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点滴感悟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4298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结: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点滴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总结: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点滴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总结: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点滴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总结: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点滴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总结: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点滴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结: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点滴感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结: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点滴感悟总结: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点滴感悟总结: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点滴感悟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人体和健康、植物和动物、生态与环境、自然现象与科技教育等。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的小朋友大致是 36 岁的孩子,由于他们受年龄特点的限制,所以我们要合理安排科学教育的有关内容,多渠道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培养幼儿科学的意识,这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觉得要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那么幼儿园如何实施幼儿科学教学任务呢?法国生

2、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止才能的发挥。 ”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我有以下几点感悟:1 激发幼儿的兴趣主动探索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组织教学活动要巧妙设计,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这是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先决条。例如,在“颜色变变变”的活动中,当我慢慢摇晃着手中的瓶子时,幼儿不约而同地惊叫起:“变了!变了!红色的水变成橙色的了!”此时此刻,幼儿的兴趣被激发起了,情不自禁地拍起手,说:“哇!史老师变魔术啦!”这时,我却神秘地说:“这里面可是有秘密的哦,史老师才会变魔术,如果你们发现这个秘密以后也会变魔术的。 ”

3、在这一活动中,幼儿正是在浓厚学习兴趣的推动下,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观察和操作活动之中的。2 精心指导科学教育活动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促进幼儿与材料、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上,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我认为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指导幼儿活动。提问有两种,一种是封闭式的,如:“好不好?”“是不是啊?”“对不对?”等,其答案是限定的,唯一的;另一种是开放式的,没有限定的答案,我称之为“巧提问”。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你猜猜会怎么样呢?”等等。我在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时,更多地采用了扩散幼儿思维的提问,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

4、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要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思考;同时,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开放性,使幼儿能大胆地表达;另外,问题要紧扣活动内容,使幼儿答问时有明确的思路。这样,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奇妙的磁铁”活动中,我提问:“如果我用磁铁做钓鱼钩钓鱼,你们猜猜结果会怎么样?”很多幼儿回答:“老师钓不到鱼。 ”于是我慢慢放出钓鱼竿,幼儿不约而同地喊起:“钓不到!钓不到”然而,事情并没有像幼儿预料的那样,一条鱼儿“钓”上了。接着,我又问:“老师怎么会钓到鱼了呢?”让幼儿积极地讨论、尝试并讲述实验过程。这一活动较多地采用了开放性、启发式提问,幼儿的思维活

5、跃,学习探索也更加主动、积极。所以,活动中的“巧提问”应旨在激发幼儿对活动内容、过程、科学的兴趣,巧妙地把幼儿的无意性、偶然性和不稳定性的兴趣转移,转化为学科学的兴趣,使幼儿在发散性思维的同时集中注意地去实践、探索,寻找正确的科学的答案。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地设计一些有助于培养幼儿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巧提问”,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逐步走向科学的殿堂!第二,灵活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开展活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观察法是最基本的、运用最多的方法;实验法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充分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这两种方法若能灵活运用,可以使幼儿既感知科学现象,又学习探索方法。例如,在“奇妙的磁铁”活

6、动中,我先请幼儿观察磁铁的主要特征,然后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磁铁的特征,我就请幼儿做实验,用磁铁去找一找磁铁的好朋友。最后,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验得出结论:磁铁能够吸住铁的东西,也能吸住用铁制作的东西。第三,重视幼儿的表达与交流。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知科学的乐趣,还要引导幼儿把科学实践过程和获取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使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把实践的经验化为语言存在于意识之中。当幼儿对一个问题作了深入探究、思考、尝试,有了深入了解和深刻体验以后,都会产生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幼儿把探究过程和发现经过思维的梳理和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既增加了对事物的认识,又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中要给足幼儿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促动幼儿表达与交流,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