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56991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 群:175569632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一、 郊区化的概念、内涵 城市郊区化是指由于城市中心区地租昂贵、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劣,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促使中心区人口、产业外迁,形成相对中心区而言的城市离心化现象。郊区化代表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向郊区迁移,各种城市功能向郊区流出,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增长相对低于人口迁出的一种离心分散化过程。城市郊区化的核心是人口和经济要素的离心扩散导致城市郊区的发展,它是一个由景观上的郊区化到功能上的郊区化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特征:(1)在人口

2、方面,表现为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迁移,郊区人口增多,而城市中心区人口相对或绝对减少。 (2)在居住方面,表现为商品房开发日益向郊区延伸,郊区新型住宅区和别墅区大量兴建,郊区商品住宅销售比例不断上升。(3)在经济活动方面,表现为工业、第三产业等各种经济活动向郊区迁移,郊区工业日益发达,产业结构日益高度化。 (4)在居民生活空间结构方面,表现为郊区居民通勤圈、购物圈和娱乐圈的半径不断缩小,居民通勤、商务、购物、家务、娱乐等所有活动都越来越限制在郊区的范围之内。 二、 建立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原则 1、 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它是推动郊区城市化的重要力

3、量,对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关于郊区化进程,中外学者虽已提出过一些监测指标和方法,但就整体而言,存在着指标不健全、功能不完善、方法欠科学等问题。尤其表现在通过人口增长率(或人口密度)单一指标来反映郊区化水平和缺乏郊区化质量度量指标等方面。建立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有利于准确地衡量我国城市郊区化的真实强度,有利于对郊区化进程进行全面的反映和监测,制定正确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措施,有利于合理进行城市规划,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2、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为对郊区化进程做出全面、科学反映,构建监测指标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设置必须以科学

4、性为前提,指标含义明确,计算方法规范,能够对郊区化的内涵和本质做出科学的反映。 (2)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置应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郊区化状况做出反映。郊区化涉及人口、居住、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指标体系也应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地反映郊区化的各个方面,既要对郊区化的量的方面做出反映,也要对郊区化的质的方面做出揭示,使监测目标和监测指标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整体。 (3)简洁性原则。任何指标体系都应力争简单、精炼、准确地把握系统相应方面的性质,以使理论思维和实际操作切中要害,易于处理。 (4)可操作性原则。监测指标要简明实用,考虑其是否可量化及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尽量

5、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和规范性标准,从而保证技术上的可操作性。 三、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郊区化的内涵为依据,遵照上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本指标体系设置了人口居住郊区化、经济活动郊区化、生活空间郊区化三个子系统,共包含 15 个单项指标。 1、 反映人口和居住郊区化的指标。 人口和居住的郊区化是郊区化最主要的表现之一,也是构成郊区化的要素之一。无论西 方城市还是我国城市,如果出现了郊区化,则必定有中心区人口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密度下降而郊区人口密度上升。因此可设置下列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的郊区化水平:(1)郊区人口密度变化率;(2)人口增长率差值;(3)城市中心区向郊区的通勤者数

6、量;(4)郊区住宅销售面积比重。其中,人口增长率差值为郊区人口增长率与中心区人口增长率之差,差值越大,说明郊区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城市中心区相比越快,人口郊区化的强度越大。郊区住宅销售面积比重为郊区住宅销售面积与全市住宅销售面积之比,该比重越大,说明在郊区定居的人口越多,居住郊区化的水平越高。 2、 反映经济活动郊区化的指标。 郊区化是城市人口和城市职能由大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迁移的过程,而城市功能向郊 区的流出是以各种经济活动为载体的,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工业和以商业、饮食、个人服务为代表的传统第三产业等经济活动迁入郊区。经济活动郊区化是郊区化最直接地表征,也是引致郊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人们生产

7、、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反映经济活动郊区化的指标主要有:(1)郊区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2)郊区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3)郊区工业园区(开发区)GDP 贡献率;(4)郊区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元/人) ;(5)城市中心区居民购物圈半径。其中,郊区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郊区非农产业就业人口与全市非农产业就业人口之比。郊区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为郊区非农产业增加值与全市非农产业增加值之比。郊区工业园区 GDP 贡献率为郊区工业园区产值与郊区 GDP 之比。 3、 反映生活空间郊区化的指标。 由西方国家城市郊区化的历程可以知道,随着郊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其独立程度也 越来越大,郊区不再是城市边

8、缘的松散形态,而成为城市各种功能的新的集聚中心,也就是所谓的郊区核。郊区核的形成是郊区化的最终目标,它意味着郊区已不仅仅是居住空间,而且也是居民劳动、购物、娱乐等日常生活的生活空间。笔者认为,只有达到了生活空间的郊区化,才能说是郊区核的真正形成。反映居民生活空间郊区化的指标主要包括:(1)郊区超级市场与购物中心的数量;(2)郊区金融保险业日常业务网点的数量;(3)郊区千人拥有医生数;(4)郊区交通通讯投资密度;(5)郊区普通高中毕业生大学入学率;(6)郊区人均文化娱乐设施投资额。其中,郊区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为交通通讯投资额与郊区面积之比。 四、郊区化进程监测方法 1、综合评估方法 为了从整体上动

9、态反映一个城市郊区化发展的进程以及静态比较不同城市郊区化进程的差异,必须进行综合评价,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选用,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改进功效系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指数法等,经过分析比较,笔者认为,综合指数法原理较为科学、计算比较简便、得出的结论也较为合理。利用综合指数法反映郊区化进程,是通过计算郊区化指数来实现的。其函数表达式为: 式中 Y郊区化指数; Xj第 j 项指标报告期数值; Zj 在动态比较时,Zj 为第 j 项指标某一固定期数值; 在静态比较时,Zj 为第 j 项指标各城市平均值; rj 第 j 项指标在该层次下的权重; Wi三大子系统的权重。 2、子系统及单项指标权重

10、的确定 本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它将要识别的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由专家和决策者对所列指标通过两两比较重要程度而逐层进行判断评分,利用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程度,从而得到基层指标对总体目标或综合评价指标重要性的排列结果。 本文以郊区化进程作为总体目标(A) ,相对于总体目标而言,三大子目标(F)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专家评判构造评判矩阵如下: 表 1 三大子系统评判矩阵 A F1 F2 F3 F1 1 8/9 7/8 F2 9/8 1 8/9 F3 8/7 9/8 1 其中 F1人口居住郊区化子系统; F2经济活动郊区化子系统; F3生

11、活空间郊区化子系统; 通过计算,上述矩阵的特征向量 W(即因子排序权值)0.31,0.33,0.36T,即测评因子 F1、F2、F3 的权重分别为 0.31,0.33,0.36。上述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 max=3.005,CI=(max-n)/(n-1)=0.0025(本例 n=3) ,RI=0.58,CR=(CI)/(RI)=0.0040.10,说明上述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按照同样的方法,可得到各单项测评指标的权重值(见表 2) 。 表 2 各子系统及单项指标权重 子系统 权重 单项指标 权重 郊区化进程监测指标体系 人口 郊居 区住 化 0.31 郊区人口密度变化率() 0.30 人

12、口增长率差值() 0.25 城市中心区向郊区的通勤者数量(人/天) 0.20 郊区住宅销售面积比重() 0.25 经济 郊活 区动 化 0.33 郊区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 0.25 郊区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 0.30 郊区工业园区 GDP 贡献率() 0.15 郊区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元/人) 0.20 城市中心区居民购物圈的半径(km) 0.10 生 郊活 区空 化间 0.36 郊区超级市场与购物中心的数量(个) 0.20 郊区金融保险业日常业务网点的数量(个) 0.15 郊区千人拥有医生数(人) 0.20 郊区交通通讯投资密度(元/ km2) 0.15 郊区普通高中毕业生大学入学率

13、() 0.20 郊区人均文化娱乐设施投资额(元/人) 0.10 【参考文献】 1柴彦威.郊区化及其研究J.经济地理,1995, (6). 2孙一飞,马润潮.边缘城市:美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1997, (4). 3周一星,孟延春.沈阳的郊区化: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J.地理学报,1997, (4). 4石忆邵,张翔.城市郊区化研究述要J.城市规划汇刊,1997, (3). 5顾朝林,甄峰,张京详.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6张笑寒.将城市郊区化推向新阶段J.城市开发,2002, (5). 7张文新.中国城市郊区化研究的评价与展望J.城市规划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