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69514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磁感线描述磁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第二节用磁感线描述磁场【学习目标】(1)了解永磁体、电流周围都存在磁场。知道利用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方向(2)知道条形磁铁、同名磁极、异名磁极等磁感线的分布状况,知道电流磁场的分布可用安培定则判断。能画出上述各种磁场的磁感线的立体图和三视图。(3)概括磁感线的特点,知道磁感线与电场线的区别与联系。(4)知道地磁场的分布状况。知道磁偏角。()知道磁体磁场与电流磁场的相似性,知道二者磁场具有内在联系。能用安培分子环流假说分析磁化、消磁、磁体与电流磁场的相似以及各种磁现象【学习重点】会用磁感线描述各种磁场。安培定则。各种磁感线的各向视图【知识要点】1、磁场的方向

2、:小磁针的北极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北极在磁场中静止时所指的方向。2、磁感线:用形象的描绘磁场的强弱与方向。(1)磁感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跟该点磁场方向相同,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程度。(2)磁感线特点磁感线从 N 极指向 S 极 (内部从 S 指向 N) ;(可通过螺线管内部的小磁针看出)磁感线是闭合曲线,且任意两条磁感线不相交;靠近磁极处磁场强,磁感线的密【典型例题】例题 1、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则 (AD)Aa、b 两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等,BaBbBa、b 两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等,BaBb同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 a 处时受力一定比 b 处时大D同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

3、a 处时受力可能比 b 处时小例题 2、有一束电子流沿 x 轴负方向高速运动,如图所示,电子流在 z 轴上的 P 点处所产生的磁场方向是(B)A轴正方向 B轴负方向z 轴正方向 Dz 轴负方向【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它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磁感线是从磁体的 N 极指向 S 极D磁感线就是磁场中碎铁屑排列成的曲线,没有细铁屑的地方就没有磁感线2、对于磁感线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B画出磁感线的地方一定存在着磁场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

4、点的磁场方向D在有磁场的空间内,任何一点只能画出一条磁感线3、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产生的B永磁体的磁场是由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宏观电荷的定向运动能产生磁场D所有的磁场都是由自由运动的电荷产生的4、关于匀强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强磁场里的磁感应线是等间距的平行直线B任意改变通电导线在匀强磁场中的方向,它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不变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处处相等D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处处相同、在通电螺线管内部有一点 A,通过 A 点的磁感线方向一定是()A从螺线管的 N 极指向 S 极B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该点的

5、磁感应强度方向D放在该点的小磁针的南极受力的方向6、如图所示,一束带电粒子沿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磁针的 S 极向纸外偏转,这一带电粒子束可能是()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B向左飞行的正离子束向右飞行的负离子束D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7、关于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直导线跟磁场方向平行时作用力为零B通电直导线跟磁场方向垂直时作用力最大作用力的大小跟导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大小无关D通电直导线跟磁场方向斜交或成锐角时肯定有作用力8、关于磁现象的电本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磁必有电荷,有电荷必有磁B一切磁现象都起于电流或运动的电荷,一切磁作用都是电流或运动电荷之间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相互作用除永久磁铁外,一切磁场都是由运动的电荷或电流产生的D根据分子电流假设,在外界磁场作用下,物体内部的分子电流取向大至相同时,物体就被磁化,两端形成磁极三、作图题9、在各图中画出导线中电流方向或通电导线周围磁感线的方向,其中(a)、(b)为平面图,()为立体图(a)(b)参考答案1、D2、BD3、AB4、AD、B6、AD7、ABD8、BD9、电流方向为垂直纸面向外(b)电流为顺时针方向()磁场方向为: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圆【学后反思】收获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