这与他 20 多年前的紧张是一样的,但内容已经是天壤之别。时间回溯到 1983 年,当时卓永财担任台湾交通银行投资授信审议会执行秘书,原本他是要去参加亚洲开发银行的训练课程,但当时一手提拔他的交通银行总经理贾新葆,派他去协助整顿出现财务危机的三星五金。因为当时台湾还没有银行救企业的先例,卓永财对突如其来的任务有些缓不过神来。但贾薪葆对他说的一句话打动了他:“永财,台湾目前还在经营的企业家大多都六七十岁了,他们的下一代才三十多岁,如果你不去救这
7、一代四五十岁的企业家,台湾的经济就断层了,你还是勉为其难吧!”带着这份使命感 , 卓永财来到了当时台湾最大的螺帽厂三星五金,它能够制造全球最快速的螺帽成型机,却因为转投资失败而陷入危机。台湾交通银行为三星五金拨出 1 亿 5000 万新台币的拯救资金,卓永财先给工人补齐了 4 个月的工资,并着力进行债务重整和经营整顿。为了清楚了解三星五金的运营特点,卓永财每天都是拿张凳子坐在车间里,观察工人更换不同规格产线的动作。每天也会分批找干部开会做经营检讨,经常是忙到晚上 12 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善,卓永财将原来需要一天的换线时间缩短到 2 小时,三星五金的产量得到提高,也有能力承接少量多样化产品的订
8、单。4 个月后,三星五金实现损益平衡。一年后,三星五金员工数量只是原来的四分之一,产量却是之前的三倍,银行欠款全部还清。4卓永财华 商韬 略中就包含了“企业购并(M&A)”与“创新之管理(MANAGEMENT OF INNOVATION)”,这是现在很红火的课程。这个课程总共举办了 15 期,机缘巧合的是,他在一次高阶企业经营班上遇到了何丰精密的一位副总,从这位副总的口中他了解到何丰精密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买下这家公司的想法就此产生。何丰精密创自 1982 年,生产滚珠丝杠,是台湾第一家自产此类高精度零件的厂商。不过,因为引进的英国技术不够成熟,台湾市场也不接受,经营困难。卓永财在交通银行时曾是
9、何丰精密的董事,对这家公司有一定了解。卓永财找来高阶经营班的几个老板,十个人组成了大银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买下当时何丰精密董事长所持有的 27.5% 股份(另外两大股东是台湾中华开发银行及台湾交通银行) ,并由卓永财担纲经营。买下后,卓永财发现,何丰引进的是全套英国技术标准,包括厂房等配套设施,但这与台湾的环境气候并不符合。有些错误无法更改, 何丰需要新的设备和技术,因为另外两大银行股东不愿冒险,卓永财只能另谋出路。1989 年 10 月 1 日,卓永财在台中工业区成立了上银科技,与何丰生产同样产品,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把上银经营好了,再把何丰兼并。于是,上银科技从一开始就完全按照ISO9000
10、 系列标准来布局生产,1991 年成为台湾第一家通过该项认证的机械制造企业,因此抢下不少订单。“那时整个台湾通过 ISO9001 认证的企业也没有几家,我们是第三家,是机械工业里的第一家。我们要建设国际一流企业,不是那么简单,要有国际一流企业的布局。”卓永财说。几年后,上银科技获利,上银科技与何丰精密合二为一,成为今天的上银科技。先国际后本土 创立顶级品牌对卓永财来说,上银科技最早实现盈利,比之后呈现裂变成长意义还要重大。他说,20 多年前的台湾和现在的大陆很像,欧美日的品牌备受推崇,台湾品牌没有什么含金量,新生的台湾品牌更是艰难。更重要的是,日本品牌长期占据中国台湾市场,上银科技的出现立即引
11、来日本品牌的集体攻击,针对台湾的大规模倾销开始了。卓永财为此不断改革生产和技术,以提高品质,同时还增加生产班次,以提高产量。但由于没有核心技术,上银科技始终无法突破日本企业倾销所带来的困难。在尝试引入新技术的过程中,卓永财曾获得北京清华大学研究陶瓷技术的苗教授的支持。1990 年,卓永财到大陆拜会苗教授,希望能合作研究出陶瓷车刀,如果陶瓷车刀研制出来,上银就不用再从国外进口,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开始了为期 4 年的研究。终于,应用了陶瓷车刀的上银科技突破了日企的封锁,靠着较低的价格和较好的质量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台湾市场。有了一些突破和影响的上银科技,要改变在台湾客户眼里的形象还
12、是很艰难。有一次,上银一位高阶主管在台北拜访一家电子设备企业,发现他们的机床应该有一些改进,还为他们设计了图纸。让他不快的是,这家企业老板拿着图纸找日本 NSK 去生产了。巧合的是,这家企业的法国竞争对手因在大陆市场的5卓永财华 商韬 略份额被台北那家设备厂抢走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刚好找到上银科技寻求合作,上银科技帮助其完成了在台湾整个机台的制造,运到大陆再组装光学镜头及软件,其产品市场份额从落后台湾那家电子设备企业转而平分秋色。最后迫于降低成本需要,台湾那家企业主动回到了上银科技的客户名单中。卓永财说:“老实说,台湾品牌要先成为世界品牌,才会赢得台湾客户的认同。”这是艰难的攀登,却也是上银科
13、技从台中到新竹 ( 科学园区 ) 的最短距离。要成为一个世界品牌,意味着在技术上要赶超日本和德国。为了接触、吸收国际主流先进技术,卓永财从那时起就积极参与主要工业国家的展览会和技术论坛。在这些活动中,卓永财和上银科技所遭遇的冷落和羞辱,让卓永财记忆深刻。他还记得,在韩国的一个展会上,韩国人摸着上银产品赞叹,以为是日本货,当知道是台湾货时,立即换了个态度:“这是该我们来做,你们台湾怎么会做?”在日本的展会上,上银科技的产品甚至曾被放到展位的最后位置,与铁屑机和清洗设备等非高精密展商的展品摆在一起,远离滚珠丝杠世界前两名的日本 THK 和 NSK。卓永财发誓还以颜色,他发动一切资源寻求与世界先进同
14、业的合作。1993 年,一个不错的机会出现了。 卓永财的德国客户打电话告诉他,当地一家拥有 40 年历史的滚珠丝杠厂Holzer快倒闭了,问卓永财是否有兴趣去看看。卓永财跑了两趟,发现Holzer有能降低制造成本而且恰恰是上银所欠缺的技术。之后,卓永财带着品保部经理、研发部经理和制造部经理一同前去评估并做最后的决断。当时德国破产管理人的特助却不让他们进入工厂,只是冷冷地说了句,“台湾怎么可能来买公司, 台湾只会copy还有偷技术。 ”2011 年 11 月,台湾创新企业 20 强颁奖典礼,卓董事长代表得奖企业致词6卓永财华 商韬 略手(日本的 THK、NSK、IKO)。卓永财说:“一开始它们封
15、杀我原料,所以很想揍它们,是 BK(beating),后来三 K连买设备也封锁,我就更生气,型号改成EK以随时提醒员工要争气。”在盈利水平节节攀升之后,卓永财继续乘胜追击,持续投资研发、加快并购。1999 年,上银科技在日本设立子公司;之后,在俄罗斯接手三星实验室,还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2010年, 卓永财买下英国百年螺纹磨床制造商梅翠思 (Matrix) ,使得上银科技快速扩充产能。他说:“Matrix 原来的成本较日本高,竞争困难,现在我们以台湾生产零部件、英国设计、组装再以 Matrix 的品牌卖到大陆、日本、印度、俄罗斯的汽车设备厂,都卖得很好。依然是 Matrix 品牌,但组件来自中
16、国台湾,成本降50%,利润就来了!”在并购 Matrix 前一年,卓永财买下以色列顶尖驱动器与控制系统研发制造大厂“Mega-Fabs”,以填补公司在尖端驱动器与控制系统上的缺口,建构完整的半导体设备与机器人竞争力,也让上银的全球布局向前跨出一大步。 卓永财说:“往下整合就是机器人,七八年前就在做,都是靠自己做,只是现在愈做愈大。现在我要做单轴机器人,我也干脆自己研发斜角轴承。将来我卖滚珠丝杠,斜角轴承也一起配着被深深伤害,也被深深激发的卓永财,因此对 Holzer 志在必得。在他思索收购方案时,德国一家公司突然联系他,希望能和上银科技联手收购 Holzer。双方一拍即合,相约各占45% 的股份,德方负责管理,上银科技负责技术指导以及和银行团的谈判。凭借在银行业的深厚基础,卓永财自己一人和德国银行团谈判,他警告德国人,若以德国的不景气来看,要等到法院拍卖,可能银行团一毛钱也拿不到。“如果不是以我对并购及对银行的了解,可能要多花 6000 万新台币,因为库存、半成品、设备等都得要计算。”卓永财说。最终,40年历史的 Holzer,卓永财以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