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成果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46154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成果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成果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成果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成果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成果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成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成果(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成果 评选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优秀成果是指我市中小学校、教师及学生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实践探索、经验总结或理论反思。其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活动案例、教学论文、编写的教材、创意设计、创新制作、宣传板报、感悟体会等。一、按活动形式(成果类别)分为四类1.考察探究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

2、,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考察探究的关键要素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2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思和改进。2.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

3、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3.设计制作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设计制作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意设计;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动手制作;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反思与改进。4.职业体验职业

4、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3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二、对参评学校及教师的要求(一)对参评学校的要求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其中;明确实施机构、人员及组织方式;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设置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或教研组;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

5、(如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安排;要基于学生的年龄段特征、阶段性发展要求,制定具体的“学校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 ;统筹规划全校全年各年级活动主题,课时安排要达标且合理。未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或课表上虽有综合实践活动课但并未真正上课的学校,不具备参评资格。(二)对参评教师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专、兼职教师均可以参评,但必须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至少一年以上,要有省、市级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方案设计和优质课例设计两项获奖证书。参评教师要选择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参见本通知附件三)和河南省综合实践活动

6、课程资4源包中推荐的主题进行申报。三、对参评材料的要求参评教师填写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 (附件一) ,同时提交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规划和一学年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包含两个学期,每个学期约23(或更多)个活动主题。其余材料根据申报类别不同按下面条目提交:(一)考察探究成果类需要提交的资料1.本次申报的考察探究活动的方案设计。如:主题生成课教学设计、方法指导课教学设计、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等(要有作课视频光盘) ;2.学生(小组)针对本次考察探究活动制定的实施方案,最好以三个小组为例。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内容简介、成员分工、前期准备、安全措施、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方

7、式、结果分析、成果交流等;3.学生(小组)针对本次考察探究活动实施的过程性材料。如:调查记录、采访记录、观察记录、实验记录、制作创意、活动照片视频等。 (材料应能显示出活动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4.考察探究活动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应分为教师研究成果和学生学生研究成果两个方面。教师研究成果如: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研究报告、论文论著、文本教材等。学5生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心得体会、创新制作、宣传板报、建议书、倡议书、演讲稿、小论文等;5.学校、教师本人、所指导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的效果评价意见及获奖证书等。(二)社会服务成果类需要提交

8、的资料1.指导学生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方案设计。如:主题生成课教学设计、方法指导课教学设计、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等(要有作课视频光盘) ;2.学生(小组)针对本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制定的实施方案。其关键要素包括: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前期准备、安全措施、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方式等;3.学生(小组)针对本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过程性材料。如:学生开展服务过程的视频、照片及所实践、服务单位的证明材料;4.社会服务活动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应分为教师研究成果和学生学生研究成果两个方面。教师研究成果如: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研究报告、论文论著、文本教材等。学生研究成

9、果如: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服务经历反思、自身能力成长经验分享,宣传板报、建议书、倡议书、演讲稿、小论文等;65.学校、教师本人、所指导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的效果评价意见及获奖证书等。(三)设计制作成果类需要提交的资料1.指导学生开展设计制作活动的方案设计。如:主题生成课教学设计、方法指导课教学设计、设计制作课教学设计、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等(要有作课视频光盘) ;2.学生(小组)针对本次设计制作活动制定的实施方案。其关键要素包括:创意设计说明、创意设计草图、活动材料或工具选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前期准备、安全措施、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方式等;3.学生(小组)针对本次设计制作活动开展的

10、过程性材料。如:学生开展设计制作过程的视频、照片等;4.设计制作活动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应分为教师研究成果和学生学生研究成果两个方面。教师研究成果如: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研究报告、论文论著、文本教材等。学生研究成果如:创意制作作品照片(应多角度全方位拍摄,如三视图等)或视频、创意设计报告、宣传板报、建议书、倡议书、演讲稿、小论文等;5.学校、教师本人、所指导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的效果评价意见及获奖证书等。(四)职业体验成果类需要提交的资料1.指导学生开展本次职业体验活动的方案设计。如:主题7生成课教学设计、方法指导课教学设计、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等(要有作课视频光盘) ;2.学

11、生(小组)针对本次职业体验活动制定的实施方案。其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景,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前期准备、安全措施、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方式等;3.学生(小组)针对本次职业体验活动开展的过程性材料。如:学生开展探究过程的照片视频、体验单位或岗位的证明材料等;4.本次申报的职业体验活动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应分为教师研究成果和学生学生研究成果两个方面。教师研究成果如: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研究报告、论文论著、文本教材等。学生研究成果如: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成长经验分享,职业体验经验总结、宣传板报、建议书、倡议书、演讲稿、小论文等;5.学校、教师本人、所指导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

12、的效果评价意见及获奖证书等。四、参评名额分配局属中小学每校 2 项;辉县市、卫辉市、红旗区各 10 项;新乡县、原阳县、获嘉县、封丘县、卫滨区、牧野区各 6 项,其他各县(市) 、区 3 项。五、参评材料报送细则8(一) 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 (附件一)纸质稿 1 份,其它所有材料装订成册(获奖证书复印件装订并同时上交原件) ,所有参评材料须有与纸质材料相应的电子稿,电子稿刻光盘后做好标签,与纸质稿同时报送;(二)以学校为单位填写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汇总表 (附件二) (县、区以教研室为单位汇总) ,纸质、电子稿各一份;(三)档案袋(盒)要求:正面贴上新乡市中

1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 (附件一)的封面,背面贴上材料清单。(四)材料报送时间:2018 年元月 10 日前;地点:新乡市教育局基础教研室 604 室;联系人:马老师 15637358515。9新乡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 评选方案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特色学校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助推作用。校本课程教材成果是指编写者自主开发,具有原创性、地域性、教育性、实用性,系统讲解某一领域知识的正式出版物(文本教材) ,成果要求不少于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确系根据学校实际自主开发的成果,严禁抄袭,成果著作权人可以是个人、团队或单位,以个人名义申报的成果

14、每项申报参评人数限3 人(含 3 人)以下,参评成果不包括学习辅导用书、习题集、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参与编写的国家和全省地方课程教材等。一、参评条件要求(一)课程设置符合国家基础教育相关政策规定,课程特色显著,课程实施效果显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二)体现新课程理念,能够以鲜活的、发展的、创新的10活动形态整体设计教材内容,将课程建设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与创造、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学习活动过程,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三)能够从校本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通过分析

15、和研究校内外环境,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体现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四)结构合理,重心突出,层次清晰,内容丰富,体例严谨,行文流畅,用语规范,图文并茂,格调清新,可读性强,便于讲解或自学。不存在方向性、科学性、知识性错误。二、参评材料报送要求(一)填写新乡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申报表(教材成果类) (附件四)纸质一份;(二)提交成果(文本教材)一份(必须是出版社正式出版物) ;(三)教学视频课例光盘(一课时)和相应的教学设计(纸质)各一份;(四)以学校为单位填写新乡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汇总表 (附件五) (县、区以教研室为单位汇总) ,纸质、电子稿各一份。11(五)档案袋(盒)

16、要求:正面贴上新乡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申报表 (附件四)的封面,背面贴上材料清单。(六)材料报送时间:2018 年元月 10 日前;地点:新乡市教育局基础教研室 604 室;联系人:马老师 15637358515。附件: 1.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2.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汇总表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汇总4.新乡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申报表(教材成果类)5.新乡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汇总表12附件 1新乡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优秀成果申报表成果评审编号13成果名称 成果类别 教师姓名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新 乡 市 教 育 局 制填 表 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