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引导的恰当时机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41880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引导的恰当时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引导的恰当时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引导的恰当时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引导的恰当时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引导的恰当时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引导的恰当时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引导的恰当时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引导的恰当时机教师引导的恰当时机教师引导的恰当时机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呈现给学生,也不是直接把方法灌输给学生,而是靠教师创设必要的时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获得知识的方法,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堂上如果教师善于创造、捕捉与利用教学的时机,通过精心设计,适时点拨、恰当启发,无疑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大拓宽思维的范围,提升思维的层次。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就能得以提高。一、当学生思维似是而非时加以引导。堂上教师要求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说,某学生回答:一个月以都是晴天,明天一定也是晴天。明显学生对问题或知识的理解模糊不清、似是而非,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好像”思维,教师应当巧妙地设计一

2、个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去发现,体会,获取。引导学生思考每一个条的作用,提高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从而熟练的将陌生化为熟悉,将复杂化为简单。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老师:同学们,桌布的后面藏着一只动物,看谁猜得对?(出示大象的尾巴)生:可能是牛。生:可能是马。生:可能是大象。生:可能是河马。生:可能是犀牛。(接着又出示了大象的脚)生:可能是大象。生:可能是河马。生:可能是犀牛。(再出示了大象的鼻子)生:一定是大象。生:一定是大象。(最后出示大象的全身,学生欣喜若狂。 )学生的求知欲望一下子被激发出,对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三个概念的学习,自然而然起到

3、了水到渠成的作用。 教师是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不仅要重视自己“导”的设计,更要重视学生“学”的体验,关注学生“学”的情感。只有这样,教学便尽可能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人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二、当学生思维出现困难时加以引导。堂上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小组合作交流后还是搞不清问题或知识的方向时,这时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因为问题之所在,正是知识重点的所在。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帮忙分析受阻的原因,并设计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和辅助性强的问提,提示学生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勇敢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轴对称图形时,的一开始,我就利用出示了一上衣,马上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我

4、问学生:“老师设计得好看吗”?几个学生都摇头着说不好看。我惊奇地问:“为什么”?学生都说:“缺少了一个袖子,感觉很奇怪”。于是我按学生的意愿作了修改,又问:“现在怎么样”?学生才异口同声地说:“很好看,很完美”。我穷追不舍地问:“美在哪”?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终于道出上衣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很美观。这时我下结论:这种美叫对称美。接着趁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我出示了一些学生从未见过,美轮美奂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把堂气氛提到了高潮,让学生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去寻找对称美。最后我给出眼镜、镜子、羽毛球、剪刀、裙子等图片的一半,让学生猜物。 这些猜测活动很好地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了试一试的愿望

5、,接着我就顺水推舟,放手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去求证。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在尝试和体验中好奇心得到满足,从而发展了对学习的兴趣与爱好。我再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看书,并进行小组讨论:1、上面图形左右两边完全( ) 。2、把脸谱对折,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3、这些都是( )图形。三、当学生思维需要优化时加以引导。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问题总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孩子们往往会持着自己的观点与对方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对一些方法难以分辨优劣。这时教师应及引导学生寻找充分理由展开辩论,达到对新知的体验;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问题去思考、探究。促使学生主动地并迅速有效地以最优方

6、法逼近学习目标。作三角形的高时,我发现有的学生是利用三角板的直角,有的不是。于是我就拿不按传统方法作高的作品进行验证,结果一作品的高与底不成直角,我问:为什么?生 1:因为没有利用直角画。我又惊奇地问:另一作品虽然没有用直角作高,但的确与底垂直,我请这位同学介绍他的画法。生 2:我是利用刻度线与三角板的一条边画的,其实也是构成一个直角。我:非常妙,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学生们顿时热烈起,生 3:两这画法都正确,只不过非传统画法,刻度线比较短容易出错。四、当学生思维缺乏深度时加以引导。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说”, “你再说说”, “你还想说”,学生急于表现自己

7、的想法,满足于一知半解而沾沾自喜。但他们的问题往往缺乏深层次思考,思维的深刻性不够。这时教师要及时设计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探究,把思维引向深入,引向知识的本质。例如:在教学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关系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师:这些是什么角?为什么?生:是锐角,比直角小。师:可以找到多少个锐角?生:无数个。师:这些是什么角? 生:是钝角。师:可以找到多少个钝角?生:无数个。师:这是什么角? 生:是平角。师:说得真好,当角的两条边成一直线时,就构成平角。师:钝角在哪两个角之间?生:在直角和平角之间。通过会变的角使学生清楚知道:锐角比直角小,能找到无数个。钝角在直角和平角之间,也能找到无数个。 为了让学

8、生更深刻了解锐角和钝角,我设计了几道判断题。师:第一题为什么错?生:因为它是锐角。师:第三题对吗?(大部分同学说对,只有一、两个同学说错)师:为什么错?生:比直角大的角还有平角。师:说得真棒。师:那你能把它改正过吗?生 1:比直角大的角不一定是钝角。师:还可以?生 2:钝角是比直角大的角。师:还可以?生:唔师:直角在哪两个角之间?生 3:比直角大,平角小的角是钝角。师:太厉害了。师:第五题为什么对?生:因为这个角大于直角。本环节设计加大了思维的力度,目的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幽闭的心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在与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创设者,时而是一个引导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更是一位评论者。因此,教师就要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就要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使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在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