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绪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61858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展心理学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发展心理学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发展心理学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发展心理学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绪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发展心理学绪论本讲目录一、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二、年龄特征 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一、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 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从系统研究的角度看 通过对种系或动物演化过程的研究,考察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人类心理,以及人的心 理又如何从原始、低级的心理状态演化到现代、高级的心理状态,是广义的发展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又称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都属于广义的发展心理学范围内。 比较心理学:主要研究低级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类人猿心理的发

2、展历程,以揭示动物 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大致图景。 民族心理学:主要研究生活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各个民族的心理并加以对照,以勾 画出人类心理发展历程的大致轮廓。 从个体研究的角度看 从人类个体的胚胎期开始一直到衰老死亡的全过程中,个体心理是如何从低级水平 向复杂高级水平变化发展的,是狭义的发展心理学。着重在于揭示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 征,并探讨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具体包括婴幼儿心理 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二、年龄特征 概念 是指个体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 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

3、 正确理解 “一般”是指这些特征具有普遍性;“典型”是指这些特征具有代表性;“本质” 是指这些特征属于某种质的状态或标志。 记忆诀窍:“一典(点)本(钱) ” 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指它不经常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又有可变性(指在发展过程 中,速度可加快或延缓,也表现在受教育环境的影响上) 各年龄阶段特征是相互联系且逐步过渡的,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作准备,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在同一阶段内,开始和结尾 有很大的差异。 发展心理学家主要从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方面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两个主要部分人的认识过程

4、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年龄 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能力、自我意识、性格 等,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四个有关方面 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生理因素的发展; 动作与活动的发展; 言语的发展。 年龄特征的划分标准 划分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应该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体心理发展的每一个时 期的重要的特殊的矛盾和质的特点,应该是划分心理年龄阶段的主要依据;第二,在划分 心理年龄阶段时,既应该看到重点,又应该看到全面。由此,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标 准可以规定为,在一定的社会和

5、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特殊矛盾 或质的特点,而其主要表现在个体不同时期的主导活动、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以及生理 发展和言语发展上。 年龄特征举例 第一反抗期 年龄:24 岁 特点:随着动作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活动空间得以拓展,导致自我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增 强,对于大人的要求与命令, “我不要” 、 “偏不”成了常用语。 原因:孩子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如何把握某件事的进程。好玩的动作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操 作与控制。不考虑事情的后果。大人的过度反应强化孩子的行为。要是父母的反应方式在 他看来新奇有趣,他还会重复去做。自我中心主义 年龄:6 岁以前 特点:儿童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

6、,尚不能变换角度或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 视角,因而认识或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此外,由于儿童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 和物理的现象,思维还具有“泛灵论”的特点即倾向于将活动着的任何物体都视为有 生命的。 儿童期的多动行为 年龄:610 岁 特点: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 原因: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发展不平衡; 环境(节奏、玩具) 青少年的“心理断乳” 年龄: 1018 岁,成熟期前倾 特点: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附而寻求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自主。 独立感增强,闭锁性突出。产生“我已经是大人了”的感觉,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开 始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身体的变化带来了许多烦恼与秘密。 “谁识少

7、年愁滋味”! 心理的闭锁导致他们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对自我过分关注。开始对自己全方位的审视包括外貌、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等等, 产生认识自己、塑造自己的需要。通过与同龄人的比较,青少年会对自己的容貌、能力、 性格等方面的缺陷感到焦虑与不安,甚至产生自卑;反之,则会沉浸于自我满足与陶醉。对异性的向往。躯体发育的成熟还会导致青少年渴望了解异性、接近异性。青少年从向 往年长异性的时期,逐步过渡到对几乎所有异性的狂热期,最后到专注于一个异性的浪漫 恋爱期。三、发展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敏感期 形态学家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特定的形态变化, 这个时期

8、就称为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 。或者说,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时期,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例如,胎儿在胚胎 期(28 周)是机体各系统与器官迅速发育成长的时期,若受到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就 极易造成先天缺陷。 印刻(imprinting) 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K.Z.Lorenz)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现,它们通常将 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母 亲印刻(imprinting) ” 。心理学家将“母亲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 (critical period) 。 心理学故事:动物的印刻(imprintin

9、g) 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K.Z.Lorenz)曾发现,小鸭子在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种剌激或对 象(母鸡、人或电动玩具),会印入到它的感觉之中,使它对这种最先印入的剌激产生偏好 和追随反应。当它们以后再遇到这个剌激或和这个剌激类似的对象或剌激时,就会引起它 的偏好或追随。但是,如果小鸭子在孵出蛋壳后时间较久才接触到外界的活动对象,它们 就不会出现上述的偏好或追随行为。这一现象被劳伦兹等称为“印刻” 。劳伦兹在进行这项 实验时,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 的事情发生了。劳伦兹在小鸭子前面走着,身后跟随着几只小鸭子。 小鸭子将劳伦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

10、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鸡、小鸟等辨认自己母亲和同 类,都是通过这一过程实现的,而且,这一现象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也有所发现。一般说 来,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的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 1016 个小时,而小狗的“母亲 印刻”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 37 周。研究还发现,动物在关键期内,不仅可以对自己的 妈妈发生“母亲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妈妈在小动物出生后不久就离开的话,它们也可以 对其他动物发生“母亲印刻” 。这就是为什么小鸭子追随劳伦兹的原因。 关键期 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典 型地出现在出生后的 24 小时内,超过这一时间, “印刻”现象就不再

11、明显。 心理学家运用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 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 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一般认为有四个领域的研究可以证实关键期的存在:鸟类的印刻、 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人类语言的习得以及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 一些心理发展关键期列举 02 岁 亲子依恋关键期 13 岁 口语学习关键期 45 岁 书面语学习关键期 04 岁 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 岁左右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10 岁以前 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 5 岁以前 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 10 岁以前 动作机能掌握的关键年龄 对教育的启示 一般而言,

12、运用关键期这一概念,通常意味着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往会导致 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印度发现的 “狼孩” ,就是关键期缺失的典型事例。狼孩卡玛拉由于从小就离开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 活了 8 年,深深打上了狼性的烙印,后来虽然回到人间并经过教育与训练,但到 17 岁时她 的智力才达到 3 岁儿童的水平,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数字概念,学会 50 个词汇,能讲简单的 话。 由于关键年龄或关键期的问题目前还正在研究探索过程中,所以我们应该采取谨慎的态 度,深入地探索儿童究竟在多大时开始从事哪种学习活动最为有效。 同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儿童错过了某一年

13、龄阶段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而且抓 住关键年龄及时进行早期教育,也仍然要考虑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规律等问 题,决不能过分夸大关键年龄或关键期。四、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 何谓发展? 人的一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经历着无穷无尽的变化。从无知无觉、 需要别人来照料自己的一切,发展到能够自己认识周围的世界,能够独立判断是非曲直, 再渐渐地发展到自己养活自己,培育后代,最后渐渐地认知反应的能力下降,又需要别人 来照顾。在整个的过程中,人类个体经历了有序的变化过程。所谓有序的变化,就是指变 化是一层一层上升的,而且在变化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特征,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征。这 种有序的变

14、化就是发展。 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 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何为心理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发展和变化。 但是,各个时期发展变化的速度却是不同的,有时会像惊涛骇浪一样奔腾汹涌,而有时则 会像涓涓溪流静静地流淌。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心理现象有时 非常微妙,复杂多变又不易直接观察。 传统的心理学观点认为,心理的发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其一是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心理 的发展;其二是指民族心理的发展,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心理的发展;其三是指

15、个体的 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般来 说,心理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从这个观点来看,个体从出 生到青年初期这一阶段,是心理发展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因此,这一阶段常常被作为研 究个体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 传统的心理发展观点认为,从婴幼儿期到青年初期是个体的形成阶段,成年期是稳定阶段, 老年期是衰老和死亡的阶段。然而,实际上心理的发展并不是随着生理的成熟而告终结, 心理的发展是从个体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年的持续过程。尽管在 18 世纪就有人提出了这个观 点,但直到 20 世纪

16、 70 年代,心理毕生发展的观点才被人们普遍接受并重视。 知识窗:心理毕生发展观(1)人生的发展,除了身体在生物意义上的发育、成熟以外,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 其行为的变化过程贯穿于从胎儿期到死亡的全部一生中,行为变化过程反映了个人的不同 行为表现增强和减退的情况。例如,人进人老年以后,言语能力往往继续加强,而身体的 灵活性却减退了。但是,对那些在不断学习和提高的人来说,当言语和操作结合起来时, 在其一生行为变化中仍然呈普遍增强的趋势。 (2)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发展的方向也因发展内容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 (3)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并非仅仅意味着增长。 (4)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式。 (5)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等多种影响 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就表示了传统的发展观与新的毕生发展观的差别。 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