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67891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时 教 案 总第 06 时 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教学目标(目的)识记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分析两人思想的主要历史影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较全面地归纳老子的思想、孔子在政治上和教育上的思想。难点:评价老子的思想;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根及地位变化。备 注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新引入: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思想、学、艺术、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教学过程: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化 春秋战国化特点:化异常繁荣。春秋战国化繁荣的表现

2、:哲学流派纷呈;艺百花竞艳;科技世界领先。一老子和孔子(一)老子和道德经1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年楚国贵族,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道德经为其所著(一说是老子的弟子们回忆其言论所著) 。2老子的政治思想:“无为”,即让统治者任其自然,反对采用严刑峻法。3 道德经中包含朴素辩证法思想: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互相转化。从哲学发展角度看是积极的。4评价老子的思想:积极:提出朴素辩证法(运动、变化) ;主张“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应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不要去违反它而胡作非为,此结论综合众多网站观点) ,反对严刑峻法。消极:“小国寡民”思想。老子言论选摘:(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

3、,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右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4)小国寡民,使民人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老子简介:姓李,名耳,又字老聃,楚国人。他出生于一个小贵族家庭,做过周朝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曾因政治原因避难到鲁国。当时 17 岁的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问题。老子比孔子大 20 岁左右,生卒年

4、月不详。据说老子晚年骑了青牛西游要过函谷关,函谷关的关令尹很崇拜老子,请他写书。老子写了五千字的道德经 ,就入关到秦国去了。后死在扶风,葬在槐里。第 页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1孔子(前 1 年前 479 年) ,春秋晚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2孔子的儒家思想(大思想家):(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2)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主张“仁”:“仁者,爱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谐社会、以德治民) ,即要求统治者能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维护“礼”:“贵贱有序”(维护奴隶制统治) 。

5、(保守性维护周“礼”)要改良:制度因时而变。 (进步性以德治民;逐步改良)(3)孔子学说经历代儒者改造发挥,成为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3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大教育家):(1)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德类)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习方法:态度老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谦虚好问。(2)教育实践:兴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化教育局面。(3)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教育为政治服务) 。4孔子对古化保存和发展的贡献:晚年编订和整理了“五经”(指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易和春秋 ) 。注意:春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孔子的局限: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看不起农业劳

6、动。讨论:孔子思想在春秋末年产生的社会根是什么?为什么在当时不受重视?为什么后又成为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社会根:春秋晚期,大国争战,生产力发展,分封制、井田制日益瓦解。在奴隶制度逐步瓦解过程中,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主张挽救奴隶制,缓和阶级矛盾。不受重视的原因:孔子所处的是奴隶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形成的时代,要求以暴力打破旧的社会秩序,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政权。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要求,所以不被重视。后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孔子主张中包含着坚决维护统治秩序,缓和阶级矛盾,使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等有利于统治者利益的成分。后的儒家思想

7、家又加以改造和发挥。师 生 互 动 记 录孔子简介:孔子(前 1 年前 479 年)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东曲阜)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落,成年后曾任“委吏”(管仓库小吏) 、 “乘田”(管牛羊畜牧小吏)等小官,也做过为人居丧礼赞的“儒”。中年时,孔子曾一度为鲁国司寇(管刑法的官员) 。去职后开始私人讲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游说自己的政治主张,但诸侯国君绝大多数对孔子师徒敬而远之。晚年的孔子则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化典籍,曾整理过诗、书,审定了礼、乐,编纂出春秋 。孔子的言论由其门徒记录整理,编为论语 。第 页 时 教 案 总第 07 时 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二)

8、 “百家争鸣”教学目标(目的)识记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主张;分析“百家争鸣”背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百家争鸣”。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备 注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新引入: 面对诸侯纷争的政治局面,战国时期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众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提出了差异较大的思想主张,形成了我国古代史上第一个思想解放的高峰“百家争鸣”。教学过程: 二 “百家争鸣”(百家:虚指,极言其多) (一)概念:战国时期,由于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不同,形成了很多学派。 (儒墨两派最有实力) (二)历史条: 经济发展打基础;

9、社会变革能催生;私学兴起育人才;诸侯纷争是环境。 总之,是经济基础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必然反映。 (三)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1墨家墨子: (1)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手工业者出身。 (2)思想主张的社会根:战国初,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队伍不断扩大。 (3)思想主张或要求:“兼爱”、 “非攻”反对战乱,人们和睦相处,有安定生产环境;提倡节俭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要求珍惜劳动成果;“尚贤”反映小产者希望提高政治地位。 2儒家孟子和荀子:(1)孟子: 战国中后期邹国人,鲁国贵族后代,名轲,著有孟子 。 思想主张的社会根:孟子代表新兴贵族地主的利益,希

10、望用孔子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主张和要求: 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或重义轻利、生于忧患的思想)随着封建生产关系形成,农民同地主阶级的矛盾激化,孟子要求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轻视劳动人民,为统治者辩护。 (2)荀子: 战国中后期赵国人,名况,著有荀子 。 思想主张的社会根: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反映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增强。 主张和要求: “礼”(根本原则) “法”(具体措施)并用希望吸收儒法两家长处为地主阶级服务。 “制天命而用之”认识自然规律并加以利用。 3道家庄子:(1)庄子,战国中期宋国人,名周,著有庄子 。(2)思想主张

11、:发展唯心哲学(庄周化蝶) ;痛恨不公平(“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认为“无用”比“有用”好。第 页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4法家(先商鞅、后)韩非:(1)代表人物:韩非,战国末期韩国贵族,著有韩非子 。(2)思想主张的社会根:战国时封建制度确立,统一趋势加强。(3)思想主张:改革观: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集权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法治观: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的要求;也反映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历史现实。注意:法家思想是秦始皇巩固统一,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儒、墨、道、法的历史地位。

12、“非儒即墨”说明当时持儒墨两派主张的人最多;道家其次;而法家思想深受统治者欢迎。其他:兵家、阴阳家、杂家、农家等(略) 。关于“春秋战国思想”的一些高考题(2007 广东历史 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2007 全国综二卷 12)古人所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A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2008 四川卷综 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2008 重庆综 1) “

1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旧中国时期为 A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2008 海南历史 2)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DA墨翟 B孟轲 荀况 D韩非(2009 海南历史 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B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2009 年东基本能力 43)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DA兼相爱、交相利 B仁者爱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师

14、 生 互 动 记 录百家争鸣的原因:物质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社会变革与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思想的自由;化基础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有思想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战国时期法家为何备受诸侯青睐,而儒家备受冷落?答:是否适应新兴地主阶级与诸侯兼并争霸的需要。正确评价法家思想:推动了战国各国的变法运动,使封建制确立;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条;但严刑峻法、重农抑商、化高压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且法家的法治,从根本上看是封建的人治,不是近代的法治精神。 第 页 时 教 案 总第 08 时 题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艺术与科学教学目标(目的)识记春秋战国时期学艺术与科技成就;分析艺作品反映的现

15、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诗经 ,屈原和离骚 ;编钟;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十九年七闰”法;墨经中的物理学知识;扁鹊。 难点:对某些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备 注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新引入: 春秋战国时期,除中国思想界“百家争鸣”之外,中国艺界也是“百花齐放”,中国科技方面更是硕果累累。 教学过程: 三 诗经和屈原 1 诗经 (1)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时间: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构成:“风”(民风淳朴) 、 “雅”(大雅之堂) 、 “颂”(歌功颂德) (4)主题:反映奴隶社会晚期的社会状况。 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

16、王臣分封制、井田制;有渝(意云)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国,爰及我私私田出现;其置(锋利的工具)斯 ,以薅荼蓼金属农具的使用;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商业的发展。()影响:它的人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在世界学史上永放光芒。 2屈原 (1)生平介绍:战国后期楚国贵族。希望革新政治挽救楚,被权贵排挤,遭楚王流放。在长期流放生活中了解民间疾苦。前 278 年,秦破楚都郢,屈原投汨罗江而死。 (2)创造新体裁楚辞 (3)写出好诗篇离骚 (古代最长抒情诗) 四诸子散 1老子散:情感深沉,想像丰富,充满哲理。 2墨子散:推理与叙事结合,表达政治主张,说明科学技术。 3孟子散: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深入浅出。如“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生取义) 4庄子散:字优美,想像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