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2)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6928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2)第三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我们学习了生长素的发现,知道了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的生长,但是科学家在继续的研究中有发现了新的现象:问题横坐标指的是生长素浓度,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所表述的涵义是什么?2、根、茎、芽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是:3、描述根对生长素浓度增加的变化?4、生长素浓度为 10-6l/l 时茎的反应是,根的反应是?教师点拨板书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讲述从细胞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从器官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的种类、器官

2、、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抑制生长,浓度过高甚至会杀死细胞。对于同一植物不同器官说,一般营养器官比生殖器官敏感;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看图说话:左图是植物正常生长,右图是去除顶芽后的现象:显示关于植物为什么会有顶端优势现象,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假说。教材中介绍的是“生长素学说”,即认为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处,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这个学说是由 V Thiann 和FSg 于 1924 年提出的,许多实验支持该学说。另一种解释是 1900 年 Gebel 提出的“营养学说”。该假

3、说认为顶芽构成营养库,垄断了大部分营养物质,侧芽由于缺乏营养物质而生长受抑制。这个学说也有不少支持的证据。问题生长素类似物还有什么作用? 例题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可以杀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A、此浓度只对小麦起作用 B、此浓度只对杂草起作用、小麦和杂草对此浓度敏感程度不同 D、此浓度对小麦和杂草都起抑制作用板书二、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探究实验老师适当指导(一)材料用具的准备(前提示,便于提高实验的成功率)1 实验材料可以用柳树、月季等的枝条。2 实验用具:天平、量筒、容量瓶、烧杯、滴管、试剂瓶、玻璃棒、木箱或塑料筐(下方带流水

4、孔) 、盛水托盘、矿泉水瓶。3 插条选择插条质量和规格对探究实验效果影响很大。大树上的 12 年生枝条,可以作为扦插的材料,但以 1 年生苗木为最好(1 年或 2 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 。实验表明,插条部位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实验室用插穗长7 ,直径 11 为宜。由于一个年级几百名学生同时用枝条,要适当考虑对树木的保护。4、扦插枝条的处理: (1)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2)每一枝条留 34 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二)实验设计1 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

5、或 -萘乙酸(NAA)等。2 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 g/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 。3 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一定梯度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NAA 有毒,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剩余的母液应放在 4 保存,如果瓶底部长有绿色毛状物,则不能继续使用。4 枝条处理方法:浸泡法和沾蘸法建议各小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实验。浸泡法也可设置不同的浸泡时间。应该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方案,以便交流,资共享。归纳、投影汇总学生的实验设计,归纳出一般容易出差错的地方,提示学生注意:小王的实验设计如下,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1材料材料:柳树条若干,试管

6、、移液管、培养皿、滤纸、蒸馏水、生长素溶液2、实验步骤:A、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02、04、06、08、1、2、3、4、 g/L 的溶液B、取 9 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 9 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取 9 支相同的柳树条,分别插在上述不同试管中D、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下培养一定时间E、观察并记录数据3、实验结果和分析板书设计第 2 节 生长素生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理作用2、作用特点:两重性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3、顶端优势二、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三、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目标检测:A 组

7、1、棉花长到一定的高度后,摘去顶芽,侧芽就发育成枝条。这说明()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向侧芽 B、原顶芽不再向侧芽运送过量生长素、顶芽摘除后,侧芽开始分泌生长素 D、顶芽摘除后,侧芽大量分泌生长素2、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 )A 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 )A、高浓度和低浓度都促进生长 B、高浓度和低浓度都抑制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D、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4、要得到番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在该花的柱头上。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是(

8、)A、花蕾期,不去雄蕊 B、花蕾期,去掉雄蕊开花后,不去雄蕊 D、开花后,去掉雄蕊 B 组、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培育无籽番茄 培育无籽西瓜 果树整枝修剪 带芽的枝条扦插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棉花摘心A、 B、 、 D、6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 ) A (2) (3) ()B (2) (3) () (7) (2) (3) () (6) (7)D (2) (3) () (6)参考答案: BBBDA学生讨论后回答: 1、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不同2、根、茎、芽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依次是 10-10l/l;10-4

9、l/l; 10-8l/l3、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根生长的程度先增加后减少,超过一定范围后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4、生长素浓度为 10-6l/l 时促进茎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学生看书后, 说出两重性的具体表现: 学生说出前所查阅的资料介绍-萘乙酸(NAA) 、2,4-D NAA 是具有生长素类活性的萘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于组织培养体系,可以诱发不定根形成,提高树木扦插成活率,提高座果率,防止采前落果。它具有与 IAA 不同的环状结构,但其侧链与IAA 相同,比 IAA 稳定,因此常代替 IAA 使用。2,4-D 的化学名称是 2,4-二氯苯氧乙酸,它是一种除草剂,现在广泛应用于无菌培养体系

10、,用于诱导细胞增殖。2,4-D 除了作为除草剂之外,它最显著的用途是引起脱分化和未组织化的细胞生长,另外,它还具有使幼苗矮化粗壮的功能。但 2,4-D 能够引起染色体变异,使用时必须格外小心。学生回答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等。学生归纳:所考查知识点是: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24D在低浓度时,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在高浓度时,它不但能够抑制生长,甚至还能杀死双子叶植物,因为双子叶植物的叶宽大平展,叶片的表面积较大,蜡质较少,幼芽裸露,所以吸收的药剂较多,幼芽易于受害。单子叶植物(如小麦)通常叶面较少,叶片直立,表面角质和蜡质也较多,幼芽为老叶所包裹,所以相

11、对地吸收药剂量也较小,幼芽也不易受害。所以,同样剂量的 24D(浓度较高)能够抑制可杀死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却没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这说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同一浓度的 24D 敏感程度不同。 答案 学生预习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指导,并准备好实验用具,如杨树枝条、矿泉水瓶等。教师如果能提前做本探究活动的预实验,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也可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学生讨论后分小组汇报和说出自己组讨论后的实验设计方案:优点:1、基本过程合理2、注意了单因子变量3、注意到了培养条的合理性不足:1、缺重复实验组,一般每一组不能少于 3 个枝条2、缺对照组

12、,设置清水空白对照,这样实验更完整3、生长素溶液浓度的设置, (最好有个预实验,了解大体的范围)学生汇总答案,并作重点的解释,和相关知识点的联系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让学生了解处理的方法,关键词:一定浓度花蕾期(或未受粉)雌蕊柱头生长素在实践中的运用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利用幼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主要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较多的水分,而此时根的吸水能力较差,不利于植株的成活是顶端优势的相关内容a、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b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d 生长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下部 e 能否生长看胚芽鞘的尖端下部有没有获得生长素 f 弯曲生长看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下部分布是否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