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学案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54993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学案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化生活学案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化生活学案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化生活学案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化生活学案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学案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学案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学案文化生活学案 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化生活学案 4-2 化在继承中发展一、自主学习1、知识目标(1)化继承与化传承的含义(2)化继承与化发展的关系。(3)理解影响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及其不同作用。(4)教育在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方法,批判继承传统化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化的热情,坚定化发展的信心二、知识导学基础梳理问题探究知识点 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两位一体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_,发展是继承的必然_。化继承,不是原封不

2、动地承袭、接收和享用传统化,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地继承,从而使化得到发展。在继承的_上发展,在发展的_中继承,就是 。批判地继承传统化,不断 , 。 (2、正确把握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及其意义:把握好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化选择,成为自觉的化传承者和享用者。知识点 2、影响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知识点 3、教育在化传承中1、教育的特点和功能2、教育在传承中的影响将越越大1、你如何看待本 44 页的两种观点?2、判断:因为传统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化,所以我们要原封不动的继

3、承。3、从超越时空局限的意义上看,现代信息技术对化传播和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4、辨析:对待传统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三、疑难点拨1、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1)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指在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化。(2)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化的过程。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传统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2、如何正确把握化继承与化发展的关系?(1)区别: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化,

4、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化得到发展。化发展使之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联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化。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3)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意义: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化选择,成为自觉的化传承者与享用者。四、堂演练1有人认为,传统化是包袱,应该丢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观点正确,传统化已经脱离时代要求 B此观

5、点错误,传统化是宝贝,要全部吸收此观点错误,传统化中的精华要继承,糟粕则要抛弃D此观点正确,传统化是保守势力的代表2雕刻从最早的石雕开始,到玉雕、木雕、牙雕、头发雕刻、冰雕 这说明:A化继承 B化发展 化消亡 D化继承与发展1941 年,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用“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这个词自汉代史学家班固所撰的汉书 ,本意是对待儒家经典的一种严谨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毛泽东推陈出新,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把它变成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为人们打开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境界。据此回答 1820 题。3 “实事求是”一词自汉代史学家

6、班固所撰的汉书 。说明:A化继承就是原封不动地继承 B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D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毛泽东引用汉书中”实事求是”,并“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说明:A传统化已不适合现代生活 B我们在继承传统化时应抛弃所有的东西对传统化要批判地继承,并“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我们要成为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A B D6(2008 江苏单科)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脉被割

7、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A 化继承是化发展的前提B 传统化能提升城市品位传统化影响城市发展D 传统化具有相对稳定性7 “伴随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的清王朝,中国化也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革命。 ”这句话告诉我们:A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化的发展化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 D新化必然代替旧化8印刷术的诞生便图书、报刊等纸制媒印产品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摄影照相孜术的出现,使影视产品占领了人类的精神生活;网络信息技术便化传播可以突破时至的局限。材料表明:A印刷是传媒

8、的开始 B网络和信息产品的出现可能便消费者迷矢在虚拟的世界中网络将取代其他传媒 D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影响化发展的重要因素9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 世纪之初的“新化运动”;在西欧,中世纪末的“艺复兴”,18 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不同思想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这段话表明: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对化发展有重要影响生产力推动了历史化的发展 D社会实践是化变革的决定力量10关于教育在化传承中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化的能动性活动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化的功能教育能使人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

9、得既有的化财富D教育在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越小11现在人们提倡素质教育,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打破传统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对化传承的影响是:A不利于对传统化的继承 B教育方式的变革,对人类化的传承将产生积极影响教育就是把传统化传递给下一代D不管教育方式如何变化,不会对传统化产生影响12 影响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自然环境 社会制度 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 教育A B D13200 年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湖南长沙参观了岳麓书院,它是我国的四大书院之一。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为主,聚集了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10、。结合材料回答:教育在化继承中有何作用?五、后作业1、 (2008 年 宁夏卷)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 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化遗址。20 世纪 80 年代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你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化教育功能和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2、材料一:“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劝解世人爱护自然的思想在古代的律法中已有所体现,夏代的律法就规定“春天禁止砍伐、捕鸟、猎获幼兽”类似的内容在后面各朝代的律法中都有所体现。材料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重

11、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节约资和保护环境确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1)材料一、二共同反应了什么主题?(2)材料一体现了我国传统化的什么特点?(3)试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关系。化生活学案 4-2 化在继承中发展参考答案问题探究4、 (1)对待传统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2)继承传统化,对传统化的精华要肯定,要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化的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化。(3)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说化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的,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

12、的两份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4)题目中的观点把继承和发展分先后,是不科学的。1-DD 6-10ABDAD 11B 12B 13、答案:(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的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岳麓书院作为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在传递知识、培育人才方面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大量贡献。(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化传递给下一代。(3)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化财富,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化传承中将产生越越大的影响。后作业1、

13、 (研析)做主观题首先要审题,从上述观点中,选择一个你赞成的,继而从化教育功能和化继承的角度阐述理由,要注意化教育功能是指化对人的影响,化传承是指化的继承和发展答案:(1)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2)通过遗址或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3)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在世界明史上具有独特地位,通过复建或重建推陈出新,可以使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2、 (1)材料一、二共同反应了我国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2)材料一体现了我国传统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3)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是对材料一中所体现的传统化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化中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对传统化进行了发展,为传统化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