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中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48595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掘教材中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挖掘教材中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挖掘教材中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挖掘教材中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挖掘教材中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掘教材中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挖掘教材中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挖掘教材中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551500 贵州省黔西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办公室 熊礼富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是学生获得丰富知识的场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利用教材教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努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尽量扩大教材的外延,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手、眼、耳、口、脑并用,最大限度的获得知识,求得发展。教师在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千方百计地简化书本知识,下最深的工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

2、世界的联系,从而能够借助于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走课堂内外互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利用教材中富含创新因素,举一于课内,反三于课外,就学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起学生探索思考的热情,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促使两个世界的交汇,激发联想,生成创意,达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目的。下面,以乌鸦喝水和画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教师在利用教材为主导,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 乌鸦喝水的教学片段及反思乌鸦喝水一文中写到:一只小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找到水后发现又喝不着时,乌鸦想出了衔小石子防进瓶子里,水渐渐满了起来,终于喝到了水。此时,教师便可以设

3、问:小乌鸦很聪明,但小朋友们却更聪明,大家动动脑子,除了衔石子的办法,还有其他的办法吗?此问一出,必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看看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学生 1:乌鸦根本用不着衔石子,它只要把瓶子弄倒或打破,不就轻松喝到水了吗?学生 2:乌鸦可以找一根麦管等当作吸管,把水吸出来喝,既干净又卫生,还不会把水源弄脏,好让其它口渴的伙伴来喝水。学生 3:乌鸦可以在瓶子旁边挖一个小坑,找毛巾等把水吸出来喝。暂且不说学生说的是对是错,这样的教学,比教师补充介绍效果好得多。每一篇课文,它都有它的独到之处,教学中,教师要抛开传统的观念,大胆防开学生,让学生不怕出错,大胆探索,

4、一定会得到极大的好处。二、 画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画一诗的教学,教师可以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上课铃响后,教师手里那拿着一个圆同状的东西走进教室,学生见到,好奇心一定会增加,猜想教师手里拿的是什么?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便可顺势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礼物,大家想知道吗?在这轻松的过度环境里,学生开始了新的思考。教师打开画,学生们便会恍然大悟,原来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幅山水画。此时,教师便可以导出教学课题:画。同时,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画上有什么,看看谁观察得仔细认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走到讲台前,自己参观。教师此时只是组织秩序,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即可。学生观察完后,教

5、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然后,提出问题:画中的山是什么颜色?让学生走到教室的后面观察后回答,教师便可以导出诗句:远看山有色再观察画面,让学生走上讲台听听画中的水是否有声音,此时学生便会明白,这叫:近听水无声教师再次引导,把画与室外的环境结合起来:春天,百花盛开,而此时,春天已经过去,百花早已经凋谢,而画中的画依然开放着,这就是:春去花还在引导学生再次走上讲台,吓唬画中的小鸟,发现画中的小鸟并不怕,他们就会明白,这叫:人来鸟不惊这样教学,不用教师强迫学生背诵,学生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背熟悉了古诗。这样教学,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中,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满足了儿童与生举来的好奇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与亲身体念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联想和创造意识。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原创作品,未征求原作者同意,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