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剧创新艺术艺术论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564273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音乐剧创新艺术艺术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方音乐剧创新艺术艺术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方音乐剧创新艺术艺术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方音乐剧创新艺术艺术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方音乐剧创新艺术艺术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音乐剧创新艺术艺术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音乐剧创新艺术艺术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西方音乐剧创新艺术艺术论文西方音乐剧创新艺术艺术论文西方音乐剧是以戏剧为基础,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整合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传达概念的表演艺术娱乐产品。从 1728 年英国乞丐的歌剧上演开始,西方音乐剧已近 300 年的历史,从音乐喜剧的出现,也有 100 多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发展,西方音乐剧有机地汲取各种大众娱乐养料,经历了不同的风格和形式,逐渐成为重要的世界文化成果之一。通过对西方音乐剧发展历史的回顾和透析,可以看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史其实就是音乐剧不断求新求变的创新史,个中体现的创新精神对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西方音乐剧发展

2、历史的回顾西方音乐剧根据其形成、发展和成熟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西方音乐剧的探索期(19 世纪末-20 世纪 20 年代)西方音乐剧前身来自英国喜歌剧或歌谣歌剧,世界著名的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曾明确指出 1728 年英国约翰盖依乞丐的歌剧是音乐剧的“始祖”。19 世纪末英国伦敦著名的制作人乔治爱德华第一次使用“音乐喜剧”这一名称。1866 年音乐杂耍剧黑魔鬼在美国获得了成功,此后这种“杂耍”类型的剧目一度流行起来,成为 19 世纪末美国音乐剧舞台的主流之一。1927 年,杰罗姆科恩的演艺船在美国百老汇演出成功,因其情节歌舞有机融合,成为西方音乐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开创了以叙事为导向的剧本音乐

3、剧类型。西方音乐剧的成长期(20世纪 30 年代-40 年代)在此期间西方音乐剧走向成熟的爵士时代,小歌剧和滑稽歌舞合并,欧洲音乐和黑人爵士乐相结合,创造出了美国音乐和不朽的百老汇音乐剧。代表作品朋友乔伊为后来2音乐剧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而葛什温兄弟的引吭怀君还成为第一次获得普利策奖的音乐喜剧。西方音乐剧的成熟期(20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从 1943 年美国的罗杰斯和小哈姆斯特恩创作的俄克拉荷马获得巨大成功开始,西方音乐剧进入了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多种艺术形式如戏剧、音乐、舞蹈等终于有机整合到了一起,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开始大放异彩,开始征服并影响着全世界。百老汇的其他作品如国王与

4、我、音乐之声、窈窕淑女、西区故事等多部经典也流传至今。西方音乐剧的动荡期(20 世纪 60 年代-80 年代)这一时期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创作显示出多元特征,多种艺术元素和概念深入音乐剧。如桑德汉姆的“概念音乐剧”的出现,以及流行音乐和摇滚音乐的加盟,确保了音乐剧的自由发展和美学手法的突破。期间有影响的作品有异想天开、屋顶上提琴手、上帝之力和油脂等等。西方巨型音乐剧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60 年代后期百老汇音乐剧的多元发展并未带来真正的革新和持久的动力,而摇滚音乐剧的艰难行进也未能继续让美国音乐剧的强势横扫世界。相反,英国伦敦西区的音乐剧逐渐复兴,并以“大投资、大场面、大制作”为特点

5、的巨型音乐剧占了上风。英国音乐剧大师韦伯和法国勋伯格的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西贡小姐也正是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成为音乐剧历史上的四大名剧。二、西方音乐剧发展历史中的创新精神在对西方音乐剧发展历史的追寻和探究过程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其源头的悄然兴起,欧洲音乐与美国文化的欣然结合,还是美国百老汇的繁荣发展,或是英国伦敦西区的宏伟复兴,创新是其内在的持久不变的推动3力,它保证了西方音乐剧的艺术发展勃勃生机、与时俱进、历久弥新。1、从古典歌剧到喜歌剧的创新早在西方音乐剧的孕育阶段,喜歌剧和小歌剧的出现,虽然没有直接形成现代形式的音乐剧,但作为活水源头,其本身就是对古典歌剧的重大创新。18 世纪初英国

6、开始了意大利歌剧称霸伦敦的时期,歌剧只起着供上层社会消遣娱乐的作用,代表着贵族阶层的艺术趣味,残存着宫廷美学的形式主义倾向。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启蒙学者对传统歌剧中形式主义倾向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结合各地民间戏剧的流行,促进了喜歌剧的发展。1728 年伦敦出现了乞丐的歌剧,它无情嘲笑了意大利正歌剧,有力揭露了意大利歌剧的弱点。其中的音乐来自民间流行的歌曲,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内容取自日常生活,以大众为对象,插科打诨,胡闹耍宝,以乞丐娼妓取代了悲剧英雄,挑战了歌剧传统。喜歌剧音乐轻松活泼,剧情简单易懂,受到观众的喜爱和重视,成为对古典歌剧的一次重大创新,奠定了音乐剧发展的基调。脱离了

7、较为严肃的正歌剧传统后,小歌剧也以轻松的风格、悦耳的曲调,在英国流行以及欧洲大陆大受欢迎,为后来的音乐剧奠定了基础。2、从音乐喜剧到音乐剧的创新来源于欧洲,发展繁荣在美国的西方音乐剧,正如美国的别号“大熔炉”一样,身体里流淌着欧洲喜歌剧、小歌剧高贵的血液,但它的骨骼却不算高雅,由歌舞综艺、富丽秀、黑人剧以及音乐喜剧等构架。而随后的发展最终一改传统音乐喜剧那种插科打诨、轻歌曼舞、依靠明星的简单形式,创新为音乐、舞蹈和剧情协调发展,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齐头并进的叙事音乐剧。4欧洲小歌剧给美国本土音乐剧的创作和创新发展作了铺垫,然而美国音乐剧必须要符合美国社会发展、融合美国本土各种表演艺术元素。这

8、一本土化进程正是西方音乐剧的又一次创新。19 世纪的工业革命和移民浪潮使美国人口激增,城市快速发展,社会中下层对娱乐节目的呼声日益强烈,杂耍综艺秀就成为美国最流行的舞台娱乐形式。而黑人剧和爵士乐与美国音乐剧的结缘,为西方音乐剧带来了独特风格,改变了欧洲音乐剧长期以来的传统样式,促使了贴近生活和时代口味的音乐喜剧兴起并在 20 世纪初期达到了奇观和才艺的巧妙结合。这些发展为音乐剧的创新精神丰富了内涵,即真正的本土化就是创新。继西方音乐剧在美国本土化创新之后,由科恩、罗杰斯和小汉姆斯坦开创的叙事音乐剧的发展成为音乐剧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最终完成了从音乐喜剧到音乐剧的创新。1927 年科恩和小汉姆斯

9、坦的演艺船开创了戏剧文本与歌曲整合为一体的美学标准。1943 年罗杰斯和小汉姆斯坦的俄克拉荷马彻底解决了剧本同音乐、舞蹈相辅相成的关系,明确提出叙事音乐剧的创作模式和格律,真正做到了音乐依故事而作,歌曲为舞台而生,带来了冲击百老汇变革的巨浪。从此,音乐剧创作从传统的闹剧形式中解脱出来,音乐喜剧(Mus i cal Comedy)这一术语里的“喜剧”(Comedy)被拿掉,只留下了 M usical,也就是音乐剧。3、从发展到繁荣的多元化创新进入西方音乐剧的成长、成熟并繁荣发展阶段,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历史发展更是显示出多元化创新的局面。1927 年演艺船真正把美国乡土的剧本故事和歌曲、舞蹈加以组

10、合,首次在脚本和表演上突破了种族歧视。它一反以往美国当时剧坛上风花雪月、逃避现实、迎合低级趣味的作风,将美国社会中深沉的种族疮疤揭示出来。1935 年的波吉与贝丝则是歌剧与音乐剧交融的典范。其中优美的黑人民谣、蓝调、爵士乐使它成为当代音乐剧的不朽佳作,而剧中壮丽的大乐队和大合5唱团、代替对白的宣叙调,又使它常被称为美国第一部正宗的歌剧;同时它也史无前例地在音乐剧中启用了黑人演员。1943 年罗杰斯和小汉姆斯坦的俄克拉荷马颠覆传统,求新求变,成为现代西方音乐剧导演手法创新的先声。它将歌曲整合在故事情节中;破天荒地以一种近乎白描的处理手法来描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一反百老汇音乐剧传统套路,改序曲合

11、唱为一人独唱,改第一幕终场时人物众多为依靠三个人物撑场;舞蹈设计独具匠心地引芭蕾舞入音乐剧,使用了民族式芭蕾,而不是简单地照搬传统的踢腿舞或踢踏舞;另外的创新还包括剧中一个主要人物的死亡。1945 年的旋转木马和俄克拉荷马一样大胆创新,除了比利的“独白”外,创新还包括开场,他们改变了传统的序曲,而代以宏大的“狂欢华尔兹”;在经典唱段“如果我爱你”中,对话被自然巧妙地融进了歌曲中。1956 年的窈窕淑女用对白来展开情节,剧中一位不太唱歌的男主人公为以后的西方音乐剧中同类角色开了先河。到了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西方动荡的社会和反传统的风气,带来了流行音乐风格的重大改变,西方音乐剧也要重新寻找其方

12、向。这段时期的作品如毛发及耶稣基督超级巨星等将摇滚乐带进了音乐剧。七十年代美国作曲、作词家桑德汉姆和导演普林斯抛弃了以剧情为主的写作,推出了以概念为主导的音乐剧,将电影剪接的手法带进音乐剧。1975 年百老汇的合唱班正是这种风格的最高峰,它革新了人们的欣赏习惯,打破了传统音乐剧严格的情节线,将许多角色和人物贯穿起来;并且在技术上第一次使用了电脑操作台。4、从百老汇到伦敦西区的创新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百老汇音乐剧制作费用节节上升,节目创意却江河日下,就在百老汇音乐剧日渐低迷之际,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团则以舞台奇观、通俗剧情、流行6曲风和绚烂布景为标志,推进西方音乐剧的

13、全面商业化、国际化和巨型化,以四大名剧成功复兴了英国伦敦西区的音乐剧艺术,成为西方音乐剧的又一次经典创新,真正把西方音乐剧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百老汇的大门始终向流行音乐关闭,而伦敦西区音乐剧经过制作和包装很好地迎合了 80 年代年轻人的口味和兴趣,剧目的创作也不必遵循百老汇的种种陋规旧习,可以实现剧作家和观众的梦想,让西方音乐剧这种剧场艺术真正走向大众。正是“大投资、大场面、大制作”的市场竞争策略革新,猫悲惨世界歌剧魅影西贡小姐在伦敦首演引起轰动后,才会移向纽约,走进百老汇,为英国音乐剧带来了近 20 年的风光,挑战了百老汇并取而代之。而艺术上的创新又始终是伦敦西区音乐剧各流派的鲜明特点

14、。现代派的领军人物韦伯和莱斯在猫的创作中,采用了当时看来是几乎不合乎规范的手法,没有把重点放在剧情上,而是刻意强化剧中角色的人生沧桑,以小见大,增强了感染力;剧作基于 20 世纪美国著名诗人 T.S.艾略特为孩子们创作的长诗善变的老猫精,用这首家喻户晓、知名度极高的诗作来改编,增加了对观众的诱惑力;全剧只设一个场景,但出人意料地创造出巨大的垃圾场这个音乐剧舞台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场景,给人以震撼力。2002 年韦伯的孟买之梦又是创新精神的极佳证明,试图将印度或是东方文明的魅力引入到音乐剧的制作中来,为已经进入“瓶颈”的音乐剧创作闯出了一条新路。音乐剧史诗派的勋伯格和鲍伯利则以宏伟规模和雄浑气魄的

15、音乐引领音乐剧歌剧化的新潮流,而他们对战争、革命等事关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的人文关怀也为西方音乐剧领域的扩大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史诗风格的音乐剧形式。三、西方音乐剧创新精神的启示1、通俗与高雅的结合7西方音乐剧是古典音乐与流行文化嫁接出来的果实,是通俗与高雅的完美结合。西方音乐剧的创新发展从开始就做到了流行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曲高而不和寡,通俗而不流俗。从歌剧到喜歌剧的创新,简化了剧情,吸收了民间音乐,融入了日常生活,但又高于街头杂耍,以更丰富的舞台艺术形式展示在大众面前。西方音乐剧在美国的发展创新同样启示了通俗与高雅的结合,迎合社会中下层的马戏、滑稽剧和杂耍综艺秀等流行艺术对美国音乐剧歌舞

16、艺术带来了独特风格,但美国音乐剧的本土创新并未止步,而随后从音乐喜剧到音乐剧的创新明确了叙事风格,最终把音乐剧从闹剧形式中解脱出来。音乐剧的持续发展就应该挖掘更的民间、大众、流行的艺术形式与内容,同时又能符合整合舞台艺术的一般规律,反之,流俗则轻浮胡闹,和寡则枯萎消亡。2、创新与开放的结合西方音乐剧既是一个创新的体系,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创新精神的推动下,西方音乐剧向各种艺术题材、元素和形式开放,题材方面有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成西区故事,改编自雨果小说的音乐剧悲惨世界,还有迪斯尼动画片狮子王和美女与野兽也出现在音乐剧舞台上;舞蹈方面有西区故事中来自波多黎各的充满野性和激情歌舞场面和屋顶上的提琴手中俄罗斯风情舞蹈,还有爵士、踢踏、现代、芭蕾和拉丁等多元舞蹈元素的加盟;音乐方面则尤为开放,既有流行、摇滚、爵士乐,也有清新的小歌剧,甚至还有歌剧院的幽灵中古典音乐的背景、古典大歌剧的片段和美声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