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课程标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42368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基础》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计基础》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计基础》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计基础》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计基础》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基础》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基础》课程标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五年制高等五年制高等职业职业教育会教育会计类专业计类专业 统计统计基基础础 课课程程标标准准一、概述:一、概述: (一)(一)课课程性程性质质 统计基础是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 使学生掌握对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应用的一般 理论和必备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定量分析的实际能力,为今后从事会 计工作或其它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二)(二)课课程基本理念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 依据,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数据计算分析能力。构建以职业实践为主线, 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提供 统计方法方面的基础。

2、(三)(三)课课程程设计设计思路思路本课程按照“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扎实”, “理论教学和实训有 机结合”的思路来设计课程结构,要有重点地安排统计理论和方法的 学习,有机地联系岗位实践需求进行实训。通过学习,使学生既认知 和理解统计的基本理论,又能应用必要的技能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 计算分析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四四)课课程程结结构构序号模块学时01导论502统计资料搜集803统计资料整理804平均指标1205相对指标606时间数列分析1107统计指数808参数估计809期末考核与总结2二、二、课课程目程目标标2(一)(一)总总目目标标: :学习本课程的总目标:加深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理解,能掌

3、握运 用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技能,并能进 行具体的计算分析,为学生以后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工作或其他工作打 好基础。 (二)具体目(二)具体目标标: : 1、能有效地使用采集统计数据的各种方法,能正确地对统计资 料进行分组汇总并编制统计表。 2、根据实例资料能较熟练地进行相对数分析、指数分析、动态分 析和抽样推断,计算相应的分析指标体系,进行必要的文字评价,以 获得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 3、通过学习,能读懂、理解和分析各级政府计划或统计的资料, 利用各方面统计信息为管理服务。 4、培养学生具有统计职业意识,喜爱统计工作,树立统计法治观 念,养成良好的统计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

4、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01 导论教学目的认知统计的产生与发展是国家管理和社会组织活动的需要。认知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和工作过程。了解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知识要点统计的生产与发展。社会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特点。社会统计的基本方法和工作过程。统计法。总体和单位、标志和变量、指标和指标体系三对基本概念及具体内容。反映现行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技能要点能初步读懂和理解包含统计数据在内的各种社会经济统计分析资料。能大概了解和应用简单的指标体系去反应某一现象的数量特征。实践设计通过阅读政府或报刊上的统计资料来感觉和体会数据信息的多种形式及信息的功能。组织学生参观校外

5、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的统计工作及其3不可或缺的信息与咨询作用。考核建议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02 社会统计资料的搜集教学目的掌握统计调查几种方式方法的特点。 ,以便正确选择采用统计调查方式。知识要点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划分;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含义及特点。抽样调查的四种组织形式。我国现阶段统计调查方式改革的目标模式。不同测量层次的四个计量尺度的概念。统计误差、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的概念以及其相互关系。代表性误差的分类。统计调查方案制定中的问题。技能要点能联系实际理解统计测量的四种不同层次的计量尺度。理解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统计报表等调查方法的特点以及一般实

6、施步骤。能选择应用相适应的调查方法去收集有效的资料。实践设计通过某项调查活动,尝试用四种计量尺度去收集相应数据。组织学生在校内或校外进行某项调查活动,完成调查报告。有关调查表或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时介绍国家进行的大型调查活动简况(如 GDP 统计制度、人口普查、环境普查)。考核建议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03 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教学目的能掌握运用统计分组的方法,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组限;能绘制各种统计表;编制各种变量数列并计算必要的分析指标。知识要点统计分组的含义和作用;统计分组应遵循的原则和统计分组的关键。工业产品分类;工业部门分类。4统计表含义和作用;统计表的构成要素及内容构成;统

7、计表的种类;编制统计表的规则。统计表和统计图在表现统计资料的优缺点。变量数列的含义和构成要素;离散型变量编制数列时的形式选择和具体编制方法;连续型变量编制数列时确定组数、组距和组限的方法;各组频数和累计频数的意义及计算。变量数列中组限的不同表示方法。技能要点了解国民经济中的几个重要的基本分组能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并进行科学的分组能正确地设计统计表,并规范地编制分配数列、计算各组相应的分析指标能根据变量的大量数据规范地编制好组距数列编制中确定好组距、组数和组限实践设计通过阅读国民经济中的几个重要的基本分组,体会分组标志选择是关键以及统计分组的重要分析作用 考核建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04

8、平均指标教学目的掌握五种平均数的计算分式,适用范围和有关平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能较熟练地计算各种平均指标,理解四种离中趋势的指标的意义,计算公式及优缺点。知识要点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未分组资料计算;分组资料z计算;权数的意义。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z算术平均数的作用和特点;中位数的概念、不同资料的中位数计算方法、中位数的性质;众数的概念、不同资料众数的计算方法、众数的性质。位置平均数的特点和实际应用价值几何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调和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适用资料条件。离中趋势的意义,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的定义、计算方法和优缺点,变异系数定义、应用条件、种类和计算方法。5技能要点

9、能掌握应用五种平均指标的计算方法,能根据计算的平均数水平高低判断事物的质量状况能理解四种标志变异指标的优缺点并能正确地计算和应用有关的变异指标去进行分析实践设计根据各种现象的调查资料选择适当的平均数法并进行具体计算,选择适当的标志变异指标种类并计算评价考核建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05 相对指标教学目的掌握六种常用的相对指标的含义,作用计算公式,能读懂各种相对数资料,自觉地用相对数去进行分析评价。知识要点相对指标的含义和具体作用,相对指标可采用的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优缺点。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平均指标不同特点和计算关系。结构相对数、强度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动态相对数、计划完成相对数的定

10、义、计算公式和作用。技能要点能理解各种相对指标的不同对比思路和作用,能根据相对指标数值对现象质量水平高低作出诊断实践设计根据汇总的初步资料选择计算必要的相对指标体系去进行分析根据某月的企业财务报表计算该月若干财务分析体系并对该月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作出诊断为新农村建设设计相对指标体系考核建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06 时间数列分析 教学目的理解各种动态对比指标、动态平均指标以及平均发展速度指标的意义、计算公式和相互关系,会应用各种动态指标去分析动态。理解趋势分析的意义,掌握各趋势分析的方法步骤。知识要点时间数列的含义、作用;时间数列的种类;编制时间数列原则。6发展水平的含义;增长量的种

11、类和计算;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种类和计算;由各种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和方程法。趋势分析的意义;关于随手绘法、移动平均法、半数平均法和最小平方法的分析步骤。各种趋势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技能要点能正确编制时间数列能掌握应用动态水平和动态速度有关指标的作用和计算方法能应用趋势分析的方法对各现象的动态趋势作出分析判断以便为决策服务实践设计根据现象不同时间的资料编制时间数列根据时间数列资料计算适当的动态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并能进行大致的动态判断考核建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07 统计指数教学目的能读懂媒体常报道的指数信息。能掌握和应用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和平均数指数法的

12、计算公式,能应用指数体系对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变动进行两因素定量分析。知识要点指数的意义和种类;加权综合指数的含义和计算特点;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加权综合指数的编制;加权平均数指数方法的应用。其它权数形式的综合指数的公式介绍。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的含义;总量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平均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总量指标变动的多因素分析;有关的静态指数简介。技能要点能掌握应用综合指数法和平均指数法求总指数能理解和应用指数体系对现象的数量变动进行因素分析,了解和掌握现行统计工作中各种经济指数及计算方法实践设计根据现象的各因素资料计算总指数、进行因素分析并作出文字评价介绍国家现行常用的各种经济指数、作用及其

13、计算方法7考核建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08 参数估计教学目的点估计的意义和应用。理解并掌握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和极限误差三者的意义、相互关系和计算公式并能进行实际的区间估计;能掌握和应用相关计算公式去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知识要点点估计的含义;一个合理估计量的三个标准;样本容量较大原则。区间估计的含义;区间估计的任务、具体形式和估计步骤;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极限误差的意义和计算;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样本均值()和成数()的正态分布图。xP样本容量确定的意义;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确定样本容量的具体公式。技能要点能理解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极限误差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计算

14、。能理解和掌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步骤,较熟练地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能科学地确定样本容量。实践设计一般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案例计算。参观某些企业,了解如何运用抽样推断法估计产品质量水平和其他方面的应用。介绍夏季农产量抽样估计的组织和推断。考核建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四、四、实实施建施建议议: : (一)教学建(一)教学建议议 1、在统计的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解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实施模 式,要突出实践技能的学习,尽量减少冗长的理论灌输,着重讲解统 计方法的具体应用,认真尝试讲授法、讨论法、调查法、案例作业法的 结合使用,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提高学 生的计算分析能

15、力。 2、在教学课时的分配上,要依据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培养目标来安 排讲授和实训的课时比例,一般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 30%-40%;要依8据各章的内容总量、难易程度和实训时间来分配各项目的课时计划。 (二二)课课程程资资源开源开发发利用建利用建议议 首先是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合理选用财政部高职高专统编 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课标确定的培养目标,组织有丰富经验的教师 编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式多样的教材。第二是实训基地的开发利 用,要搭建产学合一的平台,有效利用校内或校外的合作企业资源来 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积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 发利用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 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和能力拓展成为可能。第三 是实训案例和习题的开发利用。(三)教学(三)教学评评价建价建议议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着重考核职业能力及学生综合素质,具体考核 以职业岗位技能为重点,以国家的统计员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为参 照,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办法,加大过程性评价、技能性评 价成绩的比重。具体办法是把笔试成绩和平时作业、实习的成绩、平 时表现成绩加在一起为最后的课程成绩。实行单元考核、期中考核与 期末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国家考证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