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叙例和议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547024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叙例和议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议论文叙例和议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议论文叙例和议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议论文叙例和议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议论文叙例和议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叙例和议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议论文如何叙例议论文如何叙例叙例是议论文写作运用例证法时的一种方法,重在事实的列举,讲究以理服人,虽不 排除生动形象,但更要求简练概括。所以写作议论文时,应注意“叙例”之法。一、概括提取法一、概括提取法根据论点的需要,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根据论点的需要,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例如: (1)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音乐才能,被誉 为“神童”。他儿时曾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他与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写了 一段曲子,老师您也不一定弹奏得了。 ”海顿不以为然,心想:我有什么复杂的曲子不能弹 奏呢?莫扎特将自己

2、写好的曲子递给了老师。海顿弹奏了一阵后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样的 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何人也无 法弹奏这样的曲子。 ”莫扎特接过乐谱说:“我来试试看。 ”于是,他坐上琴椅弹奏起来,当遇 到那个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他便埋头,用鼻子弹出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这个动作令海 顿惊叹不已。 选择这个事例确能证明“打破常规的重要性”。但事例中的许多内容与论点无关,如莫扎特 的出身、小时候的情况等, “叙例”时须毫不吝惜地舍去;对莫扎特与海顿言行的生动形象的 描述,也宜简练概括。可修改为: (2) 、莫扎特儿时从师于著名的作曲家海顿。一次,他拿出自己写的一段曲子

3、请老师弹奏。 当两手分别弹响两端时,海顿竟被键盘中间出现的一个音符难住。海顿断言任何人也弹不 出这样的曲子。莫扎特接着弹奏,当遇到键盘中间的那个音符时,打破用手弹奏的常规, 灵活地用鼻子奏响了那个音符。莫扎特的做法,让海顿赞叹不已。二、增补凸显法二、增补凸显法 1、关于、关于“增补增补”因为有的材料不能直接证明论点,为了更准确充分地证明论点,还必须根据论点的需要,因为有的材料不能直接证明论点,为了更准确充分地证明论点,还必须根据论点的需要, 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例如: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

4、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 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 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 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如用这个事例证明“要善于抓住机遇”的论点就要增补一些内容,可这样叙述: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典型。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 个上流社会的晚会。当时,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 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必须抓住 它。于

5、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 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终生庆幸自己能抓住那次机遇。2、关于、关于“凸显凸显”议论文中的叙事不宜像记叙文那样进行生动具体的描写,突出与论点中的关键词有关的议论文中的叙事不宜像记叙文那样进行生动具体的描写,突出与论点中的关键词有关的 内容即可,突出与关键词有关的人物的语言、行动等,内容即可,突出与关键词有关的人物的语言、行动等, 其他无关内容或细节一律删去。其他无关内容或细节一律删去。(1)、文言故事的译文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2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走来。黔敖

6、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 来吃!”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 追上前去道歉,饥民终究没有吃,最后饿死了。(2)、议论文谈骨气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 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观点:贫贱不能移)三、概括排比法。三、概括排比法。就是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出现。就是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出现。 这种概括排比这种概括排比“叙例叙例”,不仅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让论据

7、充分,论证有力。,不仅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对于人们或特定读者(老师)较熟悉的材料尤其要简略,有时一句话就可以叙述一个 事例;众所周知的典故、成语故事或事例一般不需要重复叙述。以上适合用概括排比法。(1)、如论证“逆境可以成材”则可如下排比概述。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膑膑脚兵法 修列,司马迁宫刑著成史记 。(2)、如论证“坚持是成功的条件” 则可如下排比概述。马克思花了 40 年终于写成资本论 ;托尔斯泰历时 37 年最终写完战争与和平 ; 司马光写用了 19 年终于完成资治通鉴 。四、对比法四、对比法。对比是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手法。对

8、比法一般是指把同类之中相反或对立的事物或同对比是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手法。对比法一般是指把同类之中相反或对立的事物或同 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以便明确它们的不同之处,揭示出对比双方的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以便明确它们的不同之处,揭示出对比双方的 本质。本质。 如:譬如出汗罢,我想,似乎于古有之,于今也有,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该可以算得较 为“永久不变的人性”了。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 “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 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 好?五、叙议结合法五、叙议结合法叙议结合法就是紧扣论点之要

9、素,通过表示各种关系的词语,把要素的关系表达出来。叙议结合法就是紧扣论点之要素,通过表示各种关系的词语,把要素的关系表达出来。 此法简洁凝练,亦可构成排比句式,使例证更具说服力此法简洁凝练,亦可构成排比句式,使例证更具说服力。例如:(1)、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 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 理、笔耕不辍,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 努力,祖逖又怎么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走笔龙蛇、墨染池水的功夫,那么, 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而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

10、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 景润又怎能摘取数学明珠而享誉世界呢!(2)、若无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哪里会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问世?若无顽强拼搏刻苦 自学的精神,哪里会有华罗庚在数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若无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努力,3哪里会有童第周在生物工程方面令人瞩目的成就呢? 六、简繁结合法六、简繁结合法 对一个事例进行详细叙说,与之相关的其他事实论据则一笔带过。对一个事例进行详细叙说,与之相关的其他事实论据则一笔带过。-布鲁诺曾因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但是因选择了捍卫真理 而献身者,绝非布鲁诺一人。1553 年,西班牙青年科学家塞尔维特提出血液小循环说,与 教会所宣

11、扬的“血液产生于心脏,存在于静脉”的观点完全对立。因此,他被逮捕,受尽严 刑拷打而毫不畏惧,表示愿意为捍卫真理而死。是 10 月的一天,他被押到广场,绑在柱子 上,神父最后一次问他:“愿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学说?”他坚定地默默摇头,终被烈火吞没。还有古罗马数学家希帕蒂娅、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等等,他们都是选择为捍卫真理 而献身的杰出代表。启示:简繁有致,点面结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可见,运用例证法写议论文, “叙例”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叙例”恰当,不仅文体“中规中矩”, 而且还为析例(紧扣论点对事例论据进行分析议论)铺平了道路。分析论据的常用方法分析论据的常用方法 一、一、1、因果分析法、

12、因果分析法在叙述事例之后,说明事例的原因或结果与论点的关系。当事例带有结论性时,就分在叙述事例之后,说明事例的原因或结果与论点的关系。当事例带有结论性时,就分 析其根源,即由果溯因;当事例带有缘由性时,就分析其结果,即由因求果。析其根源,即由果溯因;当事例带有缘由性时,就分析其结果,即由因求果。例如:法国著名数学家费尔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陪伴着会议厅,研究数学只是他的业余爱 好。但他却在数论、概率论、解析几何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什么费尔马在政坛 勤奋一生,却没能结出硕果,而在数学方面成绩斐然呢?这是由于他没有搞政治的天赋和 特长,在数学方面却具备非凡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由此看来,门捷列

13、夫所说的“终生努 力,便成天才”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努力与成功 )作者在叙述事例之后,先用一个“为什么”把问题引向深处,接着用“这是由于”透彻地 揭示了费尔马资质的优劣,最后用“由此看来”得出结论。这样的分析使论证环环相扣,层 层深入,充分显示出了论证的力度。又如: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 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被依军法身首 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 七擒孟获,平定

14、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 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 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自 信,但不能盲目 ) 2、假设法、假设法 在列举事实论据之后,紧接着提出与论据相反的假设,并引出相应的结果,从而证明在列举事实论据之后,紧接着提出与论据相反的假设,并引出相应的结果,从而证明 原论点的正确性。原论点的正确性。 如:有人把科学家有重大发现、发明的原因归结为偶然的机遇,这实在是一个谬论。法国 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指出:“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

15、头脑。 ”试想,如果弗4莱明不是一个细菌学专家,或者对葡萄糖没有历经数十年的研究,或者粗心大意,把发霉 的培养液随手倒掉,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的发明者吗?(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文中用“试想”“如果不是”的思路,对事例从反面加以剖析,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原 论点“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的正确性,方法巧妙。 3、正反对比法、正反对比法这种方法,就是列举正反两种事例形成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这种方法,就是列举正反两种事例形成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 如: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谏,开创了 “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

16、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 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论“从谏如流” )作者选用了商纣王、唐太宗、楚怀王、齐威王四个人物的事例,一反一正,进行比较, 在鲜明的对比中充分阐明了对待“从谏”的不同态度及相应的结果,从而证明了“从谏如流” 的重要性。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弃了名利的纷扰, 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 菊他们的人生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子里,葛朗台被 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 (轻 松起跑 ) 4、归纳法、归纳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 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回扣深化论点。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回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