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复习测试(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66681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复习测试(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复习测试(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复习测试(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复习测试(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复习测试(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复习测试(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复习测试(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复习测试(含解析粤教版必修)复习测试(含解析粤教版必修 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复习测试(含解析粤教版必修 3)本试卷共 24 小题,满分 10 分,考试时间 10 分钟。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搪塞/塞车 拾遗/拾阶而上 箪食壶浆/归心似箭B疮疤/创伤 恫吓/荷枪实弹 蒙头转向/蒙头盖脸弦乐/船舷 滂沱/庞然大物 含英咀华/踽踽独行 D熨帖/意蕴 栖居/栖栖遑遑 椎心泣血/脊椎动物 解析:选 D。D 项,分别读 /n,q/x,hu/zhu。A 项,分别读s/si,sh

2、/sh,s/ s;B 项,分别读 hun,h,n/n;项,分别读 xin,pn/pn,。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些官员用注水的 GDP 数据作为政绩,虽然这种行为危害极大,但他们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仍是乐此不疲。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官员试图用虚幻的增长讨好上级;二是违法成本太低,GDP 数字造假被发现后,往往可以以统计失误为由李代桃僵,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也只是给予行政处分。正因为如此,一些造假者才变得更加肆无忌惮。A打肿脸充胖子 B 乐此不彼李代桃僵 D 肆无忌惮解析:选。项,李代桃僵: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比

3、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此处宜为“推搪”(推脱搪塞)。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墨菲在 2011 年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半决赛上负于特鲁姆普,赛后墨菲说他比赛时失误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在场观众手机铃声的影响而造成的。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网络为语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处理和使用丰富的教学资,并且也增加了筛选的难度。D4 月 7 日晚间日本再遭 74 级地震袭击,福岛核电站周围 20 公里的撤离区,现在可能有必要扩大范围,因为那是按照最初的短期辐射标准设定的。解析:选 D。

4、A 项, “主要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B 项,搭配不当, “国力的强弱”与“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一致;项,逻辑问题, “并且”改为“同时”,前后句子是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4填入下面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据史料介绍,唐武宗时期的名相李德裕,著有柳次旧闻 、 会昌一品集等,_,但对他的一句颇富哲理的名言“正人如松柏,持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依附他物不能起”却早有所闻。A他不仅有才,而且政绩很好,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B他不仅政绩很好,而且有才,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他不仅政绩好,而且有才,对于他的这些书我迄今未曾涉猎D他不仅有才,而且政绩很好,对于他的这些书我

5、迄今未曾涉猎解析:选。项前句中“才”与后句中“他的这些书”衔接,后句“我”与后叙述对象保持一致。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 分。阅读下面的言,完成9 题。国初群雄事略钱谦益真,姓何氏,东莞之员冈人,生八岁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夺。少英伟好书剑。至正间,岭南盗起,焚掠州郡,真集义兵保乡里,仕为河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中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岁乙未,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岁癸卯,南海三民部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闻之,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广人大悦。时中原大乱,南北阻绝,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

6、,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舟师取广东。时永忠在福州,先遣人以书谕真,曰:“元君失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时而起,或假元之号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横敛,蚕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谓极矣。今天子受天明命,肇造区夏,惟两广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顺者抚绥,逆者诛殛。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 ”遂航海趋广东。三月甲戌,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遣使奉表迎降。初,汤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且遣人回报真。至是,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上赐诏褒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负

7、固偷安,流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论矣。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归,不烦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堵,可谓识时达变者矣。 ”真叩头谢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 ”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用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以表归之诚占云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七月乙巳,封何真为东莞伯。(节选自国初群雄事略)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 构:招致B先

8、遣人以书谕真 谕:告诉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 籍:登记D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 诣:前往解析:选 A。构:制造。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 慨然以生民为念B豪杰之士,乘时而起 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 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D易乱为治者上也 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归解析:选。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向。A 项,以:为连词,前后动作的连接,顺承,可不译;为介词,译为“把”。B 项,而:为连词,前者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表转折,译为“却”。D 项,者:代词,译为“的人”;为音节助词,用在表时间的

9、词语后补充音节,无实义。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真“保民达变”的一组是(3 分)( )仕为河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 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少英伟好书剑 予受命南征,顺者抚绥,逆者诛殛 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A B D解析:选 B。说何真曾任官职;说何真的外貌和爱好;说的是廖永忠。排除这三项即可。8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何真年少不幸,八岁便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孤儿,始终没有改嫁。B元末大乱,广东土匪乘势而起,为抵御土匪的骚扰,何真组织了自己的武装。何真原本率部降元,后因廖永忠信中的言辞咄咄逼人,何真不得已,改向明

10、军投降。D明太祖褒奖了何真,对其在动乱时节组织武装保境安民的举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解析:选。项, “何真不得已”一说误。对何真而言,只要是正统的政权即可,在这个前提下,投降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安居、安宁。9断句和翻译。(10 分)(1)用“/”给下面的段断句。(4 分)上 曰 夫 能 不 贾 祸 于 生 灵 者 必 世 享 其 泽 朕 嘉 卿 忠 诚 念 江 西 地 近 广 东 是 用 特 授 尔 江 西 行 省 参 政 以 表 归 之 诚 上 云 令 名 德 之 舆 也 卿 令 名 已 著 尚 懋 修 厥 德 以 辅 我 国 家解析:断句是阅读言的重要内容,考查的对内容的理解。注意言停顿常

11、用的语言标志,如“曰”“者”“也”等。答案: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用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 以表归之诚/占云/ 令名/德之輿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 以辅我国家。(2)把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3 分)译:_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3 分)译:_解析:翻译言要把握关键字词,注意语意 畅通。足下:您、你;一介之使:一个使者;安:使安定;景从:像影子那样跟随。答案:怕先生您尚未省悟,就先派个使者报个信,希望先生您注意。现如今,皇上平息动乱以使天下安定,此举上应天命下顺民意,

12、天下百姓如影随形。参考译:真,姓何,是东莞员冈人,八岁亡父,母亲守节不再嫁人。何真年少时就 身材魁伟,喜好书法和剑术。至正年间,岭南强盗四起,在州郡放火抢劫,何真组织起义兵保卫乡里,后官至河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中原地区元明交战,从岭南到南海都随之动荡不安,何真弃官回归乡里,他满腹感慨,心里只有老百姓。乙未年,乡民王成、陈仲玉作乱,何真请得行省同意,组织义兵剿灭了他们。此役,何真亲自披挂上阵,把陈仲玉活捉回。癸卯年,海南三的邵宗愚攻陷了广州,广州守将何深战死,邵宗愚部在城里疯狂烧杀抢掠。何真听说后,率众收复了广州,他的军队军纪严明,广州民众非常高兴。此时,中原局势一片混乱,南北交通断绝,何真更

13、加努力地训练士卒,他们占据关隘,保住了一方的安宁。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任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领水军直取广东。廖永忠当时在福州,事先派人送信给何真说:“元朝皇帝已经丧失了驾取政权的能力,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趁势而起,有的假借元朝廷的号令指挥一方,有的干脆倚仗强大的军队,肆意妄为,他们横征暴敛,割剧称雄,百姓生灵涂炭,可以说是痛苦到了极点。如今大明皇帝受命于天,正在开创华夏大业,只有两广,遥远荒僻,从未蒙受圣明君主的教化,我奉命南征,归顺者会受到安抚,违逆者将处以极刑。怕先生您尚未省悟,先派个使者报个信,希望先生您注意。 ”于是从海路直取广东。三月甲戌,何真登记辖区各郡县的人口

14、、兵马,钱粮的数目,派使者捧着降表迎接投降。早先,在明将汤和等人平定福建的时候,何真就派使者从海路捧着降表准备向元朝廷投降;正好遇到汤和的军队,于是使者改动了降表,请求向明军投降,并且派人回去向何真汇报。此时,征南将军廖永忠派专人护送何真的使者带着降表到京城。皇上下诏褒奖他,诏书说:“天下动荡的时候,所谓的豪杰有两种人:变动乱为安定的属上等,保护百姓直到天下安定,并且知道应当归顺谁的属次一等。至于据险苟活,残害人民,死不悔改的,就不值一提了。当初,我大军兵临闽越之时,你就诚心归顺,没让我费鞍马之劳,没有流血牺牲,使民众得以安居,你真可谓是识时务者啊。 ”何真叩头谢恩,说:“当年周武王讨伐残暴,

15、救民于水火,没有预约就前会盟的诸侯有八百。现如今,皇上平息动乱以使天下安定,此举上应天命下顺民意,天下百姓如影随形。臣本蛮荒之人,近恰逢动乱,我聚集乡里,只为保命,并无其它意思。现在有幸生逢大明的朗朗乾坤,皇上的光辉无处不在,臣再驽钝,又怎敢违背天意。 ”皇上说:“手握兵权而不祸害百姓的人,他的后人一定能够享受他的忠诚。朕欣赏你的忠诚,考虑到江西地邻广东,因此特授你江西行省参政一职,以表彰你归顺的诚心。占词上说:好名声,是用承载美德的。你的好名声 已经够大的了,还需努力提升自己品德,用辅佐国家。 ”七月乙巳日,封何真为东莞伯。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7 分)添字采桑子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听。【注】 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1)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有什么妙处?词中写出了芭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3 分)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