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复习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56517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气象学复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农业气象学复习题农业气象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辐射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放射和传送能量的方式。太阳常数太阳常数:在大气上界,当日地间处于平均距离时,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太阳平行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方位角太阳方位角:太阳光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交角。太阳赤纬太阳赤纬 :即太阳光线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的地理纬度。可照时数可照时数: 指日出到日没的时间间隔,亦称昼长。光照时数光照时数:指日出和日没后的一段时间内地面得到的高层大气的散射光。日照百分率:日照百分率:任一地点的日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比。大气质量

2、数:大气质量数:表示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的厚度。大气透明系数:大气透明系数:指透过一个大气质量数后的辐照度与透过前的辐照度的比值。散射:散射:指太阳辐射被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分子、尘埃、云滴等微粒改变传播方向而投向四面八方的现象。太阳直接辐射太阳直接辐射: : 指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散射辐射散射辐射: : 直接辐射通过大气时被空气和其他悬浮颗粒所散射的部分。辐射光谱辐射光谱: :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大约在 0.15-4 微米之间。在这段波长范围内,又可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即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区、波长较长的红外光区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可见光区。辐射通量密度辐射通量密度: : 单位时间

3、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单位 W m2。对某一物体表面而言有辐照度和辐出度的分别。总辐射:总辐射:指直接辐射辐照度( S )和散射辐射辐照度(D)总和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指大气辐射投向地面的部分(弱于地面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 Ee 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 Ea 之差。净辐射:净辐射:指地球表面在任何时刻的辐射能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差值(或称辐射平衡或地面辐射差额) 。光合有效辐射(光合有效辐射(PARPAR):):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植物的感光性:植物的感光性:植物的发育速度对光照长短反应的特性。光能利用率:光能利用率:植物光合产物中贮存的能量占

4、所得的能量的百分率。地面热量收支差额地面热量收支差额(Qs)(Qs):Qs=R(地面净辐射)-P(湍流热交换)-B (下层土壤2的热量收支)-LE(潜热热交换)潜热通量:潜热通量:容积热容量:容积热容量:指单位体积的土壤,温度变化 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导热率:导热率:指单位距离(1m)内温差为 1时,在单位截面上(1m2) ,单位时间(1s)通过单位水平截面积的热量。温度日较差:温度日较差:一日内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温度年较差: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气温直减率气温直减率; ; 指高度每变化 100m,气温变化的度数。干绝热直减率干绝热直减率 d d:

5、: 干绝热过程中气块每升降 100m 的温度变化值湿绝热直减率湿绝热直减率 m m: :湿绝热过程中气块每升降 100m 的温度变化值,其不是一个常数,为方便起见,我们取其平均值,约为 0.5/100m 。逆温逆温: :气温直减率为负值时,高度越高,气温也越高,这种温度的垂直分布称为逆温。农业界限(或指标)温度农业界限(或指标)温度: : 指对农业活动有特别意义的一些日平均温度。积温:积温:指某一时段内逐日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值。有效积温:有效积温:生物某一生育时期或全生育期中的有效温度的总和。活动积温活动积温: : 生物某一生育时期或全生育期中的活动温度的总和。空气湿度空气湿度: :指空气中水汽

6、含量多少或潮湿程度的物理量。水汽压水汽压: : 指由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强,单位:百帕(hpa ) 。饱和水汽压饱和水汽压-E:-E: 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所产生的压强。相对湿度相对湿度r r: :相对湿度指空气中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饱和差饱和差d: d: 是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与实际水气压的差值。露点温度露点温度td:td: 指保持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等压降温使其达到对水面饱和时的温度。蒸散量:蒸散量:农田中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总耗水量。蒸发系数:蒸发系数:指形成单位重量干物质所消耗的水量。气压:气压:是大气压强的简称,即在单位截面积空气柱的重量。由大气

7、的重量及其分子撞击力综合作用所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指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指向低压,单位距离气压差。地转风:地转风:在自由大气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当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的风,称为地转风。3风压定律: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则相反。气压带:气压带:是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行星风系:行星风系:在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影响下全球范围盛行风带的总称。大气活动中心大气活动中心: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纬向气压带被分割而形成的高压和低压中心,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季风季风: : 大范围地区盛

8、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山谷风山谷风: :当大范围气压场分布比较均匀时,在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称为谷风;夜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这就是山谷风。海陆风海陆风: :白天,下层空气由海面吹向陆地,叫做海风;夜晚,下层空气由陆地吹向海面,叫做陆风。焚风焚风: :气流越过山岭后,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干热的风,称为焚风。天气系统天气系统: : 一定范围内具有相似天气特征的大气系统,如气团、锋、气旋、反气旋、槽、脊等。气团气团: : 物理属质水平方向上分布较为均匀垂直方向上变化比较一致的大块空气。锋锋: : 指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的狭窄过渡区域,该区域内气象要素与天气现象变

9、化剧烈,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天气系统 。暖锋暖锋: : 暖气团推动冷气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冷锋冷锋: : 冷气团推动暖气团,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准静止锋准静止锋: : 冷暖空气势力相当或受地形阻挡,锋面移动不显著。西风槽西风槽: : 北半球西风带内开口朝北的低压槽。东风波东风波: : 副高南侧的东风带内产生的自动往西的波动。切变线:切变线:850hpa 和 700hpa 天气图上出现的风向风速发生气旋式切变的区域。气旋:气旋:指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流呈逆时针(北半球)旋转的大气涡旋。反气旋:反气旋:指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流呈顺时针(北半球)旋转的大气涡旋。寒潮:寒潮:指由于强冷

10、空气活动引起的大范围剧烈降温的天气过程。冻害:冻害:指 0以下低温或剧烈变温使越冬期动植物个体冻伤、冻死或感染疾病的现象。霜冻:霜冻:指土壤和作物表面温度降到 0或 0以下时,造成春秋季节生长中的作4物受伤或死亡的现象。冷害冷害: : 指 0以上的相对低温对生长季节的作物造成的外观无明显变化的损害。洪涝洪涝: : 洪灾降水过多、过于集中,大雨、暴雨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海水倒灌等所造成 的灾害。涝灾降水过多、过于集中,造成农田积水,使旱地作物受害的灾害。干旱干旱: : 气象上指气候干旱和气候异常。旱灾由于长期无雨或少雨,土壤和空气极为干燥,而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甚至枯萎死亡,造成减产或失收的

11、灾害。干热风干热风: : 指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大气干旱灾害。气候带气候带: :就是围绕地球表面呈纬向带状分布、气候特征比较一致的地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 : 季风即风向以一年为周期,随季节改变方向的风。季风气候的特点:风向、降水等以一年为周期发生有规律性变化,夏季高温与多雨、偏南风相结合,冬季寒冷与干燥、偏北风相结合,夏季具有海洋性,冬季具有大陆性。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 : 受海洋影响显著的岛屿和近海地区, 以降水较多、温度变化和缓为特征的气候。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 : 中纬度大陆腹地受海洋影响较小的气候, 以降水较

12、少、温度变化剧烈为其特征。沙漠气候:沙漠气候:沙漠地区的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空气干燥,终年少雨或几乎无雨,气温日变化剧烈,沙漠气候大体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和中纬度温带沙漠气候两类。小气候:小气候:指局部地区因下垫面状况和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贴地气层和土壤上层气候。下垫面:下垫面: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二、问答题1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在气象学与生物学上有何意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在气象学与生物学上有何意义?答:1)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红外线,对大气和地面有增温作用。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1)臭氧能够强烈吸收紫外线,使平流层出现逆温而稳定 2)能够保护地球表面的

13、生物。1)水汽吸收红外线,对大气和地面有增温作用。在常温常压下是大气中唯一能5够发生三相变化的物质,是天气变化的主角。2)水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2 2、基尔霍夫定律的含义是什么?、基尔霍夫定律的含义是什么?答:一定温度下,任何物体对于某种波长的辐射能力和吸收率之比为一常数。即某物体若善于发射某一波段的辐射能则该物体也善于吸收该波段的辐射能。3 3、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答:1、随纬度的变化:当季节一定时,在 处太阳高度角最大,为 90 度,由此纬度往南或往北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2、随季节的变化:当纬度一定时,在

14、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 时,太阳高度角最大,为 90 度,夏至和冬至为两个极小值;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一年中夏至最大,冬至最小。4 4、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总辐射受哪些因子影响?其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总辐射受哪些因子影响?其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如何?如何?答:水汽、臭氧、氧、二氧化碳和杂质微粒5 5、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将受到哪些减弱作用,最主要的减弱作用是什么?、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将受到哪些减弱作用,最主要的减弱作用是什么?答:吸收、散射和反射。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射作用6 6、什么是大气的温室效应?、什么是大气的温室效应?答: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

15、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7 7、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子有哪些?、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子有哪些?答:地面温度、大气温度、空气湿度、云况、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土壤表面的性质、海拔高度等。68 8、将感光性强的长日照植物,引种到北方种植,其生育期将发生什么变化?为、将感光性强的长日照植物,引种到北方种植,其生育期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什么?答: 将感光性强的长日照植物,引种到北方种植,生育期将缩短;因为在植物在生长季节中(夏半年) ,北方的光照时间比南方长,更有利于长日照植物

16、的生长,促使其提前开花结果。9 9、为什么将高纬度地区叫长日照地区,低纬度地区叫短日照地区?、为什么将高纬度地区叫长日照地区,低纬度地区叫短日照地区?答:由于光照长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以及光周期特别是临界日长的作用,使植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性。一般短日照植物原产于低纬度地区;长日照植物原产于高纬度地区,所以将高纬度地区叫长日照地区,低纬度地区叫短日照地区。1010、何谓光能利用率?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何谓光能利用率?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答:光能利用率是植物光合产物中贮存的能量占所得的能量的百分率。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1,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改革种植制度和方式,推广间作套种;2,选育合理的株型、叶型、高产不倒伏品种;3,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和生产率,创造合理的叶面积,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重要措施;4,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光能资源。1111、引起地面温度变化的因子是什么?、引起地面温度变化的因子是什么?答:地面热量平衡、土壤热特性1414、海拔较高的山顶与山下平原相比,山顶距太阳更近,为什么白天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