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教师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47554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随笔:教师如何听,孩子才肯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随笔:教师如何听,孩子才肯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随笔:教师如何听,孩子才肯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随笔:教师如何听,孩子才肯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随笔:教师如何听,孩子才肯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随笔:教师如何听,孩子才肯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随笔:教师如何听,孩子才肯说教育随笔:教师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一直以,幼儿教师关注的是我们如何做,孩子才肯听我们的话,我们的班级才能好管理。然而,我们虽然表面上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指令去行动,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孩子们内心真正的感受,忽略了他们真正的需求。我常常在思考,我已经很努力和孩子交流了,为什么还是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怎么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到底应该如何和孩子交流?怎样做,孩子才肯信任老师,同你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其实,我们是很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但是孩子们为什么要拒绝呢?我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我认为,是我们倾听的方法不正确,没有为孩子提供与我们交流的机会,而直接否定了孩子

2、的话,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们,接受孩子的感受。教师如果能真正倾听孩子,认同孩子的内心感受,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说出他们内心的想法,与他们产生共情。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倾听孩子,理解他们的感受呢?下面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几点倾听技巧:一、倾听要真诚、专注,而不能敷衍了事,心不在焉相信我们很多老师都可能会有下面的体会:入园时的一个情景:幼儿:“老师,我昨天帮妈妈洗衣服了。 ”教师:“嗯”(边听孩子说话边和另外一个孩子的家长说话)幼儿:“我把衣服洗得可干净了,妈妈都表扬我了!”教师:“嗯,老师知道了”(看都没看那个孩子,还是继续着谈话)幼儿:“老师,你在听我说话吗?”教师:“在听,在听。 ”孩子望

3、着还在一直忙着谈话的老师,失望的走开了。老师虽然回应了孩子的话,但是看着老师心不在焉的样子,孩子心里会怎么想呢?孩子多么希望老师能够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听听他的话语,分享他的喜悦啊。换做我们那个孩子,我们会怎么样呢?你还会把自己的事情告诉老师吗?还愿意与老师分享你的感受吗?当孩子与我们说话时,我们应该放下手里的工作,眼睛真诚的看着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很认真的在听他讲话,而不是在敷衍他们,给孩子提供一个说话的机会,也给老师一个倾听的机会。二、倾听时的简单回应,更利于沟通在与孩子的交谈过程中,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回应孩子的对话,而不是提问孩子或是提建议地回应,孩子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因为有的孩

4、子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们惊恐、生气、不开心,但是多数情况下,由于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教师的“为什么”“应该怎样”只会给他们增加难度,从而使沟通很难再继续。孩子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的成人沟通,而不愿意和一个逼他们做出解释的人谈话。在一次美术上,子浩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小雨把我的彩笔帽弄丢了。 ”老师:“嗯。 ”子浩:“没有笔帽的彩笔会干掉的。 ”老师:“是这样的。 ”子浩:“你让我们用彩笔的时候一只手拿笔,另一只手拿笔帽!这样就不会丢了!”老师:“老师是这样说过。 ”子浩:“那我回去告诉小雨!”老师以关心的心态,用简单的句子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可能找

5、到解决的办法。三、倾听中试着说出孩子的感受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我正和孩子们一起玩跳绳,猛猛突然跑过拉着我的手说, “老师,齐齐和刘翔打我!”我拉着猛猛让齐齐和刘翔给他道歉,可是没等他们说完,猛猛哇的一声就哭了起。于是我抱着猛猛坐到石凳上,他哭了好一会儿,然后慢慢停止了哭泣,对我说:“杨老师,齐齐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经常去我家玩!”我说:“嗯, ”他接着说:“他不应该和刘翔一起打我!”我说:“他们这样做你很伤心,是吗?”他使劲的点点头,又趴在我怀里了。过了一会,他对我说:“杨老师,我想自己去玩一会。 ”我说“没问题!”我们通常会认为,说出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更难过。其实相反,当你说出孩子的感受时,孩子

6、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例如,孩子摔倒了,我们通常会扶起说:“不疼,不疼,一点也不疼”这样的话安慰孩子,其实这样反而让孩子感觉到你不能理解他的感受,因此反而会更伤心。四、倾听中学会赞赏孩子手工上,秦晴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纸盘画对我说:“杨老师,你看我的画漂亮吗?”我拿过画看了看说:“上面有一道彩虹,你用了六种颜色,粉红色的小兔子好可爱,还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呢!”秦晴高兴极了,说:“老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我一会画完了,还要拿给你看!”教师用赞赏的语气说出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孩子听到这样的描述后,就能够明白老师在赞赏自己。教师把孩子好的行为去体验并详细的描述出。与简单的说一句“真漂亮”“你真棒”相比起,孩子会感觉到自己被重视,你在很认真的倾听他的讲话,在意他的行为,从而愿意和老师交流。爱孩子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技巧,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与孩子交流过程中的点滴,用心去倾听孩子,理解他们的感受,与他们产生共情。这样,孩子们才会愿意把他们的“小秘密”“心里话”告诉老师,把我们当成他们可以说悄悄话的朋友,从而加深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感情,让我们和孩子之间零距离,倾听孩子,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