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533011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论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论文论文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尼采说,我要这样的世界,一个原样的(Tel Quel)世界。摘自巴黎泰勒( Tel Quel)杂志创刊号遗忘把记忆一波波地带走,并不只是将之腐蚀,也不只是将之变成空无。遗忘把 残剩的片断记忆创造出种种繁复的结构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件,发生于 本文源自六维论文网不同的地方,来源自不同的时期,都相互接触交错,突然结 晶成某种纪念物,好像是建筑师所精心设计出来的,远比我个人生命史更见智慧 。摘自列维一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我们把读者的记忆倒退20多年前,当二十世纪八一I- 年代初中国开始介绍法国结构主义时,在它的故乡,这种

2、哲学方法已经渐渐被后 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所取代。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国内对结构主义的研究一直 没有真正的展开,总体上仍然限于翻译和一般性介绍,对于其对西方传统哲学乃 至文明的颠覆作用一直缺少准确意义上的理解,这种偏差源于结构主义奠基于 与我们的象形文字并不一致的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使我们从汉字文化角度理解 它非常困难。事实上,如果缺乏对结构主义的深人理解,就很难产生对现代、特 别是对当代欧洲人文科学领域的中肯分析。从学理上探讨结构主义的来龙去脉, 我们陡然发现,目前国内不同人文学科热烈争论的许多似乎没有关联的话题都 可以追溯到结构主义问题。结构主义开辟了一个新的启蒙方向,就像18世纪那些 启蒙思

3、想一样,结构主义消解了不同人文学科之间的界限。拆除这样的界限,也 正是国内各相关学科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症结所在,也正是在这里,需要借助于“ 哲学头脑”的力量。一渊源:结构主义的基本问题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影响结构主义的最基本思想可以表述如下: 语词符号是任意的,某一符号与一个对象的连接完全是出于习惯的约定(于是,“ 狗”的发音与狗的概念联系起来)。所谓约定是任意的,对不同的语言来说,在于 某一种语言的符号约定对另一种语言不具有任何约束性(所以在不同语言中,“狗 ”的发音和字形千差万别)。用索绪尔的专业语言:以上的分析适合于能指(即词的 音响和形状)与所指(能指所表示的对象或概念)之间

4、的关系。换句话说,词并不指 向实在的对象本身,词只是具有意义。词义(即“所指”)是由符号之间的排列或者 形状的差异(这里实际是指语系发音的音响效果或文字的构成形式,即“能指”)所 决定的,比如,法文中arbre(树)与barre(杆)的差别。全部语言都是这样的符号差异 系统。进一步说,“狗”又无论它在何种语言音响或字形状态下)并不是以某种方式 指向一个真实的动物,而是指它在我们头脑中唤醒的观念或意义,后者不同于“ 猫”、熊依次类推。按着这个思路,词与真实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是接近(这种 接近是最原始的约定,比如象形文字)而是越来越疏远(词的差异性使其意义越来 越复杂),以至在多数情况下,人们的语言

5、交流只是在交流意义本身。至于这些意 义能否有一个相应的实在东西,是无关紧要的。显而易见,站在传统哲学立场,索绪尔的倾向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其中隐含着对 传统理解或解释方式的革命。就是说,语言的差异性结构或语词的形式创造语言 的意义。语言并非只是表达思想或观念的工具。换句话说,虽然以不同语言发出“ 狗”的声音效果都指向“狗”,但是这些声音之间的众多差异最后终将使“狗”的意 义变形,或者无限期地推迟“狗”的意义之实现过程,“狗”这个语词在不同语言之 间的翻译过程中虽然可以传达,但一定以失去在原来语言中的某些特殊含义为 代价,这在学理上表明了翻译(或者说,语言交流)的不可能性,或者说,意识对语 言无可

6、奈何。这些结论在索绪尔那里是隐含着,他本人的著作只局限于语言学本 身。这些结论也是所谓后结构主义的学理基础,也就是说,德里达等人与结构主 义的立场非常接近。对结构主义来说,最重要的恰恰也是符号差异中的关系(能指)而不是外部实在的 对象,甚至不是观念性的意义,或者换句话说,结构主义的意义不超出语言之外 ,它“没有深度”,就此而言,结构主义与意识形态传统相悖。然而,这种被攻击为 纯粹形式主义的理论却来源于最实在的野外人类学考察,这就是列维一斯特劳 斯对乱伦禁忌的描述性分析:这来自他1948年完成的亲缘的基本结构,它日后 被结构主义尊为经典之作。列维一斯特劳斯的初衷是非常科学化的,即探讨组成 原始部

7、落亲缘关系的普遍规则,而这个规则实际上验证了索绪尔语言学的研究 成果,因为亲缘关系看上去就像是一种语法结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无论亲缘关 系如何变化,总是按着一定的结构规则进行分配),这个基本规则就是乱伦禁忌 它超出了自然与文化对立的界限,或者也可以说,结构主义视之为精神源泉的探 讨超出了西方传统精神文明的界限(自然与文化的对立),因为乱伦禁忌是自然与 文化的缝合,同时是这两者,它消解了虚假的对立状态,走到西方传统文明之外 的一条岔路。像一切其它科学探索一样,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理论也开始于探讨亲 缘结构中的不变性,这就是乱伦禁忌:它超越时间与空间,是不同人类社会普遍遵 循的一条最基本的血亲原则

8、。“我们把亲缘的基本结构理解为一些系统这些 系统规定婚姻具有某种姻缘关系类型,或者如果人们愿意的话,可以说,在这里 这些系统区别了两种范畴:可能的夫妻关系与不可能的夫妻关系,从而也就完全 确定了亲缘家族的成员。”在这种结构中,婚姻可以交叉式地(或者间接式的、 外部的、横向的)发生在表兄妹之间,而不可以垂直或直接地发生在亲兄妹之间 或者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列维一斯特劳斯看来,这是社会形成的交换原则。按照 这样的原则把社会分成两组:可以联姻的一组和禁止联姻的一组:“对称面的结亲 系统可以与两个谱系发生作用,每一侧面的联姻系统至少要有3个因素:如果A谱 系要从B谱系得到配偶,A谱系就应该为C谱系贡献女

9、子,而C谱系最后把自己的 女人给B谱系并封闭了这个循环的圆圈。”在配偶关系的基础上,派生出亲缘 关系,扩大并使亲缘关系走向复杂化。在这里,性关系成为按照乱伦禁忌规则进 行“交易”的对象,这个规则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或文化的。作为一个社会事 实,这个禁忌不是否定的而是肯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的部落被小的家庭所 取代,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乱伦禁忌还像古代一样发挥作用,但是亲缘结构实际 上遵循着索绪尔关于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即在乱伦禁忌的基础上,亲缘关系中的能指与所指关系的搭配完全是任意的,或者是“不讲道理”的,没有任何约束力的 “约定”。“乱伦禁忌”产生了社会的秩序,它是自发而普遍的,但它也是以某

10、种规范为特征 的文化现象,一种有约束力的法则,所以“乱伦禁忌”同时属于自然与文化两个领 域,是这两者的缝合(或者解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乱伦禁忌”成为社会得以建 立的一个密码系统,并使人最终得以脱离或者取代动物界,即脱离或者取代原始 混乱交配的自然事实。列维一斯特劳斯在这里强调“乱伦禁忌同时是文化的黎明 ,在文化之中,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化本身。”从此,由这个禁忌导致的亲缘或 社会的基本结构不再考虑群交的“自然事实”和自然的世界,而是升华为一个需要 破译的密码图式,一个通过词语或范畴关系起实际作用的操作方式。列维一斯特劳斯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方法,随着后者诞生的 布拉格音位学派

11、把索绪尔称作“精神之父”,音位学是从同时(或者共时)研究音位 关系的语言学理论,在结构主义发展史上有重要作用。音位学不是从意识出发追 溯语言现象,而是从词语内部关系中理解词语。列维一斯特劳斯这样描述他与音 位学派重要代表雅克布森(Jakolson)的关系:“我那时是一个朴素的结构主义者,我 创造了结构主义却并不知道,是雅克布森向我揭示已经在某一学科建立起这样 的学说,即我从未曾涉及的语言学,它使我茅塞顿开。”列维一斯特劳斯把音 位学方法融合到本文源自六维论文网他自己的方法中,他称之为社会科学领域 一场“哥白尼一伽利略式的真正革命”:“像一些音素一样,表示亲缘关系的那些术 语也是意指关系(sig

12、nfication)的因素;像那些音素一样,亲缘关系的因素只有在融 合为一个系统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这种意指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学研究类似 于语言学领域的音位研究,不求助于说话者自己的意识,这种研究隔离出一个无 意识的结构,这种“结构主义”理论同时适用于人类学和音位学,乃至其它人文科 学。在列维- 斯特劳斯看来,对社会的解释有赖于结构主义这样的“交往理论”,它可以划分为 不同的方向,比如,按照乱伦禁忌的规则交换妻子;按照语言的规则(语法)交换信 息,于是“亲缘系统也是一种语言在语言结构和亲缘结构之间存在着某种形 式上的对应。”结构主义人类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有联系,它们都不研究人的意识形态,

13、 都追溯到一种无意识的“思想”,甚至都追溯到语言(弗洛伊德在解析梦的无意识 痕迹时,曾经把它比拟为一种类似象形文字的语言)。这是一种陌生状态,与我们 所熟悉的人类状态格格不入,正如列维一斯特劳斯所言:“在精神分析中也有同样 风格的活动,即允许我们自己重新获得最陌生的我,在人种学研究中,我们也来 到了最奇怪的他者,如同别一种我们。”同样,人类学和精神分析学都从别一 种科学即语言学领域获得自己的灵感。这也是精神向语言转向,一切现象都可比 拟为语言,无论社会还是人,都可以归结为类似语言系统的结构,文化或文明不 超出语言之外。“符号比符号所表示的内容更加真实,因为能指先于并且规定所 指1365从结构主

14、义到后结构主义一个新学科,结构主义意义上的符号学诞生了,它消解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 因为这些不同学科都离不开语言。那么结构主义一词中的“结构”究竟是什么意思 呢?另一个结构主义者做了这样精彩的解释:“对一个信号的说明是在另一个信号 中得到传达的,我们把所阐述的这种性质称作结构。”10。注意,所谓“另一个信号 ”,即另一个能指,这里实际上说的是“能指”与“能指”之间的关系,这就叫“结构” 关系,它是“横”的关系而不是“垂直”的与一个所指或意义之间的关系。理解这一 点对我们以下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探人的分析仍然需要抓住“乱伦禁忌”:“乱伦禁忌是一种相互关系的规则它 的内容并不是在这种禁忌的事实中消

15、耗殆尽的:这样的事实只是为了直接或者间 接地保证建立起一种交换才被设立起来。”11这种交换规则是在婚姻领域女人“流 通”现象中被发现的,它建立起一种社会交往的真正结构,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相 互关系。当它说到乱伦禁忌时,没有停留在对这一文明事实进行道德上的评价, 也不是谴责乱伦给心灵造成的痛苦,而是借助乱伦禁忌的规则建立起社会关系 的交换价值:“与其说乱伦禁忌是一个禁止与母亲、姐妹或女儿结为配偶的规则, 不如说是一个被迫把母亲,姐妹和女儿奉献给他者的规则,它尤其是一个赠与(d on)的规则。”12。就是说,列维一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的要害不是立足于词 语上的禁止,而是开放,(女人或者男人)向陌生

16、者(他者,与自己没有直系血缘派 生关系)开放,这是社会得以建立的基本原则,是种族健康和智慧开放的必要前 提。这就是符号意指关系的基本特征,从这里展开了社会的丰富性。通常认为,结构主义的兴起与萨特为代表的法国存在主义的衰落是同时发生的: 后者是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运动在法国的一个回音。结构主义的基本倾向与现 象学所谓意识的意向性是背道而驰的,结构主义把萨特的存在主义当作一种宣 扬“主体性的哲学”,认为萨特意义上的“人”只存在于他的意识意向性中,并以这 样的“存在先于本质”作为自由的根据,这与结构主义理解的“自由”(比如,索绪尔 提出的符号任意性原则)简直是风马牛不及,因为语言“结构”力争消解的正是意 识的主体性。但情况又是复杂的,列维那斯的人类学和梅洛一庞蒂的现象学都有 别于萨特的现象学,后者可能有资格代表法国的存在主义运动,但是并不能代表 法国的全部现象学运动。或者换句话说,现象学,或者列维那斯和梅洛一庞蒂的 现象学与结构主义并非没有联系。1960年,梅洛- 庞蒂为了使哲学家了解语言学成就,出版了符号。13。在这本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