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题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69924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框题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二框题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二框题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二框题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二框题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框题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框题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框题第二框题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二框题 化在交流中传播一、 【程标准】:28 列举现代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二、 【新教学】:(一) 、生活中的化传播堂探究:(1)旅游归,介绍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奇闻趣事;阖家团聚,高谈阔论各自的所见所闻;独居一室,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化传播?(2)你能归纳出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 探究提示:(1)这些现象都属于化传播,通过这些活动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看电

2、视等,都属于化传播。(2)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化娱乐活动等。1化传播的含义化交流的过程,就是化传播的过程。那么何为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化传播。2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化。地处印度西北的东西商道一著名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成为后代印度、希腊、波斯和中国四大化汇合交融的枢纽。中、印两国的化交流历史悠久,成书于公元前 3 世纪的印度政事论一书中,论述了支那(指中国的秦朝)及丝织品。随着各自国家经济和

3、化的发展,在以后的数个世纪里,两国的联系比较频繁,除丝绸之路外,两国贸易往的主要通道有:滇缅道、x 藏道、安南道和海南道(水路)。商路的开通,贸易的往,促进了两国化的交流和传播。印度的天学、数学、音乐、舞蹈、建筑艺术、制糖等,对中国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的石窟艺术、佛塔的建造和佛教美术等,就是直接受到印度佛教化熏陶的杰作。同时中国对印度化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总之,中印古代化的交流与传播,与两国问频繁的贸易往分不开。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

4、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学、数学等输入中国。堂探究: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化传播的功能?探究提示:(1)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化传播功能,而且在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化交流与传播。(3)我们以广告为例说明当今世界商业活动具有的重要化传播功能。广告是什么,顾名恩义,就是广而告之。广告是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化生活,在

5、介绍商品知识的同时,向人们普及科学化知识;广告是桥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电视连续不断在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盖地在显示假如,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也是很难受的。因为生产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失去了向导。况且,没有广告和言语的赞助商,就会没有出色的新闻,没有感人的连续剧,没有精彩的体育竞赛,生活就显得没有色彩。广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标版,成为国内商家的必争之地,就可想而知了。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

6、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广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化观。(2)人口迁徙自有人类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人口迁徙是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伊斯兰教的传播,移民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711 世纪,大批阿拉们半岛居民移居到阿拉们帝国各个地区,其中,移民最多的是两河流域和埃及,随着移民对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鼍教迅速成为当地主要的宗教。 堂探究:我同历史卜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清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化变迁产生的影响。探究提示: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

7、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东、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了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

8、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总之,人口的迁徙,对化的融合和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3)教育教育是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化程,能够获得不同的化知识。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牛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化传播方式。唐、宋、元、明时期,朝鲜曾派遣大批学生中国留学。

9、仅公元 840 年一年之内,从唐朝回国的留学生就达 10 人。很多朝鲜留学生在中国考试及第,长期居留,最著名的有崔致远等。从明代起,中俄两国正式开始交往。1689 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派遣的华留学生和华传教士以及中国旅居俄罗斯的华侨和留学生,成为中国化传入俄国以及中俄化交流的媒介。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 20 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 60 人,最少时也有 120 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学艺术、天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化,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

10、各自民族的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堂练习:1 “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化的进步教育活动对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D远程教育活动对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答案:解析:“传道、授业、解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不同知识,A、B、D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2下列活动具有化传播功能的是( )古代商旅活动网络互动 教育 人口迁徙 红色旅游 科考队南极考察A B D答案:解析:为单纯的科研活动,故不选。3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 0 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上述材料体现的化传播途径是( )A教育是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人口迁徙是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战争是化传播的根本途径D古代商贸活动是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答案:B解析:材料明显体现了人口迁徙是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二) 、大众传媒:现代化传播的手段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1传媒及其发展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即使同一种

12、传媒手段,也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质的飞跃,如印刷术,我们祖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几经演进后发展到铅合金铸字。铸字和排版都离不开高温,于是, “铅”与“火”和印刷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 世纪末,激光照排技术不断成熟,具有效率高、周期短、版面灵活、字库齐全等优势。激光照排是激光与电子的结合,它逐渐在印刷行业中取代铅排,意味着印刷业从“铅与火”的时代步入了“光与电”的时代。2大众传媒:现代化传播的手段各种传媒都在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如今,

13、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电视是人类 20 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最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它作为大众传媒,快的速度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电视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世哥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

14、,使美术品可以走下圣殿,音乐会可以步人家庭。从此,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越近。堂探究:你能用哪些方式搜集资料?比一比它们各自的特点。探究提示:我们可以通过人际交往,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欣赏电视、上网查询、发送手机短信、阅读电子读物等方式搜集资料。其特点为: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报纸、杂志、书籍等,可以通过扫描、编排处理后,显示在互联网上,供广大读者使用。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和真实。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

15、的特点。手机短信用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耙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电子读物实现了字、图像、声音的完关结合,使人在看图阅的同时可以听音乐、写、做笔记、复制等等。堂练习: 第 ll 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 162 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 14 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 3 000 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 80 千米内约有 0 万人观看了转播;第 18 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第 26 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 214 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 196 亿人次。以上事实说明( )

16、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大众传播已取代旧的传媒大众传媒显示了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A B D答案:解析: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多种传媒都在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舍去,应选。(三) 、化交流:做传播中华化的使者1化交流促进世界化的发展中国是世界四大明古国之一,其化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唐、宋时分别发明了火药和印刷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明历史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人类明进程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此外,还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评论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影响至今犹存,在人类化发展史上举世公认。中华明曾彪炳寰宇,震烁古今,辐射亚洲,远播世界。中国古代化以其内涵丰富、水平先进确立了在亚洲地区的领先地位,提高了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再加上地理交通条的便利,使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