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69312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二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二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二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二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框题第二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二框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堂探究:(1)毛泽东提出先攻打锦州战略决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2)结合生活事例,谈谈你在面对复杂事物时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探究提示:(1)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提出先攻打锦州,这是夺取辽沈战役胜利的关键。其哲学依据是复杂事物中,主次矛盾关系原理。(2)让学生举例(也可在学完这部分内容后让学生说明),这两个探究题目的是;出本节所学内容。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本知识点首先应弄明白主、次矛盾的含义,其次理解掌握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1

2、)主、次矛盾的含义。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本中毛泽东的名言说明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这些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堂练习:所谓主要矛盾,是指( ) A、急需解决的矛盾 B、新出现的矛盾 、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 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答案:D 解析:该题只是考查学生对主要矛盾含义的理解和识记的能力。该题应选 D 项。A、B、三项都没有正确地表述主要矛盾的含义。 (2)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就是说,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如:在学校有许多矛盾,但这些矛盾的中心是教学工作,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各学校都必须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必须抓好;但各种次要矛盾也要处理好,否则,会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再如,在一个班级中,抓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要任务、主要矛盾,这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未前途,也是评价一个班集体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志。但班级中的纪律、卫生、班风等,是保证学习质量的重要条,学习有重要影响,因而

4、,也必须抓好。在一定条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第一,原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解决了,这时,原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起,成为主要矛盾。例如,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196 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这个矛盾基本解决了,于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问的矛盾就成为主要矛盾了。第二,有的时候原的主要矛盾虽然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的条,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例如,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本侵略者的入侵,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

5、要矛看,而国内的阶级矛盾则暂时地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由原的主要矛盾变成次。堂: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说明(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不平衡、不稳定的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不可捉摸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下是相互转化的答案:D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次矛盾的转化问题,A、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B 项表述错误,故选 D。堂探究:(1)这首诗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俗话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

6、法。探究提示:(1)这首诗说明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2)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引导,导入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该知识点主要讲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二是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1)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重点)科班补充: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虽然都是讲矛盾的不平衡性问题,但二者有着严格的区别。 首先,二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

7、一般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其次,两者的内涵不同。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正因为主次矛盾是“矛盾体”,其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再次,两者的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最后,两者的方法论要求不同。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要求做工作要抓重点、抓

8、关键、抓中心,但叉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看问题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堂练习:事物的性质主要由( )A矛盾的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B主要矛盾规定的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矛盾发展的不平衡规定的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矛盾主次方面的概念,属于学生的识记内容,答案较易选出。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这就是说,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不仅表现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多种矛盾中,而且在每一种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有主、次之分。那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又是怎样的关系呢?(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

9、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下相互转化。二者相互排斥。主要表现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这一问题也是本框题的难点。为此,把握这一问题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理解。a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力量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对比上占优势,在矛盾中起主导作用,居于支配地位。b正是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对比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矛盾的次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规定该事物的性质中,能起主导作用。而矛盾的次要方面,由于在矛盾中的力量对比上处于劣势,其地位和作用都居于被支配地位,所以,在规定事物性质中不起主要作用。复杂事物或过

10、程中包含许多矛盾,这些矛盾也是不平衡的,其力量、地位、作用都是不一样的。其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直接起着决定的作用。这时,事物的性质不是由其他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而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例如,每一种社会形态中有许多矛盾,而决定该社会性质的则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再如,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因特网的发展,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等。二者相互依赖。事物的性质固然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但不能由此而否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性质的影响和作用。因为构成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没有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不存在了。我们说矛盾双方力量的不

11、平衡,就是指在相互依存的条下,对立双方力量的对比关系。倘若离开了相互依存的条,所谓对立双方力量的平衡或不平衡,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矛盾的次要方面,对规定事物的性质不是不起作用,只是不起主要作用罢了。例如,人的生命运动,主要是由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矛盾所引起的。其中吸收养料,促进细胞生长的因素居于主要地位,起主导的决定的作用。但是,即使在这时,排除废料和一部分旧细胞死亡的因素也绝不是不起作用的。倘若人体内没有排除废料和一部分旧细胞死亡的因素存在,则生命中新陈代谢的矛盾运动就停止了,生命运动也就停止了。所以当我们认识事物的性质,或在促进事物转化的时候,既要充分认识和把握矛盾主要方面的主要作用,也决不能

12、忽视矛盾次要方面的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斗争,在一定条下会引起两方面地位的相互转化。这时,事物就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由这一事物变成另一事物。堂练习:l、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说明( )A看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D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答案:解析: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为主体,居于支配地位,

13、力量上超过其他经济成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所以,我国的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注意理解题干中的“只有才能”不难做出选择。2邓小平同志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会有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是,社会主义的力量最大,而且会取得更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比重始终占优势。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B矛盾双方中,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实际”既是全面的,又是发展

14、的D 越是尊重规律,收到的成绩就越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对事物性质的制约程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此题让学生认清我国对外开放有利有弊,而且是利大于弊,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此题的题干中讲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个方面,其中社会主义方面占优势,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因此,此题只能选择 B 项。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该知识点是上面所学的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是本部分知识的重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

15、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首先,从理论角度看,这是因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的,主、次矛盾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并且它们在一定条下还可以相互转化。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集中力量抓好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注意解决好次要矛盾。如果只抓主要矛盾,甚至把主要矛盾看成是唯一的矛盾,而不用必要的力量去解决次要矛盾,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其次,从社会实践角度看,我们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相互

16、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观点,这是今后 1 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九条重要方针之一。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同时又要善于围绕中心抓好其他工作,学会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防止“单打一”。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尽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把握事物的性质,就必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但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因为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并且在一定条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支流对主流的发展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如果任其发展,不加控制,就有可能影响和改变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而对次要方面也不可掉以轻心,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我们分析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光明的一面,又要看到存在问题和困难的一面。分析我国的形势,我们就可以看到,建国后特别是近二十年我国已经形成可观的综合国力,改革开放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条,开辟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资金,亿万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