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56990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第一章第一章 汉江治理基本情况汉江治理基本情况汉江, 是长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宁强嶓冢山,经汉中、安康,于秦岭巴山之间穿行约 650 公里,在白河出陕,由武汉汇入长江。汉江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河淮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河。汉江流域在我省境内年均水资源总量多达 238 亿立方米,比我省黄河流域年均水资源总量多 51%。汉江以其丰沛的水量和优良的水质,已成为国家和省内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沿江地区更是陕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带。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汉江综合治理工作,贯彻中央治水方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组织和带

2、领沿江各级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防洪工程、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止“十一五”末,累计新修加固堤防 2255 公里,发展有效灌溉面积 184.5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86 万平方公里,建设洋县卡房水库、南郑云河水库、勉县娘娘滩水库、西乡小峡引水工程等一批省市重点水源工程,新增蓄水能力 5212 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 41.8 万亩。解决了 370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小水电装机 58 万千瓦,新增水产品能力 3.3 万吨,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区域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总结汉江治理工作,有五条基本经验:一是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是搞好汉

3、江治理的前提条件。二是坚持防洪优先,综合整治是确保汉江安澜的根本措施。三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水和谐是维系汉江健康生命的重要途径。四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是推进汉江治理的有效方法。五是政府主导,各方参与,是保障汉江治理顺利开展的关键。第二章第二章 开展汉江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开展汉江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尽管近年来汉江流域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强省的要求相比,汉江综合治理还亟待进一步加强。一是解决汉江防洪突出薄弱问题的紧迫需要。一是解决汉江防洪突出薄弱问题的紧迫需要。由于两山环峙的地理地形及多暴雨的气候特点,汉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

4、全受到严重威胁,防洪问题仍然是汉江流域乃至全省人民的心腹之患。全流域平均 4 年发生较大洪水一次,局部暴雨洪灾年年发生。近 30 年来,洪灾造成受灾农田 260 万亩次,受灾人口 460 万人次,死亡 3873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75 亿元以上。汉江“81.8”洪水使汉中城区一片汪洋,“83.8”洪水使安康城区遭受灭顶之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的 2003 年、2005 年、2010 年和 2011 年,汉江流域接连发生较大洪灾,安康东坝等防洪薄弱地带遇水即淹、反复受灾,沿江群众一到汛期就要举家转移,生命财产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二是保障二是保障“一江清水供北京一江清水供北京”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

5、务。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继三峡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性项目,关系着京津、华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我省汉江流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 388 亿立方米,其中近 250 亿立方米来源于我省汉江流域,约占入库水量的 65。坚持不懈地推进水源区水保生态治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之以恒地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确保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是我省义不容辞的责任。三是保护涵养水源,促进水生态修复的根本保障。三是保护涵养水源,促进水生态修复的根本保障。汉江流域是国家“南水北调”和我省“引汉济渭”等工程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由于特殊的地貌和气

6、候特征,致使汉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加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生态恶化,水污染加重等问题日益突出。实施水源保护和水保生态工程,保护和修复汉江生态系统,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是确保“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的根本性措施。四是促进人水和谐,建设安澜、生态、魅力汉江的需要。四是促进人水和谐,建设安澜、生态、魅力汉江的需要。汉江流域山大沟深、土少石多,土地资源十分短缺。围河造田、陡坡耕种、过度开发等问题十分突出。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加快,城镇“脏、乱、差”现象加剧。加大河道整治,改变人水争地,实施生态修复和河流景观工程,实现人水和谐,还人民群众一个“安澜、生态、健康、魅力”的汉江,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7、。五是促进陕南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五是促进陕南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陕南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省委、省政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出的区域长远发展战略决策。解决好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江边旱”的问题,支撑陕南循环发展,是当前水利工作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实施汉江综合整治,构筑防洪安澜屏障,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是促进产业聚集,推进城乡和谐发展,统筹全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承载着广大水利工作者多年来的治江梦想。六是具备了成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六是具备了成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上下认识一致,沿江群众热切期盼,广泛赞同和踊

8、跃参与,为汉江综合整治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社会基础保障;国家和我省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水利投入持续加大,也为汉江综合整治提供了重要资金保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汉江综合整治机遇难得,人心所向,条件具备,行正当时。第三章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原则指导思想与原则(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安澜惠民、生态宜居、持续发展”的健康河流新理念,全面实施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治理、沿江绿化、水景观建设,实现“保障防洪安全,合理配置水资源、维系优良生态”三大目标,努力打造“堤固洪畅、水清岸绿、滩平航通、人水和谐”的中国式莱茵河,为流

9、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二)原则(二)原则1、坚持防洪优先,综合整治的原则。防洪能力低下是汉江综合整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堤防建设和生态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按照防洪优先、综合整治的原则,结合沿岸未来 20-30 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防洪标准,安排各项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较为完善的防洪体系,灵活有效地控制和利用洪水。2、坚持生态文明,人水和谐的原则。坚持人工干预与自然修复相结合,促进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改善,维护汉江健康生命,为沿岸群众创造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坚持河道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实现资源开发的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利用;坚持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在景观建设中挖

10、掘水文化特色,体现区域历史文化氛围。3、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区域间统筹发展的要求,对流域内的重点防洪保护区、水资源短缺地区、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重点治理区,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4、坚持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原则。加快全面综合整治工作,再造一条安澜、生态的汉江,带动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向沿江聚集,以线串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促进两岸乃至汉中安康两市循环经济产业建设,吸引更多的资金资源投入治理,建立形成良性持续发展新机制。第四章第四章 总体布局总体布局(一)建设目标(一)建设目标汉江整治立足服务陕南循环经济发展,遵循“安澜惠民、生态宜居、持续发展”理念,全面实施防

11、洪保安、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治理、沿江绿化、水景观建设,实现“保障防洪安全,合理配置水资源、维系优良生态”三大目标,努力打造“堤固洪畅、水清岸绿、滩平航通、人水和谐”的新汉江。(二)规划范围及水平年(二)规划范围及水平年规划范围:汉江干流,勉县武侯祠到白河出陕口,长约 470公里;37 条重要支流入汇口河段,长约 100 公里。规划水平年:现状年为 2010 年;规划水平年为 2020 年。(三)总体布局(三)总体布局按照综合整治目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本次汉江综合整治规划的总体布局为一江两岸、三个基地、十个生态宜居城市,重点体现四大主题。一江:建设本正清源、行洪通畅、生态健康、航运无阻的

12、秀美汉江,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式莱茵河。两岸:凭借秦巴之势,依托一江碧水,充分利用便捷、通畅江堤,建设两岸独具秦巴山水特色的五星级旅游休闲度假区。三个基地:建设丰沛安全优良的水源基地、绿色环保水电能源基地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示范基地。十个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汉中、安康及勉县、南郑、城固、洋县、石泉、旬阳、紫阳、白河等十个生态宜居城市。在规划功能和内容建设上,重点体现安澜、生态、发展、宜居四大主题。安澜主题:确保防洪安全,是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生态主题:维系汉江优良生态,关系到全国重要区域和我省关键地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发展主题:以水电开发、绿色农产品种植、特色旅游为主,促进陕

13、南循环经济发展。宜居主题:通过防洪工程建设和生态治理修复,建设宜居城镇,惠及民生。(四)目标任务(四)目标任务一是防洪保安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大部分。工程措施的主要内容:新建加固干流堤防 249 公里,干流护岸 73 公里,支流汇入口河段堤防 193 公里,新修加固护基坝 445 座,建设交通桥梁 16 座,新建、改建穿堤建筑物 124 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193 座,综合治理褒河等重要支流 5 条,实施中小河流治理 40 条、项目 90 个,治理山洪沟 24 条。非工程措施主要内容:以防汛预警和水文测报设施建设为主,提高防汛信息化水平。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

14、建设 20 个县(区),改造水文站 18 处,新建水位站 38 处,改造水位站 1处,新建配套雨量站 635 处。二是水保生态和水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实施水保小流域综合治理 257 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925 平方公里,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新增水质监测断面 54 处;划定黄金峡、三河口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污水处理厂 64座,治理工业污染源 100 处,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型和生态工业型示范企业,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在汉江主要支流汇入口和干流有条件的河滩地区,设置生态湿地 18 处;建设汉江特有鱼类增殖保护站 9 处,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 1 处。三是沿江水景观建设:建设蓄

15、水水面景观、滨河生态公园、河口湿地、堤岸景观等水生态景观区,与沿江七级电站库区共同构成汉江干流 475 公里和支流河口 9 公里的水景观长廊、200 公里城市河段滨江生态公园、2.4 万亩生态湿地,重现汉江碧波荡漾的美丽风光,彰显“玉带绕秦巴,仙水汉江源”的主题,呈现一幅“两山翠绿,碧水中流”的汉江河道美景。为确保汉江综合整治规划的实施效果,省级相关部门和市县政府应做好节水治污型社会建设、汉江水能资源开发、航道整治、沿江产业开发等项目的规划和实施等工作。第五章第五章 投资与筹融资方案投资与筹融资方案规划静态总投资 188 亿元,其中防洪工程 132.7 亿元,水土保持工程 36.7 亿元,水生

16、态与水资源保护工程 18.6 亿元(不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及工业污染源治理)。建设资金通过争取国家投资、省级财政补助、市县(区)筹资与社会融资等多渠道解决。一是争取国家投资。根据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水利项目,汉江干流、重要支流、中小河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水土保持等项目总投资约 93 亿元,按照分项投资比例估算,预计可争取国家投资 70 亿元,地方配套 23 亿元。年均国家投资 14 亿元。二是省级补助资金。充分考虑陕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除列入国家规划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 23 亿元全部由省级负担外,省级须从新增财力筹措 20 亿元,省级共需落实资金 43 亿元,年均8.6 亿元。上述中、省累计筹措资金 113 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 60%。其中,汉江干流防洪工程项目中省资金达到规划总投资 45%以上。三是市、县(区)筹资与社会融资。市县及社会融资 75 亿元,每年需落实 15 亿元。汉中、安康两市及各县(区)政府在利用综合整治新增建设用地收益、土地增值、滩区开发融资等,引导社会和其他行业投入的基础上,从新增财力及各项规费中安排资金用于工程建设。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