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55611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 p21)1 为什么定义粒子注量时,要用一个小球体? 答:粒子注量表示的是非单向平行辐射场的情况。之所以采用小球dadN / 体,是为了保证从各个方向入射的粒子有相同的截面积,从而保证达到“是 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的粒子数”的目的。2 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三者之间有什 么联系和区别? 答:区别:质量减弱系数: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粒子数减少的份额。质量能量转移系数: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tr作用,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的份额。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

2、后,其能量/en被物质吸收的份额。联系:由知,质量能量转移系数是质量减弱系数的一部分;ptr/tr/由知,某物质对不带电粒子的质量能量吸收系数,gtren1/en是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的乘积。/trg13 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区别: D、K 和 X 的区别 辐射量吸收剂量 D比释动能 K照射量 X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带 电粒子及不带电 粒子和任何物质适用于不带电 粒子如 X、光子、 中子等和任何物 质仅适用于 X 或 射线,并仅限于 空气介质剂量学含义表征辐射在所 关心的体积 V 内 沉积的能量,这 些能量可来自 V 内或 V 外表征不带电粒 子在所关心的体

3、积 V 内交给带电 粒子的能量,不 必注意这些能量 在何处,以何种 方式损失的表征 X 或射 线在所关心的空 气体积 V 内交给 次级电子用于电 离、激发的那部 分能量联系:DE 1=K 1ggt r a/;/enama m enawwDDee4 在辐射场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 0.03m,长 为 0.1m。在射线照射下产生 10-6C 的电离电荷。试求在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 和同一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各为多少?解:GyDkgC lddmdQa372. 0011. 085.33X85.33011. 01 . 003. 014. 34129. 110411012626 答:该考察点

4、处的照射量为,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1011. 0kgCGy372. 05 通过测量,已知空气中某点处照射量为 6.4510-3Ckg-1,求该点处 空气的吸收剂量。解:GyDa218. 01045. 685.33X85.333答: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Gy218. 06 在60Co射线照射下,测得水体模内某点的照射量为 5.1810-2Ckg-1,试计算同一点处水的吸收剂量。 (60Co射线能量 1.25MeV)解:取射线能量为 1.25 MeV,查表 1.3 得 fm=37.64 JC-1,于是, GyXfDmm949. 11018. 564.372答:同一点处水的吸收剂量为。Gy94

5、9. 17 用一个小型探头的照射量仪器,在实质骨的一个小腔内测得照射量为7.7410-3 Ckg-1。设辐射源的光子平均能量为 80 KeV,试计算在此照射条件下实质骨的吸收剂量。 解:查表 1.3 得 fm=75.19JC-1,所以 GyXfDmm582. 01074. 719.753答:在此照射条件下实质骨的吸收剂量为。Gy582. 08 设在 3min 内测得能量为 14.5MeV 的中子注量为 1.510-11m-2。求在 这一点处的能量注量、能量注量率和空气的比释动能各为多少?解: 查得。由附表303585. 0105 . 11010239. 0/0019. 0603348. 0/3

6、48. 010602. 1105 .14105 . 1E11482219611kkn fGyfKsmJdtdmJ答:这一点处的能量注量为、能量注量率为和空气2/348. 0mJsmJ2/0019. 0的比释动能为。Gy03585. 0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 p46)1 试述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及其与辐射防护的关系。 答:有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方面。物理因素主要是指:辐射类型、辐射能量、吸收剂量、剂量率以及照射方式等。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体对辐射的敏感性。 这两大因素与辐射防护的关系是:了解各因素下产生的生物效应,可以更 有针对性地进行辐射防护。2 各举一例说明什么是辐射对肌体

7、组织的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说 明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的特征。辐射防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例子略) 随机性效应的特征:效应的发生几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确定性效应的特征:有阈值,受到剂量大于阈值,效应就会 100发生。 辐射防护的主要目的: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 使之达到认为可以被接受的水平。3何谓辐射权重因子和组织权重因子?答:辐射权重因子是与辐射品质相对应的加权因子,根据射到身体上(或当RW源在体内时由源发射)的辐射的种类与能量来选定的,其值大致与辐射的品质 因子 Q 值相一致,无量纲。组织权重因子是器官或组织 T 受照射所产生的危害与全身均匀受照射时TW

8、所产生的总危害的比值,也即,它反映了在全身均匀受照下各器官或组织对总 危害的相对贡献,无量纲。4 有效剂量、待积当量剂量、集体有效剂量这些概念的引入是为了什么 目的? 答:为了计算受到照射的有关器官或组织带来的总的危险,相对随机性效应而 言,引进了有效剂量。 在内照射情况下,为了定量计算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所造成的危害,引进 了待积当量剂量。 为了量度某一人群所受到的辐射照射,引进了集体有效剂量。5 辐射防护体系(剂量限制体系)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三项基本原则: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限制个人剂量当量。6 辐射防护标准中的限值有哪几类?并简述它们的基本概念。 答:基本限值:是辐射防护标

9、准中的基本标准,它包括有效剂量限值和次级限 值两种。 导出限值:可以根据基本限值,通过一定的模式导出一个供辐射防护监测 结果比较用的限值。 管理限值:由主管当局或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的限值。7 判断如下几种说法是否全面,并加以解释:“辐射对人体有危害,所以不应该进行任何与辐射有关的工作” 。“在从事放射性工作时,应该使剂量愈低愈好” 。 “我们要采取适当措施,吧剂量水平降低到使工作人员所受剂量当量低 于限值,就能保证绝对安全” 。 答:不全面。我们应在合理、科学的辐射防护指导下安全地进行工作。 不全面。随机性效应仍有发生的可能。违反最优化原则。 不全面。这样能很好地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却避免不了

10、随机性效应 的发生。8 某实验室内使用241AmBe 中子源(En5.0MeV)进行实验,室内空间某点的中子注量率为 107m-2s-1,当工作人员每月工作 16.0h,试问二个月内 在该点处工作人员眼晶体所受的累积剂量当量是多少? 解:En5.0MeV,查表 2.5,得 WR10 对于中子,能量低于 300MeV 时,D 与 K 数值差别完全可以忽略,利用式 (1.35)查附表 3,对眼睛取近似组织,2810448. 0cmGyfK时间)(1152006060162st)(16. 5516. 010)(516. 0115200101010448. 0.748 . SvDWHGytffKDRR

11、TRTKKRT 答:二个月内在该点处工作人员眼晶体所受的累积剂量当量是。)(16. 5Sv9 人体受到能量为 0.1MeV 的射线照射,测得体表处照射量率为3.010-2Ckg-1s-1,问在这种条件下可连续工作多少时间? 解:外照射下,职业照射年平均有效剂量查表 2.12,得 20mSv。,WT查表 2.6,得 WT0.01(皮肤)TTTHWE)(212)( 15 . 2)(201. 01020.3SvWHDWDWHSvWEHRRT RTR RRTRTTTT光子,得,查表Qfm取皮肤(软组织) ,fm36.43 J/C)(2 .21)(1083. 110100 . 30549. 0)/(05

12、49. 043.3626 62.天,得由sXdXdtdtdXXkgCfDXXfDmRTmRT&Q答:在这种条件下可连续工作 21.2 天。10 一位辐射工作人员在非均匀照射条件下工作,肺部受到 50mSva-1 的照射;乳腺也受到 50mSva-1的照射,问这一年中,她所受的有效剂量当量 是多少? 解:查表 2.6,肺的 WT0.12,乳腺的 WT0.05)(5 . 8)(105 . 8105005. 0105012. 0333mSvSvHWETTT答:一年中,她所受的有效剂量当量是 8.5mSv。思考题与习题(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第三章 p103)1 何谓辐射源的照射量率常数、空气比释动能率

13、常数?答:引进一个照射量率常数,用以定量地描述放射性核素在产生照射量率这一方面的特征。发射光子的放射性核素的照射量率常数,是除以 A 所得的商,即Xr&2AXr/2&式中,是距离活度为 A(Bq)的放射性核素点源 r(m)处,由能量大于X& 的光子(包括光子、内轫致辐射和特征 X 辐射的光子)所造成的照射量率。照射量率常数的单位是。1112sBqkgmC发射光子的放射性核素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是除以 A 所得kKr&2的商,即AKrk/2&式中,是距离活度为 A(Bq)的放射性核素点源 r(m)处,由能量大于K& 的光子(包括光子、内轫致辐射和特征 X 辐射的光子)所造成的空气比释动 能率。

14、2 何谓窄束、宽束、点源、非点源? 答:窄束:(主要不是几何概念,是物理概念) 宽束:(主要不是几何概念,是物理概念) 点源:如果辐射场中某点与辐射源的距离,比辐射源本身的几何尺寸大 5 倍以上,即可把辐射源看成是点状的,且称其为点状源,简称点源。 非点源:凡不是点源的即是非点源。3 何谓积累因子?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积累因子是指在所考察点上,真正测量到的某一辐射量的大小,同用窄束 减弱规律算得的同一辐射量大小的比值。 它与屏蔽层厚度、源的形状、光子能量、屏蔽介质的原子序数及其厚度等 因素有关。4 何谓减弱倍数、透射比、透射系数?答:减弱倍数 K:它表示辐射场中某点处没有设置屏蔽层的当量剂

15、量率,与10H&设置厚度为 d 的屏蔽层后的当量剂量率的比值,即表示该屏蔽层材料对)(1dH&辐射的屏蔽能力,无量纲。 透射比:它表示辐射场中某点处设置厚度为 d 的屏蔽层后的 X 或射线的当量剂量率,与设置屏蔽层前的 X 或射线的当量剂量率的比值,)(1dH&10H&即表示辐射透过屏蔽材料的本领,无量纲。透射系数:定义为设置厚度为 d 的屏蔽层之后,离 X 射线发射点 1m 处,由该 X 射线装置单位工作负荷(即 1mAmin)所造成的当量剂量,其单位是。12min)(mAmSv5 计算距离活度为 3.7108Bq 的点状198Au 源 0.8m 处的照射量率和空气比释动能率各为多少?解:)(1073. 88 . 0 1051. 1107 . 3)(10595. 28 . 0 10488. 4107 . 319 217821110 21982sGy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