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569202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以海门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为例以海门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为例 一、海门家纺产业集群的背景海门市家纺产业主要分布在三星、德胜、天补、三和、海门等乡镇,依托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形成。地处海门、通州两市交界处的叠石桥,当地群众素有从事家纺品生产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叠石桥家纺业发展驶人了快车道,家纺的品种款式由小到多,生产企业由弱到强,经营规模由小到大,生产设备由落后到先进,辐射面由狭到宽,形成了生产规模化、分工社会化、设备智能化、产品系列化和营销国际化的格局。海门市政府先后投人 10 亿多元,对市场经过六次扩建、改造,目前叠石桥已形成绣品

2、城、家纺城、商贸城、名品广场等四大经营区域,拥有 5000 多个摊位和 2000 多个精品门店,营业面积达到 30 多万平方米,日人流量 3 万人次,并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物流中心、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餐饮娱乐业等。在叠石桥市场的带动下,从事家纺产业的人员覆盖周边三个县市 10 多个乡镇,人数20 多万,生产的产品包括被套、被罩、床单、窗帘、被子、凉席、帐子等,不但畅销全国,还远销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 年,叠石桥家纺市场实现成交额巧 0 亿元,成为全国同类行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交易额最高、市场前景最为看好的市场。 二、海门家纺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海门家

3、纺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 1.要素条件。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可以被归纳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五类,这些生产要素一般是混合出现的,但每个产业对其依赖程度又随产业性质而定。海门家纺产业集群的生产要素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资本资源。叠石桥家纺市场强大的吸引力和产业的集聚效应吸引了全球家纺企业来到海门发展。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企业群体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成为中国最大、全球前三的家纺产品集散地。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所在的三星镇,建起了 2.8 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园区建成三年来,已有进区企业 194 家,总投人 35 亿元,其中产值超千万元企业有 103

4、家,超亿元企业有 10 家。浙江、上海、广东等地资金以及美、欧、非、亚等大洲 20多个国家外资纷纷涌人,争抢发展先机。在该市海门、三和、天补、德胜等紧邻叠石桥家纺市场的乡镇,外资同样纷至沓来,推动海门 2005 年总体利用外资列苏中、苏北地区第一,超过了太仓、宜兴等苏南老牌吸引外资强市。 (2)基础设施。为打造一流市场,海门市大力实施叠石桥家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该市先后投人近亿元对市场的配套设施进行建设和完善,扩建停车场 4000 多平方米,不断优化市场配套功能,有效地提升了市场的配套服务功能。目前,餐饮、娱乐、休闲一条街基本形成;金融服务、产品研发、机械维修、纺配纺机贸易、彩印包装、中介服务

5、、信息咨询、法律援助、商贸流通等各类配套服务业较为完善。大市场需要大物流。该市投资 2 亿元建起占地面积 200 亩的物流园区,有 53 条营运线路,覆盖全国 300 多个城市和地区,并经附近的机场、港口码头可远运至南非、罗马尼亚、阿根廷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2005 年,该物流中心货物运输量超 200万件,总价值 70 亿元,同时实现出口供货额巧亿元。已搭建成的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信息中心,将人员、商品、资金等信息交流畅通到每一个细节,随时可以提供各类信息咨询,每间商铺均有闭路电视、宽带和电话等,代表了未来市场发展的最新理念。 2.需求状况。市场内为适应不同需要的消费者,绣品产品高、中、低档应有尽

6、有,交易方式灵活,现金现货、订单皆可。精品城内,内地著名品牌云集,有“心愿”、“天发”、“银炯”、“凯帝”、“美罗”、“迪尼诗”、“巨丰”、“凯盛”等 20 多个内地著名品牌。该市场已在内地 200 多个城市建立了稳固的销售网站,每年至少有 300 多万条床罩、900 多万条被套畅销内地各大、中城市;同时,产品还远销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南非、智利、阿根廷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市场还与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镇上有三百多人走出国门,注册和创办了二百多家境外公司和企业。现在绣品城日人流量已达到三万人次,全年营业额超过 30 亿元,是全国最大的绣品专业市场。一直

7、稳坐全国绣品专业市场“老大”。 3.相关、支持性产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叠石桥家纺业进人了鼎盛发展时期。目前,叠石桥已成为全国家纺系列产品的生产基地、销售场所和物流中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生产规模化。仅叠石桥所在的三星镇就有家纺工业企业 150 家,个体加工户 3078 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60 家,亿元企业 3 家,加上周围的乡镇家纺工业企业,总量超千家。分工社会化。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已形成专业分工,即使生产加工,一户也只做其中一道工序。设备智能化。枕套、床罩等家纺产品起初靠手绣,后来在缝纫机上绣。90 年代起普遍用电动绣花机绣。目前已向电脑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叠石桥家纺

8、产业已拥有电脑绣花机 8000 多台、电脑多针绮缝机 3000 多台、工业缝纫机 25000 多台、喷胶棉生产线 35 条、其他相关设备2800 多台,设备总价值 20 多亿元。产品系列化。起初,叠石桥的家纺业主要生产枕套和电视机套等家用电器套。后来又开发了床罩、窗帘、云丝被、沙发座垫、靠背等。现在其家纺产品,不仅品种多,而且质量高,有 200 多个品种,能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消费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海门家纺业的不断做大做强,商机不断扩大,家纺产业链也不断拉长,形成了一个以家纺主导产业为中心,集纺织、研发、加工、机械、包装和销售为一体的有特色的产业链。如今,小到一根针、一

9、束线,大到几十万的家纺生产机械,叠石桥都有专门的生产厂家。家纺生产需求量最大的是布料及填充物,由此,天龙印染、金雪化工等企业应运而生。 4.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竟争。海门市不断推进家纺生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从传统的缝纫机到今天高速绮绣一体机、智能化电脑绣花机、电脑多针绪缝机等现代化设备普及。设备的更新改造和科技进步,大大促进了海门家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提档升级。海门还大力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不断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截至目前,累计注册商标 200 多件,60 家企业通过了 1 以刃 000 质量体系认证和 15014000 环境体系认证,获各类商标名牌产品巧个。此外,海门

10、家纺的蓬勃发展,吸引了“鳄鱼”、“金利来”、“老爷车”、“华伦天奴”、“红豆”、“恒源祥”、“波司登”等国内外驰名品牌加盟。激烈的产业竞争,促使海门家纺产品始终保持着与国际同步的设计品味。现在,海门每天都有 100 种新品完成设计,1000 多个家纺品种能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已有 200 多个产品获国家专利。目前,市场绣品也由家庭生产的“无牌式”绣品逐步发展成有 60 多种品牌的系列产品。然而,绝大部分产品仍默默无闻。但是叠石桥绣品城经济增长点,还是要靠品牌带动的销售量来实现,以将原来隐蔽在叠石城绣品城内的那种分散的无形资产“有形化”,让它与现有的显性销售网

11、络相结合,形成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最佳组合,最终形成“ 叠石桥”品牌,向品牌要效益。 5.机会。机会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打断事物的发展进程,使原来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竞争优势无效,而落后国家的企业如果能顺应局势变化,利用新机会获得新一轮竞争优势。随着中国加人 W 联),海门家纺产业的前景更加广阔,同时跨人全球市场,如何把握市场先机获得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 6.政府角色。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因而它不能靠政府的行政干预而形成,但政府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对产业集群加以正确引导。海门家纺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的产业政策的倾斜

12、和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叠石桥绣品城每间面积一米二的摊位,一年租金为 4000 元人民币,精品房一间(面积 20 至 30 平方米),一年租金为 20 万元人民币。当地对于海内外客户前往投资、经营无不欢迎,经营户可获所得税第一年免征、第二年减征;工商管理费第一年免交、第二年减半;房租半年免收以及无偿为经营户在市场有线广播、电子显示幕上进行广告宣传等优惠政策。此外,对海外投资者,实际投资额满一百万美元的企业,奖励投资者四百平方米土地用于别墅建设;实际投资额满二百万美元的企业,奖励投资者别墅一套;实际投资额满三百万美元的企业,奖励投资者叠石桥中心地带营业用房一间;实际投资额满四百万美元的企业,

13、优先安排一块商业用地供投资者开发。 7.产业规划。三星镇党委和镇政府依托“绣品城”不断开拓进取,终于走出了一条集体工业和家庭工业“一业两化,比翼齐飞”的新路子。近年来,海门叠石桥绣品城在三星镇党委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场带动战略,按照“城”(绣品城)、“街”(农民街)、“区”(工贸区)、“带”(绣品经济带)为一体的总体规划,努力工作,以形成绣品城、商贸城、托运城三城鼎立,互为依托的大市场格局。投资 900 多万元,建造了 6080 平方米的绣品城、精品楼、名品广场;投资 1050 万元,建造了占地 17 亩的托运城,下设 26 个托运站,能快捷地把三星绣品托运到全国各大中城市。 三、美好前景

14、 随着中国家纺产品与 W 丁工)成员自由贸易的发展,叠石桥家纺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预计将在 2010 年前把叠石桥建设成为中国家纺产业的研究发展中心。数量实现大规模扩张。计划到 2010 年,叠石桥市场交易量达到 500 亿元,叠石桥区域交易量达到 800 亿元,家纺生产企业数量达到 3000 家,从业人员数量达到 50 万人,国际贸易额达 200 亿元,形成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比翼齐飞的格局。质量实现大幅度提升。2010 年,叠石桥家纺业要形成全国驰名商标 3 一 5 个,全国名品 8 一 10 个,创造出国际品牌。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达到 100 家,年销售额超 10 亿元的企业达到 2 一 3 家。配套实现全方位完善。外部条件日渐成熟。宁启高速通车、苏通大桥建成,沪崇苏通道、崇海大桥和沪通铁路以及宁启高速叠石桥互通陆续开工建设,叠石桥与全国各地的交通更加便捷。内部环境也更加优越,建设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三期工程和家纺国际物流中心,使叠石桥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好、服务质量最优的家纺产品集散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