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54788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讨论稿)(讨论稿)北京市昌平区商务委员会2目 录前 言.1一、发展现状.2(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二)行业、业态结构日趋健全完善.2(三)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2二、发展机遇.4(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4(二)人口规模扩大,消费能力提升.4(三)相关规划、政策提供发展动力.5三、发展目标.7(一)行业定位.7(二)行业使命.74(三)发展原则.7(四)主要指标.8四、发展重点.9(一)重点工作.91做好商业配套,提高城市品质.92拓宽发展领域,创新发展模式.93发展便民商业,保障安全便利.114发展特色商业,弘扬商业文化.115发展生态商业,

2、服务低碳经济.126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市场规模.137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13(二)重点项目.141中关村国际商城二期项目.142京北物流中心项目.153欧德宝国际汽车商贸中心项目.164昌平金隅万科城购物中心(暂定名)项目.175鼓楼商贸中心(暂定名)项目.176. 沙河综合商务中心(暂定名)项目.187. 小汤山中心商业区(暂定名)项目.198. 未来科技城综合购物中心.199. 未来科技城休闲主题商街.20五、空间布局.21(一)一级商业中心(3 个) .221. 新城商业中心.222东小口商业中心.233回龙观商业中心.23(二)二级商业中心(8 个) .23(三)三级商业中心

3、(4 个) .246(四)重点产业功能园区内商业中心.251科技园区商业中心.252沙河大学城商业中心.263工业园区商业中心.26六、保障措施.27(一)加强规划和行业信息引导.27(二)加强人才培养引进.27(三)加强政策支持.28昌平区“十二五”时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1前 言商业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 是衡量和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加快昌平区商业服 务业发展,进一步发挥其在引导生产、扩大消费、改善城市形象、 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制定 本规划。 本规划的适用领域为:批发、零售、餐饮、居民服务等传统商 业服务业及现代物流

4、、会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产业。 本规划的实施期限为 2011-2015 年。 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 、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 昌平新城规划 (20052020 年) 、 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纲要等。昌平区“十二五”时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2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昌平区商业服务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消费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较快增长。2010 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68.3 亿元(按法人在地统计口径计算),在 10 个远郊区县和

5、5 个城市发展新区中排名第三位;比“十五”末的 2005 年增长 2 倍多,年均增长 25%,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7.8 个百分点,高于 5 个城市发展新区平均增速 5.4 个百分点。(二)行业、业态结构日趋健全完善批发零售业已有购物中心、百货店、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零售业态和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汽车、建材家居等多种类型的专业市场;餐饮业中不同规模、不同经营特色的餐饮网点大量出现;居民生活服务业中的洗染、照相、修理、洗浴、美容美发、再生资源回收等网点有所增加;农村连锁超市、便利店达到 380 多家,实现了千人以上大村全面覆盖;现代物流、会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呈现良好

6、发展势头。(三)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商业服务业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显现。2010 年,全区商业服务业(含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下同)实现增加值 55.3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1.6 倍,年均增长 21%,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 14.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 28.7%。2010 年,商业服务业企业实现税收 30.9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2.1 倍,年均增长25.4%,占全区税收总额的 21.7%,占第三产业税收总额的 36%。在第三产业各行业中,商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及税收均居首位。昌平区商业服务业在迅速发展

7、的同时,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商业服务业发展宏观调控机制不够健全完善,规划落实缺乏有效保障,资源配置、空间布局还不尽合理;商业经营定位差异不明显,整体经营层次偏低,特别是缺少高端零售商和商品品牌;部分企业经营效率低、经济效益低、发展后劲不足等。这些问题有待于在“十二五”时期及以后逐步加以解决。昌平区“十二五”时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3二、发展机遇昌平区商业服务业的发展面临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历史机遇,主要表现在:(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十一五”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383 亿元,年均增长 14.8%,比“十五”末翻一番。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渐趋合理:第一产业趋向特色化、精品化;以高新技术产业、现

8、代制造业为特色的第二产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持续优化提升;旅游市场繁荣活跃,年接待游客连续 10 年超过千万人次,旅游收入稳居全市各郊区县首位。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人口规模扩大,消费能力提升 到 2010 年,全区常住人口已达到 166.05 万人, “十二五”时期,昌平区人口规模将控制在 150 万人左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北京城区向昌平区疏散人口增加、各重点功能区和小城镇人口承载功能的增强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消费群体规模将稳步提升。未来昌平区商业服务业的主要目标消费者包括:城乡居民、旅游人口、各产业功能区人群、高校师生、驻区部队、流动人口等

9、。2010 年,昌平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4428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2548 元。 “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1%。根据昌平区“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仍将分别保持 8%和 9%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将促进消费规模的扩大,并带来消费层级的提升和服务型、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的增长。(三)相关规划、政策提供发展动力国家、北京市关于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增强社会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相关政策,将有力地促进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

10、。各级政府支持发展便民商业、推进流通现代化等相关政策,将为商业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构想,昌平区建设现代化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的发展定位以及“强二优三精一”的产业发展思路,为昌平区商业服务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昌平新城规划和昌平区“十二五”规划纲要,昌平区“十二五”时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4昌平区作为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带上中的重要节点和城市发展新区之一,承担着疏解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集聚新兴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昌平区必须加快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昌平区

11、“十二五”时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5三、发展目标(一)行业定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民生、保障市场繁荣稳定的基础行业,促进消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展示现代城市风貌的窗口行业。(二)行业使命1构建业态健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规范安全、繁荣便利的现代化商业服务业体系,创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环境。2实现“三个促进” 、 “四个提升” ,即:促进北京世界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促进昌平区现代化的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建设,促进扩大消费、改善民生;提升商业服务业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提升吸引力和辐射力,提升对区域经济贡献度,提升城市功能。(三)发展原则高端引领,品牌兴业,突出重点,强化特色,跨越发展。高端引领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商业设施建设和品牌培育、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