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策略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62555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论文: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研论文: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研论文: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研论文: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研论文: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研论文: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论文: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研论文: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策略科研论文: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策略科研论: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策略内容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幼儿期正处在个性及品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明礼仪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所以,平时一定要关注幼儿明礼仪的习惯养成。关键词:渗透融入、及时引导、点播提醒、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养成习惯。“人不识礼仪,寸步亦难移。 ”讲明、懂礼仪,不仅仅是对传统礼仪的传承,更是人们的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而在我国的当今社会里独生子女占多数,他们个个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一般,被家人守护着,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渐渐地,他们便形成了娇生惯养、任性的性格特点。

2、针对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我们必须对他们进行明礼仪的教育,而明礼仪的教育又应从娃娃抓起。为了让幼儿有更坚固的礼仪基础,我们应从幼儿各个生活细节做起,让他们树立起讲明懂礼仪的意识。良好的礼仪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不是单靠幼儿园教学就能成功的,应该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还应融入到日常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之中。一、启蒙:及时引导现在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礼仪修养。幼儿有没有礼貌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的。礼仪知识在最初阶段是需要灌输的,要引导幼儿发现在我们身边中存在明礼仪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了解礼仪在

3、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快乐。通过幼儿与家长和老师自编及收集礼仪儿歌、礼仪故事的过程,幼儿就会感受到知道哪些是礼仪,礼仪都有哪些行为。例如学会感谢。收到礼物是开心的事,但幼儿常忘了道谢。如果你的小孩当着送礼人的面拆开礼盒,该及时引导他说谢谢。如果礼物不是当面给的,家长可以和小孩一起挑一张美丽的卡片,可以引导他在卡片上画画并送上祝福和感谢。二、浸润:点拨提醒作为家长必须具备正确的认识,具备持之以恒的信念,尽量避免在教育孩子时表现出随心所欲,随性情而定。高兴时,可以让孩子爬着鼻子上脸,百般纵容迁就;心情不好时,则又吼又叫,以至打驾。不讲原则,不讲理智,不讲科学,凭着感觉走。家长应该在自身的带领下,让孩子体

4、会到明礼仪是一种贯以终身的教育,得时刻牢记。有时候,父母为了顾及面子尽量以温和的态度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行为,可是越是这样,孩子越是不能确立礼仪意识,越是不注意明礼仪。小孩过分调皮,特别是有客人家里时,对客人不礼貌,甚至放肆,活生生一个“小顽童”。学会“叫人”是幼儿的基本礼仪。邻居家的小孩今年五岁,在家里活泼好动,可出了家门就沉默寡言。有一次遇见熟人,叫他问候一声,他就是不说话。出现这种情况,跟平时明礼仪行为教育不点拨不提醒有很大关系。幼儿已经学会用“叔叔”、“阿姨”、 “阿婆”等称谓打招呼了,家长就可以在节日聚会时及时教育幼儿如何正确称呼亲戚,遇见熟人时,家长应及时提醒让幼儿问候。让幼儿会使用

5、并且坚持使用“请”、 “谢谢”、 “对不起”、 “不容气”等礼貌用语。三、示范:言传身教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都有向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良好契机。作为幼儿教师或者家长要主动的使用各种礼貌用语,给幼儿做一种良好的榜样。营造一种良好的礼仪教育的氛围,作为家长同样也要示范,帮助幼儿树立礼仪意识,抓住每个机会,对幼儿进行指导、教育,就会对幼儿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展示礼仪行为产生很大的帮助。平时,成人在家庭、学校、生活会中都比较随便,有可能很少使用礼貌用语和遵守礼仪规范。但是在培养幼儿礼仪意识,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幼儿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受成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幼儿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至关重要

6、的作用,而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内涵丰富,它实际是一个人人素养的部分外显,是幼儿成人后社会交往中必备的做人素质。四、可塑:养成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幼儿期正处在个性及品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明礼仪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所以,平时一定要关注幼儿明礼仪的习惯养成。幼儿在懂得了初步的礼仪后,有的幼儿能持久的坚持下,有的幼儿坚持一段时间就又遗忘了。所以,需要不断地强化明礼仪意识,不断地树立新的明行为。如:在班上专门设立了一块明礼仪区域,将每个幼儿的照片贴在墙上,每天帮他们记录自己的成绩与进步,一周下进行小结,看谁是最讲明礼貌的好宝宝。开展这样的活动,既能

7、促进幼儿明礼貌的养成教育,又能让他们从小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一个好习惯养成还应该让幼儿觉得:这是老师和家长盼望的,大家特别希望有这个礼仪好习惯,这对幼儿的发展很有用。礼仪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明礼仪好习惯多了,才是一个好幼儿,才可以多交朋友。不能肤浅地认为明礼貌习惯就是几句明用语的使用,几个明礼貌习惯的表现,要将明礼貌习惯的意识内化到幼儿心中,并生成幼儿的人素养的一部分,幼儿将会终身受益。有句话说的好:“有才无德行不远”,讲的就是一个人,单单有才气,但是没有礼貌作为他的基础的话还是不行的。要想对幼儿的明礼貌教育形成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抱着滴水穿石的态度,从幼儿生活中入手,运用多种办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明礼貌的教育和行为训练。时时刻刻将礼仪教育放在心上,落在实处,让礼仪教育渗透于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学校教育的时时刻刻,社会教育的上上下下。相信不久的将,礼仪教育之花定能处处绽放,结出硕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